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發(fā)言的題目是:真誠交往,知人善薦——我看鮑叔。
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有的同學羨慕齊桓公,有的同學欣賞管仲,也有同學稱贊鮑叔。事實上,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yè),在于其知人善任,這是有作為君王的共性。管仲有治國之才,且發(fā)揮了才華,這是杰出英才的相似之處。而鮑叔在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發(fā)揮了橋梁作用,可以說沒有鮑叔,齊桓公的偉業(yè)可能要打折扣,而管仲也可能被埋沒。所以我感觸最深的人物是鮑叔,最欣賞鮑叔。
我欽佩鮑叔如此了解管仲。
孟浩然曾在《留別王維》感嘆道: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朋友之間的交往,知音者少之又少,鮑叔與管仲則是真正的知音。當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國君斥退,鮑叔不把他當無能之人看待,知道管仲沒遇上好時運;當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退卻,鮑叔不認為他是膽小鬼,他知道管仲家中還有老母。如果不是知心朋友,鮑叔不可能如此理解并看中管仲的才華。正如管仲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边@也正好印證了司馬遷所說那樣:“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我更欽佩鮑叔一心推薦管仲的大度風范。
真心交往,拉近了鮑叔與管仲的距離,讓他們足夠了解彼此,知曉彼此的境遇與選擇。朋友真心難得,更難得的是鮑叔并不因朋友有才華而嫉妒甚至陷害朋友,反而向齊桓公——管仲曾經(jīng)謀殺的敵人——推薦管仲。要知道鮑叔向齊桓公推薦射殺自己的敵人,鮑叔很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甚至被殺的危險。不嫉妒已屬難得,敢于舉薦且善于舉薦則更顯大度。戰(zhàn)國時期,龐涓和孫臏曾是同窗,兩人情誼深厚而且結拜為兄弟,龐涓也應該知道鮑叔舉薦管仲的故事,但他不僅嫉妒孫臏的才能,而且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了臏刑和黥刑。同樣的朋友,不一樣的風范,龐涓為私心所害,鮑叔不因自己才華不如管仲而氣惱,甘愿放低姿態(tài)成全管仲。
同學們,相信你也一定佩服鮑叔這樣的做法。了解朋友,這是朋友相處的基本要求,每一位有朋友的人都可以做到??墒悄芤灾t虛禮讓姿態(tài)看待朋友的強項卻不是那么容易,因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據(jù)主導地位。鮑叔就是好榜樣,我們應該學習他對待比自己更優(yōu)秀朋友的大度風范,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想到與優(yōu)秀的人為伍,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優(yōu)秀。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1.見解獨特,分析深入。作者于比較中看到了鮑叔區(qū)別于齊桓公具有有為君主共性及管仲有作為具有人才的相似點,鮑叔真誠交往、知人善薦的風范卻在歷史上鮮見,見解非常獨特。明確觀點后,分別從觀點的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了解管仲是舉薦管仲的前提,層次遞進,分析深入。
2.正反對比,論證有力。本文為了論證“鮑叔善薦”的觀點,作者用了龐涓與孫臏的事例,從兩方面的角度對比鮑叔的大度風范,論證效果不言而喻。同時,作者沒有停留于贊揚鮑叔,而是由人及己,反思問題,號召大家向鮑叔學習,變成更優(yōu)秀的人。
3.邏輯嚴密,表達嚴謹。文章在闡述觀點時,邏輯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表達嚴謹,啟迪讀者。如“可是能以謙虛禮讓姿態(tài)看待朋友的強項卻不是那么容易,因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據(jù)主導地位”一句體現(xiàn)出表達的嚴謹,展現(xiàn)了作者思維的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