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辰雨
摘要:為了能夠提升汽車產量、滿足生產節(jié)拍要求,必須要保證總裝車間輸送線性能,其中大滑板輸送線由于適應性強,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在諸多汽車總裝車間得到應用。基于此,本文結合某汽車總裝車間案例,探究總裝車間大滑板輸送線設計方案。
關鍵詞:總裝車間;大滑板;輸送線;設計
0 ?引言
大滑板輸送線結構適應性非常強,并且相比功能相近的輸送線成本更低一些,因此目前我國很多汽車總裝車間都是采用大滑板輸送體系,逐漸成為了我國汽車生產領域的主流設備。大滑板輸送線設計質量決定了輸送線的使用性能,包括輸送速率、承載量等都是重要考慮參數,需要以車間生產性能決定大滑板輸送線運作能力,并最大程度上減少大滑板輸送線損壞幾率、提高施工安全性。這也是大滑板輸送線設計的最基本要求。
1 ?項目概況
某汽車工程建設項目設計綱領為:雙班16h、250天、10萬產能。結合工程前期規(guī)劃以及生產要求,該汽車總裝車間要采用兩條輸送線來滿足生產節(jié)拍需求,并且兩個輸送線均采用大滑板輸送系統(tǒng)。車輛生產長度為4645mm、寬度為1740mm、高度為1860mm,軸距為2810mm,前輪距為1500mm、后輪距為1465mm,車輛總質量為1750kg。本次生產任務主要是完成車輛內飾線零件部件裝配與調整。考慮設備開動率為90%,10萬臺所需節(jié)拍經計算為144*0.9=129.6S。
2 ?大滑板輸送線設計相關闡述
大滑板輸送線系統(tǒng)中包含了多種結構,包括大滑板、運輸軌道、驅動結構、回轉系統(tǒng)、升降系統(tǒng)(升降機和升降臺)、軌道鎖緊、滑板驗具、維修臺車等[1]。
大滑板輸送線系統(tǒng)設計當中,要先輸入設計方案,計算機軟件計算主線輸送速度,根據速度選擇頭尾雙線轉接形式,計算快速驅動段長度,搭配驅動電機數量,并對自動驅動電機、快驅電機、升降機電機、旋轉臺電機、剪式升降臺電機進行選型和校核,并確定每個設備的工位,確定過渡板數量,選擇合適的輸送線長度以及軌道間距,進行軌道型號選擇,計算滑板滾輪軸強度并做好校核工作,確定升降機皮帶以及立柱強度能夠滿足標準。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繪制出CAD總圖,并完成設計工作。
3 ?大滑板輸送線初始參數確定
3.1 工位設計
結合生產車輛的長寬高參數,并且還要預留出一定的操控空間,在設計中將工位間距設定為6000mm,線體寬度為3000mm,板規(guī)格為6000*3000mm。
3.2 主線節(jié)拍與輸送速度
結合年產10臺、250天/年、雙班/天以及工位節(jié)距、設備開動率等信息參數。根據年工作時間、生產綱領、設備開動率計算生產節(jié)拍,結合公式:
生產節(jié)拍=60*年工作時間*設備開動率/生產綱領
得出節(jié)拍為2.16min/臺,設備運行速度為2.78m/min,設計中考慮后期產能可以提升50%,則設備運行速度也應達到之前的1.5倍(100%+50%)為4.17m/min。所以設備變頻最高速度應為4.17m/min,調速范圍理論上應在0.417~4.17m/min之間即可滿足車間生產要求。產能提升后的節(jié)拍經計算為1.44m/min。
3.3 設備工位設置
本項目采用了2條大滑板輸送線,分別為A輸送線和B輸送線,二者工位均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求做出調整。每個輸送線為18個安裝工位,其中,主驅動和制動均為半個工位,快速追趕、快速脫離需要一個工位,下線一個工位、升降左右各一個工位、旋轉左右各一個工位。所以A輸送線為26個工位,可以大概得出整個A輸送線長度為26*6=156m。由于升降設備、旋轉設備在實際應用中要有緩沖線路,所以實際輸送線長度要稍長一些,大約為158-159m[2]。
3.4 轉接點節(jié)拍計算
在A輸送線轉接B輸送線方式選擇當中,項目采用了空中轉運方案,如果要采用地下方案,則需要考慮到滑板車身要求,地坑深度不能低于4.5m,成本很高,所以優(yōu)選空中轉運方案。反之,在B輸送線轉接A輸送線時,由于此時沒有車身因素限制,地坑深度小,因此采用地下轉接方案。在轉接中需要保持車輛向前運行,轉接中回轉設備要時刻保持將車前在裝配線上,并且車頭一直向前。主要的轉接裝備為回轉裝置、轉運升降機、地坑剪式升降機。本次設計快速驅動為26.4m/min,回轉速度分別設置為20.4m/min、40m/min、6m/min,其回轉裝置節(jié)拍分別為77s、77s、82s,均低于設計標準的86s,表示本次參數設計能夠滿足工藝節(jié)拍要求。
4 ?電動機功率設計
4.1 主驅動電機減速機
4.1.1 滑板行走滾動摩擦系數
滾輪摩擦系數要結合滾輪結構計算:
摩擦系數=附加阻力*(2*摩擦力臂+滾輪軸頸摩擦系數*軸直徑)/滾輪直徑
公式中,摩擦力臂取值為0.05-0.06;軸頸滑動摩擦系數為0.01-0.03;附加阻力要根據不同軸承取不同值,滑動軸承為1.2-1.3,滾動軸承為1.5-1.8。本次取值為附加阻力為1.5、摩擦力臂為0.05、軸頸滑動摩擦系數為0.03、軸直徑9cm、滾輪直徑20cm。最終計算出的滾輪摩擦系數為0.0278,取值0.028。
4.1.2 主驅動功率
