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深部調驅技術在華北油田L斷塊的研究與應用

2020-09-04 06:43:42王玥余吉良王磊趙淑華毛艷玲彭婧涵
石油鉆采工藝 2020年3期
關鍵詞:斷塊交聯(lián)劑水驅

王玥 余吉良 王磊 趙淑華 毛艷玲 彭婧涵

1.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2.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友信勘探開發(fā)服務有限公司;

3.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廠;4.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蜀南氣礦瀘州炭黑廠

L斷塊是華北油田一個多層系、高溫的低滲復雜砂巖油藏,主要含油層位是下第三系東營組三段至沙河街組一段??v向上油層分布分散,層內和平面非均質性較強,滲透率差異大,注采井網(wǎng)對應不完善,且采出程度較高(31.5%),綜合含水率較高(86.3%),地層原油黏度為6.6 mPa · s,儲層溫度高達115℃,地層水礦化度為11 200 mg/L。L斷塊經(jīng)多年注水開發(fā),目前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開發(fā)階段,大量注入水在地層中長期沖刷形成水竄大孔道,含水上升快,產量遞減快,油田穩(wěn)產形勢嚴峻。

深部調驅技術是改善油藏水驅開發(fā)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現(xiàn)場調驅常用的可動凝膠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與酚醛樹脂交聯(lián)。受制于聚合物的耐溫性,高溫凝膠體系的穩(wěn)定性較差,封堵強度低,嚴重影響調驅效果,因此需要開展高溫凝膠體系的相關研究。

針對L斷塊油藏溫度高(115℃)、剩余油分布復雜、常規(guī)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提出多井組聯(lián)合同步調驅技術理論[1]和分類分級調驅技術方法,研制新型復合交聯(lián)劑配方,在不增加成本的條件下,提高凝膠的穩(wěn)定性能,保證調驅效果和有效期。

1 斷塊概況

華北油田L斷塊屬扁平狀鼻狀構造油藏,縱向上發(fā)育Ed3-Ⅰ~Ⅴ、Es1s-Ⅰ~Ⅳ、Es1x-Ⅰ、Es1x-Ⅱ共11個油組,油層主要分布在Ed3-Ⅳ、Ed3-Ⅴ和Es1s-Ⅲ油組;儲層溫度115℃,地層水礦化度11 200 mg/L,地層原油黏度6.6 mPa · s。根據(jù)取心井巖心分析,該斷塊有效孔隙度3.8%~22.7%,滲透率在(0.1~373)×10?3μm2之間。斷塊主力砂體滲透率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0.8,儲層平面非均質性嚴重。各油組滲透率級差主要介于166.8~719.3,平均值為443.1,突進系數(shù)均大于5.3,油藏層間非均質性嚴重[2]。

1995年11月L斷塊全面投入注水開發(fā),截至2018年3月,綜合含水已高達86.3%,采出程度31.5%。統(tǒng)計近10年吸水剖面監(jiān)測情況,不吸水、弱吸水層占射開總厚度的52.3%,占射開總層數(shù)的65.1%,油藏層間矛盾嚴重。L斷塊受非均質性強因素影響,隨著注水開發(fā)的推進,層內吸水不均,油藏平面矛盾突出,需要尋找有效的EOR技術方法。

2 剩余潛力研究

2.1 剩余油分布

L斷塊在近幾年進行注采井網(wǎng)調整和單井組調驅試驗后,開發(fā)效果有所改善,但目前斷塊整體處于高含水開發(fā)階段,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復雜,常規(guī)調整難度越來越大。明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類型是制定針對性調驅方案的重要前提。

綜合分析斷塊生產動態(tài)情況,運用油藏工程法對L斷塊各油組地質儲量進行計算,結果見表1。在縱向上剩余儲量主要集中在Ed3-Ⅳ、Ed3-Ⅴ、Es1s-Ⅲ、Es1s-Ⅳ共4個主力油組,雖然主力油組的采出程度較高(21.2%~29.6%),但是油組的原始地質儲量高(45.5~71.6)×104t,剩余儲量占比仍高達70%~80%,是該斷塊剩余油的主要分布區(qū)域。

表1 L斷塊各油組地質儲量劈產表Table 1 Production splitting of the geological reserves of each oil bearing formation in Fault Block L

