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萱
【摘 ?要】美術,作為教育體系的一門學科,不僅要傳授學生學習美術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實踐美術的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新時代大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育應當重視冰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審美鑒賞能力。在中小學美術教育實踐中,正確引導中小學生學習美育的概念,了解美術作品中所傳遞的時代精神,推進美術實踐活動與美術教育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教育;時代;意義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yǎng)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yǎng)。我國社會主義學校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yǎng)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fā)展。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fā)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中提道:“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與自然資源的重要育人作用。” [1] 2018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道:“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痹谛聲r代學科教育之中,如何將美術教育更好的滲透到學生中去,這也將成為學科建設的目標所在。
一、轉變觀念,樹立全面的科學育人觀
多年來,學校的美術教育受傳統(tǒng)觀念的禁錮,很多家長認為學美術沒有前途,還會浪費錢,甚至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學習不好才學習美術。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識落后。很多學校因為不重視美術教育將美術劃分為小科,一些想語文等文化課類科目將美術科目進行占據(jù);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力量不足。正是因為學校不注重美術教育,相應的教學設施欠缺或沒有充分發(fā)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功效,減少了美術教師的應用。
中小學美術教育是我國普及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啟蒙教育,它起到一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小學美術教育實踐證明,學習美術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都有著獨特的教育功效。因此,學校應當轉換傳統(tǒng)教育觀念,重視美術教育,全面發(fā)展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教育者應當要有長遠的目光和全面科學的教育理念。
二、穩(wěn)定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美術教育條件
一些傳統(tǒng)的中小學由于長期忽視美術等小科科目,縮小美術教師的招聘范圍,有點甚至不招美術教師,對外宣稱擁有美術科目,實則有名無實。學校應當招聘應屆的美術專業(yè)的大學生,進行專業(yè)考試,增強美術師資力量。對學校的美術教師應當進行定期的美術考試,不斷提高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因為美術教師的藝術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美術教師不是僅僅掌握一門繪畫技能的“匠人”,而是應當具有廣闊的文化藝術視野,不斷求取創(chuàng)新的美術教育型人才,更好的穩(wěn)定并增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另外,學校應當給予美術相應的教育平臺,有條件的學??梢詫⒚佬g課堂與文化課堂進行區(qū)分,讓學生在畫室進行學習,這樣也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感受藝術氛圍。
三、重視美術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改革
美術課必須走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美術教師應當靈活運用美術教材,要從傳統(tǒng)的美術理論型向分析型、理解型、研究型進行轉變,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師特長,尊重學生喜好,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進行正確引導,教學內容也要從純粹的繪畫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書法、剪紙、水彩、版畫、水墨畫、美術史等方面的美術知識培養(yǎng)。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弘揚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精神與藝術內涵。
課堂上的美術教學形式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方面,而課外的美術教學則是對課堂美術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提高。學??梢岳弥苣┑日n余假期時間,帶領學生在附近的公園等地進行寫寫生,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同時也是讓學生能夠近距離的感受畫外的景和物。讓學生體會電子媒介的圖片,紙質圖片以及我們肉眼所看到的真實景象是有所差別的。此外,學校也可以根據(jù)按學生的興趣以及學校當?shù)氐慕虒W條件來開展一些特色的美術課程,例如剪紙、皮影、篆刻、油畫等。再有條件的前提下,學??梢哉堃恍┯性煸劦膶<襾磉M行指導;組織學生參觀有關美術展覽,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走出去”;也可以借助一些網(wǎng)絡視頻、電影等向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以及這些美術作品的由來。這些都可以拓寬學生的審美范圍,也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四、克服兩種傾向,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美術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實際比重和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克服兩種傾向。一方面,不能因為美術的課時少,對升學率沒有多大直接影響,或得不到某些學校領導的重視,就采取放任自流,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另一方面,不能因為近年強調了美術課的重要作用,就把美術放到了教育行業(yè)的頂尖位置,過多的占用其他文化課的時間,甚至過分地占用額外的課余時間,在校外一些沒有正規(guī)的美術培訓機構進行補習,容易導致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效果。不能把美術課當作是為了培養(yǎng)美術類專業(yè)人材而設立的課題,對學生進行過多的美術技能訓練或提出過高的要求,這樣容易讓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營養(yǎng)過?!比菀鬃寣W生混淆美術專業(yè)知識,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等,從而起到反向作用。這兩種傾向均屬于極端傾向,也是容易犯的錯誤傾向。美術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校的課堂時間進行授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讓學生既能學到美術知識,還能進行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一份獨特的美術作品,提高美術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在我們現(xiàn)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育建設應當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化以及美術教育對中小學的較為重要的教育意義。美術教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中小學美術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加強美育,可以有效地促進大眾的思想境界和美育欣賞能力的提升。建立全面、高效、合理的課程范式是推進全國范圍內美術學科教育建設、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深化教育改革和增強素質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 N]. 人 民 日 報,2019 - 07 - 09(0001).
[2]俞劍華. 古畫品錄:中國古代畫論精讀[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149.
[3]俞劍華. 歷代名畫記:中國古代畫論精讀[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12.
作者簡介:
陳曉萱(1998.10—),女,漢族,遼寧盤錦,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