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玉 魯天學 楊丁歡
摘要:我國經濟發(fā)展以來,社會地位得到較好提升,體育事業(yè)較快發(fā)展,其中體育運動員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在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尤為重要。為此,體育運動員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當計劃合理的健康飲食,這對提升體能訓練質量尤為重要,能夠有效避免機能損傷,提升訓練水準,以此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健康飲食;體育運動;體能訓練
一、體能訓練中易出現(xiàn)的三種生理現(xiàn)象
(一)運動型疲勞
運動型疲勞是體育運動員在訓練期間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訓練之后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疲勞感,在此過程中訓練能力以及強度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運動員可通過休息調整自行恢復。但是,對于一些高強度訓練人員來說,訓練內容會超出機體自我修復能力,這在較大程度上導致訓練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骨骼肌細胞疲勞損傷,致使肌酸、肌酶以及乳酸脫氫酶進入到血液中,產生血清尿素氮以及乳酸脫氫酶水平不斷增加,在此期間可以通過血清指標水平對骨骼肌細胞損傷以及恢復情況進行有效的反映。所以,可以對血清指標水平進行有效的檢測判斷,骨骼肌損傷情況以及修復情況以此合理調節(jié)訓練方法。
(二)運動性貧血
運動性貧血是運動員在長期訓練的情況下導致的血紅蛋白下降,是一種非病理性貧血,這也是運動員訓練期間較為常見的情況。微量元素主要有鐵、鋅、葉酸以及不同維生素等,是合成紅細胞與血紅細胞必備的物質,若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缺乏極易導致運動員在訓練期間出現(xiàn)貧血現(xiàn)象,主要是因長期訓練會過度消耗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特別是鐵元素在通過胃腸道時會有降低,影響血紅蛋白合成[1]。為此,運動員在訓練期間需要補充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不但能夠滿足生理需求,而且還可有效改善貧血現(xiàn)象。
(三)氧化應激損傷
氧化應激損傷是體育運動員訓練期間較為常見的問題,在運動較為劇烈的情況下,人體會產生自由基,引起氧化應激反應。一般情況下,機體可以通過自動調節(jié)使抗自由基防御系統(tǒng)有較好的增強。但是,在長時間訓練的情況下,肌肉會出現(xiàn)自由基堆積與脂肪過氧化反應,遠遠超出了機體系統(tǒng)防御能力,導致氧化應激指標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致使氧化應激損傷的發(fā)生。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合理的健康飲食能夠有效預防自由基損傷,以此提升機體防病抗病能力。
二、體育運動員體能訓練中健康飲食存在的問題
(一)營養(yǎng)物質缺乏
體育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由于需要消耗較多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這就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員飲食結構以及營養(yǎng)結構進行針對性調整,不但能夠提升運動員自身體能,而且還可有效達到預期運動目標。因此,在進行訓練期間,需要通過飲食補充維生素,這在較大程度上對完成比賽項目具有促進作用[2]。但是,目前較多運動員在飲食的過程中沒有根據(jù)運動項目進行飲食結構的針對性選擇,一味求多、求全,導致運動項目與營養(yǎng)需求之間不對應,致使營養(yǎng)攝取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訓練需求,這就很難達到預期訓練目標。
(二)三多三少情況較為嚴重
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期間,健康飲食尤為重要,是確保運動員體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我國體育運動員在飲食方面較為重視肉類攝入,在此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三多三少的情問題發(fā)生。其中三多是進食多肉類攝入多以及動物脂肪多;三少是營養(yǎng)結構不完善,蔬菜攝入少以及水果營養(yǎng)成分較少等,這在較大程度上不利于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有效提升。
三、體育運動員體能訓練中健康飲食策略
(一)補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運動員體能訓練中較為重要的元素,是提升訓練強度較為重要的元素,能夠強健骨骼以及肌肉。此外,體育訓練期間,運動員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情緒[3]。因此應當攝入維生素B,不但能夠確保能量充沛,而且還可有效緩解緊張焦慮,同時還可使運動員對噪音抵抗力有較好的增強。但是維生素B只能在運動員體內存留較短時間,因此需要定期補充維生素C,可有效增強運動員有氧運動耐力,這就需要運動員在飲食期間適量補充維生素C,比如可以使用一些檸檬汁、綠色植物以及番茄等。除此之外,維生素E還能夠提升運動員訓練期間心血管功能,具有較好的抗氧化劑,一般情況下通過使用花生醬、芝麻油以及小麥胚芽油等來獲取。
