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紅
摘 要:利用日光溫室栽培長豆角必須滿足長豆角各時期的生長習性,需要優(yōu)良品種的優(yōu)質(zhì)苗,精準的定植密度,科學的肥水管理、溫濕度調(diào)控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才能達到無公害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目的。
關鍵詞:萊蕪區(qū);日光溫室;長豆角;無公害;栽培技術
濟南市萊蕪區(qū)是魯中地區(qū)重要的反季節(jié)蔬菜生產(chǎn)基地,近年來,該地區(qū)日光溫室栽培蔬菜面積不斷增加,已成為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的一項支柱產(chǎn)業(yè)。特別是萊蕪區(qū)張家洼街道辦事處占地萬畝的蔬菜基地,大面積發(fā)展溫室長豆角,獲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F(xiàn)將日光溫室無公害栽培長豆角技術總結如下。
1 試驗地條件
濟南市萊蕪區(qū)張家洼街道辦事處蔬菜基地位于梁坡村一帶。該地的土質(zhì)為壤土,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含量為1.05%,pH值為6.5~7.0。長豆角日光溫室栽培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溫度,要想提供適應長豆角生長的溫度條件,就要建造保溫好、升溫快的高標準冬暖式日光溫室。
2 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主要根據(jù)當?shù)氐南M習慣、市場價格、品種抗病性及生長期長短來決定。最好選用耐低溫、弱光、抗病、豐產(chǎn)、品質(zhì)好的品種。如碧豐長豆角、青島架豆、超長四季豆(82-3)、晉長豆角1號等蔓生長豆角品種。
3 播種育苗
3.1 育苗時期及苗齡
專供春節(jié)上市的長豆角在11月上旬播種。長豆角在溫室內(nèi)適宜的溫度條件下,蔓生長豆角4~5片真葉,一般需25~30天。這時幼苗正是定植適宜時期。蔓生長豆角可在安全定植期前30~35天播種育苗。
3.2 育苗床土的準備
選擇溫室中部溫度光照條件較好的位置,做成東西向的育苗畦,畦寬1.2~1.5米,長度6~10米,畦內(nèi)平整。選用6份充分暴曬的園田土、4份腐熟好的有機肥過篩后摻勻。裝入塑料育苗缽或紙筒內(nèi),不宜裝得過滿,比缽口低1.5厘米為宜。將裝滿營養(yǎng)土的塑料缽整齊擺入育苗畦中。
3.3 溫湯浸種
將精選后的種子放入5倍于種子量的50~55℃溫水中浸泡10分鐘,水溫降至37℃再浸種4~6小時即可催芽。經(jīng)過2天后長豆角種子即可發(fā)芽,已發(fā)芽的種子要及時播種。每個苗缽或紙筒或土中均勻地播入1粒種子,然后覆蓋營養(yǎng)土3~5厘米。
3.4 苗期管理
播種后可在育苗畦上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使苗床內(nèi)氣溫達20~25℃,播后約3天就可出苗,出苗后將薄膜去掉。
幼苗出齊到第一片復葉展開,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15~20℃,夜間10~15℃。第三片真葉展開后,到定植前10天,白天保持20~25℃,夜間15~20℃。
定植前10天開始鍛煉幼苗,前5天白天保持15~20℃、夜間10~15℃;后5天夜溫可降至8~12℃。育苗期苗床水分管理掌握苗缽營養(yǎng)土見干見濕,這樣才能使幼苗矮壯,葉色深,莖節(jié)粗短。
4 定植及栽培密度
定植前7~10天應將前茬作物徹底清理,淺耕土地15~20厘米,日曬3~5天,再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堆肥3000~4000千克與土混勻,做成寬1~1.2米的平畦,每畦定植2行,便于插架。
行距50~60厘米,株距20~30厘米,開溝深8~10厘米,然后按照株距擺放定植,定植后澆定根水,再經(jīng)過2~3天澆緩苗水,待土地稍干即可中耕蹲苗。
5 定植后管理
5.1 定植初期管理
