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春
它是中國特有物種
它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
它被譽為“水上飛羽大熊貓”
它就是本期主角——中華秋沙鴨
有這樣一種鴨科動物,頭上稀疏直立的長羽好像剛噴了發(fā)膠,根根分明,每天梳著仿佛精心打理過的“殺馬特”發(fā)型,它就是中華秋沙鴨。
小檔案
中華秋沙鴨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喙形側(cè)扁,喙、腿、足呈紅色,頭頂?shù)拈L羽后伸成雙冠狀。雄性成鳥的頭和頸的上半部呈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上背黑色。雌性成鳥的頭呈棕褐色,上背藍色。中華秋沙鴨兩脅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鱗紋,因而原名叫鱗脅秋沙鴨。后來,鳥類學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原產(chǎn)地是吉林長白山地區(qū),分布范圍狹小,只有零星個體偶爾飛到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所以改稱它們?yōu)橹腥A秋沙鴨。中華秋沙鴨目光敏銳,警惕性高,稍感異動就迅速游向湖岸躲藏起來,夜間喜歡露宿在葦叢中或岸邊的樹上。
中華秋沙鴨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是第三紀冰川期后少有的幸存者,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的歷史,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等齊名的國寶。
每年春季,中華秋沙鴨遷徙到長白山,出沒于林區(qū)內(nèi)的湍急河流,有時也在開闊的湖泊中嬉戲。4月中旬,它們沿山谷河流到達山區(qū)海拔1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帶,很快就由集群狀態(tài)分散開,以家族和雌雄配對的方式活動,不同家族之間通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只在遷徙前才集成大的群體。
中華秋沙鴨是蘇州地區(qū)的冬客。深秋,它們自北方南遷到太湖流域的葦塘里來避寒越冬,與各種野鴨匯成數(shù)以萬計的大群,漂浮游蕩在湖面上嬉耍和捕食游魚。
現(xiàn)狀
中華秋沙鴨是在野外繁衍生息的物種,由于棲息環(huán)境的破壞和非法狩獵等原因,目前數(shù)量極為稀少,在全球僅有2000多只,屬于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秋沙鴨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資源。保護中華秋沙鴨,保護野生動物,拒食、拒售野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