結合整個輸送線設計參數,工藝速度4.17m/min,總荷載量為56520Kgf,摩擦系數為0.028。則主驅動功率經計算為1.294kW,單機電機功率為0.65kW。本項目主驅動電機選擇為1.1kW。具體要根據電機選型樣本電機挑選使用環(huán)境。
4.1.3 驅動摩擦輪直徑選擇
摩擦輪直徑標準有很多,可以選擇300mm、470mm、500mm,理論上摩擦輪直徑與使用接觸面積成正比,但也會增加使用成本。根據驅動具體參數,本項目選擇300mm直徑摩擦輪?;瑒幼枇浻嬎銥?5826.6N,扭矩為2373.84Nm。
4.1.4 電機減速機
項目設計參數為,電機功率1.1kW、摩擦輪直徑為300mm,則所需轉速經計算為4.4r,為了保證一定的性能冗余,本次設計選取4.8r。實際最高傳輸速度為4.52m/min,所輸出扭矩為2010Nm,使用系數為1.35。電機減速機輸出系數為26800N。在主驅動選擇當中,需要總功率在2臺主驅動來滿足使用要求??紤]到主驅動使用中要有較大負荷,因此要有2臺備用,所以一共有4臺主驅動設備,“二備二用”[3]。
4.2 快速驅動電機減速機
快速驅動主要是負責完成線體、單機設備轉接,實現滑板快速輸入與輸出,滿足整個大滑板輸送線節(jié)拍生產需求。結合上述項目參數中,摩擦系數0.028,快速驅動輸送疏導24m/min,電機功率0.353kW。結合選型手冊信息,輸出轉速和輸出扭矩分別為28r/min和255Nm。則實際輸送速度經計算為26.4m/min。
4.3 制動驅動電機減速機
制動驅動能夠避免滑板產生非驅動位移,控制滑板移動量,需要制動驅動同步運行,不得在滑板之間出現間隙問題,操持輸送線運行中的平穩(wěn)性。本次設計滑板運行速度為4.52m/min,也就是0.075m/s,摩擦輪直徑為300mm,輸出轉速為4.8r。滑板加速頻率為1s,慣性力經計算為4239N。實際運行功率為0.38kW,單臺功率為0.19kW??紤]一定性能冗余,設計中采用0.55kW電機,將轉速為4.4r,減速機的輸出轉速設定為4.7r/min。實際輸送速度為4.43m/min,結合選型手冊得出輸出轉速為4.7r/min,輸出扭矩為1020Nm[4]。摩擦輪直徑300mm,輸出阻力為6800N。
4.4 轉運升降機電機減速機
轉運升降機主要是負責將滑板、車身輸送到空中鋼平臺上,要就是A→B,之后另一臺轉運升降機在空中平臺輸送到B線。結合選型手冊,本次設計選擇R系列減速機,輸出轉速為41r/min,輸出扭矩為3460Nm,升降速度為45.1m/min,提升力為19771N。
4.5 剪式升降機電機減速機
該減速機負責將滑板從地面返回,設計中的抬升高度為1.8m,升降速率為6m/min,最大荷載量為2000kg,運動部件總荷載量為4650kg。電機功率為5.47kW,升降功率為6m/min,安全系數為2,電機功率最終設計為11kW。借助軟件模擬抬升皮帶運行情況,在提升1.8m情況下的皮帶行走距離為3.6m,行走速率為12m/min[5]。帶輪直徑為135mm,則轉速經計算為28.3r,查詢減速機選型表,最終確認輸出轉速為30r/min,扭矩量為3470Nm。
4.6 旋轉臺電機減速機
本次設計的滑板總重量為1700kg、車身重為1000kg,旋轉臺加驅動重量為2000kg。旋轉臺采用了滾動摩擦方案,所以系數選擇范圍在0.025-0.05,滾動輪直徑選擇270mm,設計在摩擦系數選擇0.025,滾輪直徑與摩擦系數成反比。阻力量為1175N,軌道直徑為3m,周長9.42m,兩轉為18.85m/min。則電機功率理論值為0.369kW,最終取值2.2kW。由于滾輪直徑為270mm,電機輸出轉速要求為22.23r,實際設計選擇24r。根據手冊選擇,電機接線角為180°[6]。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次設計的大滑板輸送線系統(tǒng),通過結構設計、減速機選型、驅動性能分析等,能夠有效滿足汽車總裝車間的使用要求,并且整個大滑板輸送線系統(tǒng)十分完整,各個設計環(huán)節(jié)均有一定的性能冗余,避免輸送系統(tǒng)長期滿負載運行,保證了系統(tǒng)運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彬,彭海峰,王迎斌.總裝車間大滑板輸送線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7,255(24):151-155.
[2]楊康和.升降滑板輸送線在總裝工藝中的設計與應用[J].機械制造,2017,55(08):54-57.
[3]李楊歆,薛俊嘉,李臻,等.總裝大總成輸送線的開發(fā)與應用[C]//2018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2018.
[4]李彬,王迎斌,岳小兵.總裝車間寬板輸送線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6(01):40-44.
[5]劉陽,王松虎,郭月美,等.總裝車間模塊化物流輸送線的設計與應用[J].汽車制造業(yè),2016(01):222-223.
[6]劉景祥.淺析汽車制造總裝車間生產線輸送設備[J].環(huán)球市場,2018(06):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