定植后3~5天內(nèi),密閉溫室,不通風換氣,使溫室內(nèi)溫度白天20~25℃、短時間25~28℃、夜間12~15℃,以利緩苗。當棚內(nèi)氣溫超過32℃以上時,中午進行短時間放風,適當降溫。緩苗后進行通風,先放頂風,后放肩風。定植后3~4天內(nèi)及時中耕,使土壤疏松,改善根際環(huán)境,以利提高地溫促進發(fā)根,使緩苗后的幼苗生長穩(wěn)健,根冠比合理。
5.2 緩苗后管理
5.2.1 中耕松土:無論是暗水栽苗還是明水栽苗,緩苗后均應補澆緩苗水,水量不宜過大,以濕透耕層為宜。5~7天后及時中耕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增加地溫。
第一次中耕以淺為宜。第二次中耕,蔓生長豆角應在抽蔓之際,中耕前4~6天澆1次透水。以后蔓生長豆角進入爬蔓期,不宜再進行中耕。第二次中耕時可適當向植株根部培土。中耕的深度,行間、株間以10厘米左右為好;靠近植株根部要淺些,以3~5厘米為宜。切忌松動植株根基部,中耕時也應將雜草拔除。
5.2.2 插架、引蔓、掐尖:日光溫室長豆角多為蔓生品種,需要插架,一般在抽蔓之前進行。用竹竿、尼龍繩或包裝繩做支架,在第二次中耕之前澆一次水,然后插架,選用排架或“人”字架。采用繩做支架時,可順畦的方向在肩部拉鉛絲或粗尼綸繩,然后在其上按照株距綁吊繩,吊繩的下部既可以拴在畦面的繩上,也可直接拴在幼苗的莖蔓上。插架后,進行一次人工引蔓,使莖蔓沿順時針方向纏繞,避免“絞蔓”妨礙植株正常生長。掐尖就是將豆角莖蔓的頂端摘掉。在豆角莖蔓長到1米左右或爬滿架后距棚頂較近時進行。一方面避免頂部莖蔓纏繞,通風透光不良,光照過弱,造成落花落莢;另一方面控制頂端優(yōu)勢,增加分枝數(shù)以提高質(zhì)量。
5.2.3 水肥管理:長豆角坐莢前一般不澆水,實行多中耕(2~3次)蹲苗法,使幼苗生長健壯。蔓生長豆角較矮生長豆角蹲苗時間要長,一般要等到長豆角坐莢后才澆水。長豆角坐莢后,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莖葉生長和開花結莢同步進行,就進入水肥重點管理時期。
結莢初期,一般可每7~10天澆1次水,澆水量宜小。結莢盛期要勤澆水、輕澆水等方法,以降低地表溫度,保持土壤的通透性,避免發(fā)生漚根。結合澆水進行追肥,追肥應在蹲苗結束后進行,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銨20千克,每10~15天追肥1次,共追肥2~3次。澆水追肥后應加大放風量,減少病害的發(fā)生。
5.2.4 溫濕度管理:長豆角最適溫度范圍為19~25℃,最低為10~14℃,最高達30℃。在保護地栽培中應防止溫度過低或過高,氣溫低于10℃,地溫低于9℃或氣溫高于32℃時長豆角都不能正常生長,影響開花坐果。
定植初期,白天保持15~20℃,盡可能使棚溫不超過30℃,夜間12~15℃。開花期注意通風降溫,維持適宜生長溫度,長豆角坐莢后可逐漸提高棚溫,白天20~25℃、夜間15~20℃。當棚溫低于15℃或高于25℃,對長豆角開花結莢不利,30℃以上的高溫會引起落花落莢。外界溫度低于15℃時,應注意扣嚴棚膜保溫,上午棚溫達15℃時開始放風,先放溫室頂部風口,后放前部風口。下午棚溫降至15℃時關閉風口。立冬后放風量和放風時間逐步減小,下霜前夜間加蓋草苫。
5.2.5 病蟲害防治
長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灰霉病、菌核病、銹病。
根腐病以苗期危害為主,病菌在土中存活。防治方法是以土壤消毒為最好,用可殺得2000+金云大-120灌根也行?;颐共∈窃诮Y莢盛期由于棚內(nèi)高溫高濕造成的。防治方法是以土壤消毒為最好,用灰即定+金云大-120噴灑效果既好又安全。菌核病是在結莢盛期由于棚內(nèi)高溫高濕造成的。防治方法是增加透風、降低棚內(nèi)溫度。銹病可用云大翠麗微乳劑2000倍液+金云大-120噴灑。
蟲害主要有斑潛蠅、白粉虱、蚜蟲,可用云大啶蟲咪微乳劑稀釋1200倍液。
斑潛蠅危害較大,以早防為主,當棚內(nèi)發(fā)現(xiàn)有少量成蟲斑潛蠅時就應噴藥防治。紅蜘蛛用平螨稀釋1200倍液。
6 采收
蔓生長豆角一般定植后經(jīng)過35~45天開始采收嫩莢,矮生長豆角則需25~30天。每隔3~4天采收1次,下午采收不易損傷葉片、莖蔓、花和幼莢。一般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3000~4000千克。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采收期長達60~90天。魯中地區(qū)約在5月中下旬拉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