對斷塊各井組的地質儲量進一步細分,以L62-64X(圖1)、L62-72X井組(圖2)為例,確定Ed3-Ⅳ8、Ed3-Ⅴ8、Ed3-Ⅴ11、Es1s-Ⅲ6、Es1s-Ⅳ1為主力油層。主力油層分布面積廣、厚度大,計算地質儲量為104.8×104t,平均采出程度為22%,其中Ed3-Ⅴ8、Es1s-Ⅲ6的采出程度大于28%,挖潛難度較大。

圖1 L62-64X井組儲量分布圖Fig.1 Reserves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Well Group L62-64X

圖2 L62-72X井組儲量分布圖Fig.2 Reserves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Well Group L62-72X

通過數(shù)值模擬油藏含油飽和度(圖3、圖4),將剩余油平面分布規(guī)律歸納為4種類型:主力小層中、弱水驅型剩余油;層間干擾型剩余油,集中在非主力層和弱吸水層;注采層位不完善型剩余油,集中在未動用層;未控制型剩余油,集中在井網(wǎng)不完善、斷棱附近區(qū)域。4種類型剩余油中,主力小層中、弱水驅型剩余油和層間干擾型剩余油是調驅挖潛的主要目標。

圖3 L斷塊Ed3Ⅳ-8三維含油飽和度模型Fig.3 3D oil saturation model of Ed3Ⅳ-8 in Fault Block L

圖4 L斷塊Ed3Ⅴ-8三維含油飽和度模型Fig.4 3D oil saturation model of Ed3Ⅴ-8 in Fault Block L

結合吸水剖面、生產動態(tài)反應及示蹤劑監(jiān)測資料[3],分析在主力層內部存在水流優(yōu)勢通道。應用優(yōu)勢通道的綜合識別與描述方法[4-6],對注水井組存在的水流優(yōu)勢通道進行判斷及分級(圖5)。以L62-64X井組為例,該井組Ed3-Ⅴ8、Ed3-Ⅴ11長期主吸,累計吸水量達22.5×104t,示蹤劑試驗結果顯示該井組最慢的方向水驅速度僅1.03 m/d,最快的方向水驅速度達到6.41 m/d。再結合井組孔隙度、滲透率、滲透率級差、產液強度及含水率等數(shù)據(jù)進行歸一化定值,分析認為L62-64X井與L62-62X、L62-57X井之間存在強高滲條帶,與L62-63X、L62-65X、L62-66X井之間存在次高滲條帶,與L62-61X井之間的優(yōu)勢通道不發(fā)育,見表2。

圖5 L62-64X、L62-67X井組水流優(yōu)勢通道級別Fig.5 Level of the dominant water channels of Well Group L62-64X and L62-67X

水流優(yōu)勢通道的采出程度高、剩余潛力小,是深部調驅封堵的主要目標,是調驅設計注入量的重要依據(jù),結合數(shù)值模擬技術,對水流優(yōu)勢通道開展定量化研究。取水相分流量為98%時,對應含水飽和度0.77,認為含水飽和度大于0.77時的儲層孔隙發(fā)育水流優(yōu)勢通道,計算得到水驅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計算結果見表2,以L62-64X、L64-67X井組為例。

2.2 注入?yún)?shù)優(yōu)化

依據(jù)設計思路,選取L斷塊5個井組實施同步調驅,針對各井組剩余油分布類型、水流優(yōu)勢通道級別、水驅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優(yōu)選不同濃度的凝膠配方,保證封堵強度。對于水淹情況嚴重、水驅速度≥1.50 m/d、水驅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12 000 m3的井組采用聚合濃度為1 800 mg/L的凝膠配方,對應凝膠黏度為2 300 mPa · s;對于水淹情況次之、水驅速度<1.50 m/d、水驅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12 000 m3的井組采用1 500 mg/L凝膠配方,對應凝膠黏度為1 600 mPa · s。

表 2 L62-64X、L62-67X井組水流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統(tǒng)計Table 2 Statistical pore volume of the dominant water channels of Well Group L62-64X and L62-67X

數(shù)值模擬調驅劑注入量與方劑增油量之間的關系,PV數(shù)為調驅劑注入的體積占水驅優(yōu)勢通道孔隙體積的比例,方劑增油量為井組總增油量與調驅劑注入量的比值。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注入PV數(shù)的增加,方劑增油量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當注入量達到0.35 PV后,增油量上升趨勢減緩,即注入水流優(yōu)勢通道0.35倍孔隙體積的調驅劑量可取得最佳的投入產出比。以此計算L斷塊5個井組共設計注入44 150 m3調驅劑,具體內容見表3。

