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蕾
摘要:美學作為一門西方學科被傳播到中國之后,美學與藝術息息相關,緊密結合,而隨著網絡越來越發(fā)達,藝術美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縮小,如何理解“美學生活化,生活美學化”這一美學現象也開始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本文在對藝術美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審美關系進行簡單的探索分析后,發(fā)現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交融、相互促進的,過度地消解二者之間的界限,只能加快審美意識和自我精神的消失。
關鍵詞:藝術美學;生活美學;審美主體;大眾生活
20世紀后半期以來,美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以往容易被美學所忽視的日常生活領域。而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全球一體化速度的加快,大眾的審美觀也逐漸變得普世化,大眾化。一方面是“藝術生活化”,原來高高在上的藝術開始向日常生活靠近;另一方面是生活向藝術化發(fā)展,即生活的日常美學開始滋長和蔓延。而隨著兩種意識形態(tài)逐漸融合發(fā)展,美學也漸漸開始面臨文化和藝術的雙重挑戰(zhàn)。
一、生活美學與美學生活之間的關系
(一)概念
美學(aesthetics)是一個來自西方的人文學科——其實狹義上所有現代的學科都算是“西學”,只是美學算得上是西學中的西學了。美學脫胎于西方哲學和詩學(文藝理論),由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他明確列出了美學應該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戒律,歸根到底,他明確了美學研究的主題是感性,卻應該以理性為基礎,理性——感性從高到低的價值梯級是不會改變的。
1933年,法國哲學家列費伏爾提出“日常生活”這一概念,他重點強調日常生活具有壓抑和顛覆的雙重性,此后的赫勒給出了清晰的定義,即日常生活是重復的、普通的、個體享有的“平日生活”,它是個人過的日常生活,是個體生存的現實基礎。
(二)聯系
如果說,美學是一種有意為之的審美生活,那么,日常生活便是一種“偶然為之”的“悠閑”生活,兩者互相獨立又相互依存: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營造,為營造這樣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最終定調為輕法式,因為既要創(chuàng)造具有美學意義的儀式感,又要在這種儀式感當中尋找一種輕松自如的狀態(tài)。
整個美學體系其實涵蓋了三個生命節(jié)點,過去的她:原本的生活全貌中她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現在的她:在當下她對自己的要求,以及未來的她:保持未來可以延續(xù)的生命力。
二、“藝術美學”與“生活美學”融合的原因
美學與生活之間的融合,有其必然性也有其社會性。首先,從社會性來說,美學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與日常生活是互相作用、休戚相關的,比如電影、美容、服飾等藝術的繁盛等,都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觀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藝術審美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就消失不見了;恰恰相反,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審美活動也更加藝術化、精致化,而日常生活的中心部分仍然是世俗性和普世化的。審美活動的藝術性仍然存在,并且仍然高于現實生活。
其次,作為新一代消費主力的八零九零后,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和全球化,其中一部分人形成了反消費主義的消費觀,我們熟知的DIY、環(huán)保主義消費等都是這類消費觀。這些反消費主義意識一定程度上孕育了生活美學。近年來,如印章,油畫等藝術品都轉變?yōu)椤跋鹌ふ隆?、“數字油畫”等生活美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論是人云亦云或出于自由意志,都愿意在個人生活中嘗試體驗審美經驗,嘗試去審美,這點彌足珍貴。
因此,這種新型消費觀與馬克思論述的奢靡消費觀完全不同。在追逐個性化、享樂化的同時,放棄拜金主義和過度消費,放棄符號化、景觀化的高附加值品牌,回歸以消費體驗為核心,以社群關系為紐帶的消費模式中。
最后,生活美學的一大特征是審美泛化,意味著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樣能獲得審美經驗,也就是說,審美并不與生活隔離。在當今中國,我們仍保留著些許傳統(tǒng)審美情結。如對烹飪的執(zhí)著、觀奇石的傳統(tǒng)、交談的藝術,這都是審美泛化的現象。年輕群體自發(fā)組織推動的漢服復興,包括傳統(tǒng)禮制的復興、對遺留日本的工匠精神的追求以及各行各業(yè)競相提高產品審美價值的努力,都是對傳統(tǒng)的生活美學的再次追尋。
三、“藝術美學”與“生活美學”關系的反思
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全球一體化迅速加快,也加快了美學向生活轉換的進程,使得藝術美學與生活美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從積極影響上看,美學的審美對象主要是人,它的研究中心是人的日常生活,它對解放個性、加強情感、建構社會意識等人性的重構具有重要意義。美學向生活化的轉換,消解了藝術與生活、精英與大眾、高雅與世俗之間的距離,使得美學與生活之間得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最后得以融合。
其次,從消極影響看,雖然在很多層面上,真正的生活美學正在發(fā)芽生長。但縱觀全國,一種虛假的生活美學仍在蔓延。那是一種真正的消費主義,它崇尚借用商品重建個人認同,與拜金主義媾和,關注他人而非自己的消費體驗。這種虛假的生活美學的一大特征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些消費者仍受強烈的符號和社會景觀的影響,他們的消費需求是虛假的,同時引發(fā)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速度也越來越快,而藝術美學又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所以使得生活美學一直處于變化和發(fā)展中。但是確定的是,由于大眾的審美水平日漸提高,藝術美學和生活美學的融合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我們,不僅需要以辯證的思維看待和研究藝術美學,還應該對日常生活中的美學現象加以研究;要用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來消化和理解各種不同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樹立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審美方式,樹立與大眾生活相和諧的審美思想,在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生活中培養(yǎng)與社會大眾生活平等而又獨立于大眾生活之上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
參考文獻:
[1]梁盛平. 室內環(huán)境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文化構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4.
[2]王江松.“生活美學”是這樣可能的——評劉悅笛的《生活美學》[J].貴州社會科學,2009(02):28-33.
[3]劉悅笛,許中云.當代“審美泛化”的全息結構——從“審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審美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25-29.
[4]劉悅笛.“生活美學”:是什么與不是什么?[J].藝術評論,2011(04):22-24.
[5]杜書瀛.全球化語境下的審美、藝術、美學新轉向[J].河北學刊,2003(06):137-140.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