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這個醫(yī)生幾乎每天都釣魚。
你大概沒有見過這樣釣魚的。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灰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作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釣魚的經(jīng)驗很豐富。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魚,而且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隨手就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起水鮮”。到聽見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的濕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會,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
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王淡人的家很好認。門口倒沒有特別的標志。大門總是開著的,往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掛了好幾塊大匾。這是親友或病人送給王淡人的祖父和父親的。匾都有些年頭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經(jīng)發(fā)暗。到王淡人的時候,就不大興送匾了。王淡人只收到過一塊匾,很新,漆地烏亮,匾字發(fā)光,是去年才收到的。這塊匾與醫(yī)術無關,或關系不大,匾上寫的是“急公好義”,字是顏體。
進了過道,有一個小院子。院里種著雞冠、秋葵、鳳仙一類既不花錢,又不費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還有一畦瓢菜。這地方的人不吃瓢菜,也沒有人種。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從外地找了種子,特地用來和扁豆配對的。自從他種了瓢菜,他的一些窮朋友來喝酒的時候,除了吃王淡人釣的魚,還能嘗到這種清苦清苦的菜蔬。過了小院,是三間正房,當中是堂屋,一邊是臥房,另一邊是他的醫(yī)室。
他這個醫(yī)生是男婦內外大小方脈,就是說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藥大都是散藥面子。神仙難識丸散,很多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和藥鋪的店伙計也鑒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都是一些粉紅的或雪白的粉末。雖然每一家藥鋪都掛著一塊小匾,但是王淡人還是不相信。外科散藥里有許多貴重的藥,如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藥鋪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城里的外科醫(yī)生不多,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都覺得外科醫(yī)生不如內科醫(yī)生清高,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時間比較多。一年也看不了幾起癰疽重癥,多半是生瘡、長癤子的病。
針對這些生瘡、長癤子的小病癥,他是不好意思多收錢的,那時還沒有掛號收費這一說。而且依本地規(guī)矩,熟人看病,很少當下交款,都要等三節(jié)(端午、中秋、過年)算賬。忘倒不會忘的,給多少可就各憑良心了。遇有困難,什么也拿不出來的,就由病人的兒女趴下來磕一個頭。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蓋著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不收診費,連藥錢也免了。王淡人家吃飯不致斷頓,吃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