表3 L斷塊調驅劑量設計Table 3 Dosage design of flooding control agent in Fault Block L

3 高溫調驅體系研發(fā)

根據(jù)多井組聯(lián)合同步調驅技術理論和分類分級調驅技術,結合L斷塊地質特征和開發(fā)矛盾,提出合理的技術方案:在L斷塊選取多個調驅井組,對應受效油井為多向受效井,具有弱水驅型剩余油和層間干擾型剩余油的主力油層,采用交聯(lián)聚合物凝膠對強高滲條帶和次高滲條帶,以及近井地帶存在的較大的水流優(yōu)勢通道進行較強的封堵和抑制,提高注入水的利用效率,高效驅出油藏中分散的剩余油。

溫度和水質礦化度是影響可動凝膠成膠的2個重要因素。L斷塊的地層水礦化度為11 200 mg/L,通過室內實驗,在相同配液濃度下分別采用清水(礦化度600 mg/L)和回注水(礦化度11 000~22 000 mg/L)配制聚合物溶液和可動凝膠,對比清水與回注水配液時聚合物和凝膠的黏度(圖6、圖7),得到回注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黏度較清水低59%~96%,成膠后的黏度較清水低31%~56%。由此可見,回注水對聚合物及其成膠后的黏度影響很大。回注水水質不同,其影響程度也不同,回注水礦化度越高,聚合物和凝膠黏度下降越多。

圖6不同配液用水對聚合物黏度的影響Fig.6 Influence of dosed water on polymer viscosity

圖7不同配液用水對凝膠黏度的影響Fig.7 Influence of dosed water on gel viscosity

在儲層溫度高于70℃的油藏,現(xiàn)場調驅一般應用的可動凝膠采用聚丙烯酰胺與酚醛樹脂交聯(lián)。常用的酚醛樹脂交聯(lián)劑有“苯酚-烏洛托品”和“熱固性甲階段酚醛樹脂”[7-8]。高溫條件下(>90℃),聚合物分子的酰胺基水解為羧鈉基,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高。酚醛樹脂與聚合物分子的酰胺基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形成具有網(wǎng)狀結構的均一、彈性凝膠體。中高溫條件下(70~90℃),部分酰胺基發(fā)生水解,但是仍有部分基團保持與交聯(lián)劑的鏈接狀態(tài),因此凝膠具有一定的黏度保持率。隨著溫度的升高(>90℃),酰胺基全部水解為羧鈉基,交聯(lián)劑與酰胺基連接處進一步發(fā)生水解,交聯(lián)鍵逐漸解離,凝膠破膠脫水。經(jīng)實驗考察,在L斷塊115℃的溫度條件下,無論采用“苯酚-烏洛托品”交聯(lián)劑還是“熱固性酚醛樹脂”交聯(lián)劑,在聚丙烯酰胺濃度2 000 mg/L及以下濃度時,其交聯(lián)形成的可動凝膠穩(wěn)定性考察不超20 d即破膠,穩(wěn)定性較差。

為提高可動凝膠調驅劑的穩(wěn)定性能,查閱相關文獻[9-11],借鑒不同交聯(lián)劑形成凝膠體型結構的不同,采用清水配液,設計耐高溫復合交聯(lián)劑,自主研制酚醛樹脂交聯(lián)劑Ⅰ型和Ⅱ型,發(fā)揮2種交聯(lián)體系的協(xié)同效應,與聚丙烯酰胺復合交聯(lián),達到大幅度提升凝膠強度及穩(wěn)定性的目的[12]。90 d凝膠黏度保持率達到63.6%~71.8%,而傳統(tǒng)的高溫交聯(lián)劑在該溫度條件下,90 d的黏度保持率僅為13.9%。因此,研制的耐高溫復合交聯(lián)劑可使凝膠黏度保持率最高提升58%,并在地層水中將凝膠進行浸泡,30~90 d開展穩(wěn)定性考察,凝膠黏度不發(fā)生變化,外觀沒有破損。

通過復合交聯(lián)劑配方優(yōu)化試驗,在115℃、聚合物濃度1 500 mg/L、交聯(lián)劑I和交聯(lián)劑II總濃度2 000 mg/L條件下,確定Ⅰ型與Ⅱ型交聯(lián)劑最佳復配比例為1∶1~2∶1(圖8)。通過配方優(yōu)化實驗,采用復合交聯(lián)體系,推薦聚丙烯酰胺濃度1 500~2 000 mg/L,復合交聯(lián)劑濃度為1 250~2 000 mg/L。