(二)水分補充
水分是體育運動員訓練期間較為重要的物質,也是維持訓練重要的基礎。由于運動員在訓練期間會出現(xiàn)頭痛、疲勞以及發(fā)熱等癥狀,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補充水分,穩(wěn)定運動員新生狀態(tài),由此可以看出水分的補充對運動員訓練質量尤為重要。在訓練之前需要補充適量的水分,并且在訓練期間應當每隔一段時間補充一定量水分,一般情況下為20分鐘補充一次[4]。在補充水分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少量多次方法,在此期間不能喝碳酸飲料以及果汁等飲品。
(三)調整飲食結構
飲食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體育運動員來說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根據(jù)不同運動員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在訓練的過程中,如果訓練強度相對較大,并且在此基礎上訓練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應當多食用一些富含脂肪以及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蛋白質以及肉類等;如果訓練強度相對較低,可以吃一些豆類、蔬菜水果等食物。除此之外,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在比賽前以及比賽中不能食用過多的肉類以及脂肪類食物,主要是因肉類以及脂肪類食物需要較長時間對其進行消化,這在較大程度上不利于胃部的排空,會阻礙比賽順利進行。因此,在比賽期間可以多食用一些高熱量的碳水化合物,不但能夠確保身體有較多的熱量,而且還能夠有助于食物消化。體育運動員在結束比賽后,因身體運動量相對較大,會使體內維生素、水分以及糖分有較大的消耗,因此需要及時補充。體育運動員在訓練期間也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后不能立即運動,運動之后不能立即進食。體育運動員為了確保身體不同元素所需的元素均衡,在飲食期間不能挑食,以此確保身體中各個元素達到均衡。也不能在訓練期間飲酒抽煙,這在較大程度上會降低訓練質量。
(四)補充營養(yǎng)素
營養(yǎng)素是體育運動員訓練期間較為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有糖類、蛋白質以及脂肪,三者在飲食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定差異。對于目前運動員脂肪攝入過多情況,需要深入分析糖類以及蛋白質補充方法。首先,運動員在進行蛋白質補充的過程中,應當確保補充量,一般情況下是每公斤每天攝入量不能小于1.0 g,并且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提升蛋白質攝入比例,通常日常飲食即可攝入足夠的量,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滿足運動員訓練需求。其次,還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運動員每天需要使用糖類,其使用量應當占總熱量的70%[5],特別是女運動員,主要是因女運動員為了塑造身材會對糖類有不同程度的控制,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補充脂肪的過程中,需要改變運動員對“肉就是營養(yǎng)”的錯誤觀念,應當適量控制脂肪攝入量,以此避免增加肝腎工作負擔。
四、結語
由此可以看出,體育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計劃,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應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運動質量。此外,體育運動不但與健康飲食有較大關系,而且還與正確的訓練方法以及運動員身體素質有關。因此,合理健康飲食是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較為重要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運動質量,以此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章穎.對游泳運動員陸上體能訓練的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6):27–28.
[2]鄭寧.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6):67–68.
[3]張衛(wèi)東.青少年運動員飲食營養(yǎng)元素的有效補充[J].食品安全導刊,2017(6):58–58.
[4]楊士榮.不同類型運動員飲食障礙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3):87–92.
[5]張志超.膳食營養(yǎng)對游泳運動員的重要性[J].讀天下,2017(4):42–43.
作者簡介:孟紅玉(1985—),女,漢族,山西臨汾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魯天學(1987—),男,彝族,云南昆明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楊丁歡(1995—),女,漢族,云南保山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