4 實施效果

依照方案設計,采用耐高溫復合交聯(lián)劑配方,于2018年7月,在華北油田L斷塊實施L62-64x等5個井組聯(lián)合調驅,使多向連通油井同步受效,以增強調驅增油效果?,F(xiàn)場施工累計注入聚丙烯酰胺濃度1 500~1 800 mg/L的可動凝膠44 150 m3。調驅實施2個月后,產量快速遞減的趨勢逐漸得到抑制并開始上升,并在波動中維持到目前仍然在有效期。見效高峰期時,日產液保持穩(wěn)定,日產油從41.6 t上升至66.6 t,日增油達25 t,綜合含水從89.3%下降至79.8%,下降9.5%。

圖8不同交聯(lián)劑復配比例時凝膠的熱穩(wěn)定性Fig.8 Thermal stability of gel at different crosslinking agent mixing ratios

5個調驅井組共對應油井16口,截至2019年12月,其中12口油井見到明顯降水增油效果,油井見效率為75%,累計增油12 780 t,預計項目有效期內可累計增油19 600 t。如圖9所示,L斷塊在實施調驅前,即2014年到2017年,產量一直處于快速遞減趨勢。在2018年實施調驅后,年遞減率從2017年的9.1%減緩至2.2%,在2019年被逆轉為?2.0%,年產量沒有出現(xiàn)遞減,油田穩(wěn)產形勢向好,整體開發(fā)效果得到改善。按逐年實際油價計算,創(chuàng)經(jīng)濟效益2 214萬元,投入產出比為1∶9。如果按30美元/桶的低油價計算,項目創(chuàng)經(jīng)濟效益341萬元,投入產出比為1∶4.2。即使按低油價計算,項目的成本已完全收回,仍然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盈利能力。

圖9 L斷塊產量年度遞減率變化曲線(2014—2019年)Fig.9 Variation of yearly production decline rate of Fault Block L (2014—2019)

5 結論

(1)應用油藏工程法和數(shù)值模擬法相互驗證,對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進行分類,定量刻畫剩余潛力,判定識別水流優(yōu)勢通道,是制定針對性調驅方案的重要依據(jù)。

(2)通過凝膠配方性能評價實驗,自主研制成功適用于油藏調驅的耐高溫復合交聯(lián)劑,在聚合物濃度1 500 mg/L及以上時,115℃穩(wěn)定性考察90 d,凝膠黏度保持率達到63.6%~71.8%,與傳統(tǒng)的高溫交聯(lián)劑相比,凝膠黏度保持率最高提升58%。

(3)在定量描述剩余油空間展布的基礎上,自主研制成功相匹配的耐高溫復合交聯(lián)體系,應用多井組聯(lián)合同步調驅方式和分類分級調驅技術,使整體深部調驅取得明顯的降水增油效果和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為同類型油藏改善開發(fā)效果提供成功的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斷塊交聯(lián)劑水驅
復雜斷塊油藏三維地質模型的多級定量評價
交聯(lián)劑對醇型有機硅密封膠的影響
粘接(2021年2期)2021-06-10 01:08:11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驅效果評價方法
斷塊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擬實驗
港中油田南一斷塊高含水后期提高開發(fā)效果研究
強底水礁灰?guī)r油藏水驅采收率表征模型
交聯(lián)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石油化工(2015年9期)2015-08-15 00:43:05
助交聯(lián)劑在彩色高硬度EPDM膠料中的應用
水驅砂巖油藏開發(fā)指標評價新體系
低礦化度水驅技術增產機理與適用條件
白山市| 进贤县| 高唐县| 荣成市| 庄河市| 常德市| 滕州市| 依兰县| 砚山县| 和硕县| 阳高县| 安溪县| 崇义县| 郧西县| 婺源县| 莱阳市| 蕲春县| 邹平县| 法库县| 读书| 铜川市| 江陵县| 青浦区| 乌恰县| 阳西县| 武宁县| 轮台县| 南城县| 卓资县| 江口县| 阿尔山市| 石屏县| 漳浦县| 什邡市| 红河县| 子长县| 屏东县| 辽阳市| 普兰店市| 广平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