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巖 趙曉丹
【摘 要】目的:分析多維度康復護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試驗樣本,所選病例均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分組以抽簽法進行,對照組37例行常規(guī)康復護理,觀察組37例行多維度康復護理,就其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ADL評分、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均較之對照組更高,SDSS評分、FAQ評分較之對照組更低,組間對比P<0.05。結論: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多維度康復護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技能和社會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多維度康復護理;常規(guī)康復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dimens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74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est samples. All the selected cases were from June 2018 to March 2019. Grouping was performed by lot. 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care and 37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ulti-dimens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compare its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The ADL score, KPS score, QL-index score, and COOP / WONC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DSS score and FAQ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was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chizophrenia patients can help improve their life skills and social function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Multi-dimens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精神分裂癥是一類較為復雜的精神類疾病,其起病隱匿,在早期多無明顯癥狀,該病會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需盡早進行干預[1]。臨床中多采取抗精神病藥物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但單純的藥物治療還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還需良好的護理干預方可[]。本次試驗就多維度康復護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和闡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試驗樣本,所選病例均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分組以抽簽法進行,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有37例。觀察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0例、17例;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55歲,病程在6個月至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7±0.5)年。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3例、14例;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60歲,病程在7個月至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8±0.7)年。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資料的差異性不明顯,P>0.05,試驗可行。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康復護理,具體包括用藥指導、病情監(jiān)護、安全管理等內容。
觀察組實行多維度康復護理,措施如下:
(1)成立護理小組。
需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共同組建多維度康復護理小組,在開展工作前對所有組員進行培訓,然后需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再為其制定恰當的護理方案。
(2)做好入院宣教。
需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入院宣教,以提升其對自身病情的認知度,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鼓勵患者互相交流,以幫助其提升社交能力。
(3)指導患者進行學習。
需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個人喜好等為期制定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提升其理解和認知能力,但需控制好學習時間,同時還要定期組織文娛活動,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
(4)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需指導患者做好個人衛(wèi)生,進行內務整理和獨立就餐,還需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防治其自殘或者傷及他人。
1.3 觀察指標
1.3.1 就2組患者社會功能、生活技能改善情況進行比較。
社會功能以SDSS評分判定,生活技能以ADL評分、FAQ評分判定,SDSS評分和FAQ評分以低者為佳,ADL評分以高者為佳。
1.3.2 就2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比較。
生活質量以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進行判定,得分以高者為佳[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處理相關試驗資料,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的差異性分別以卡方檢驗、t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組間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評分、ADL評分、FAQ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SDSS評分、ADL評分、FAQ評分無明顯區(qū)別,P>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SDSS評分、FAQ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接近,P>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全球發(fā)病率約為5%左右,該病的致病機理較為復雜,與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會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需盡早進行治療[4]。精神分裂癥治療起來特別困難,一般的藥物治療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近些年來許多研究發(fā)生良好的護理干預對改善其病情具有積極的作用[5-6]。多維度康復護理是一項科學的護理方法,能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緩解,給予其系統(tǒng)的心理干預,能通過細致、具體的護理手段提升其生活技能和生活質量,這一護理方法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廣泛認可[7]。
由本次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多維度康復護理有助于提升其社會功能、生活技能和生活質量,患者護理后ADL評分、KPS評分、QL—index評分、COOP/WONCA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提升,SDSS評分、FAQ評分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且優(yōu)于采取常規(guī)康復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P<0.05),高慶[8]的試驗結果與此雷同。
由上可見,多維度康復護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此護理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呂燈蘭, 朱培榮.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7(12):1654-1656.
王靜, WANGJing. 自我效能提升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治療效果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21):1-4.
顧曉燕, 徐國英, 顧玲敏, et al. 積極心理學評估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8, 4(3):37-40.
譚金華. 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 安徽醫(yī)藥, 2019, 23(8):1536-1538.
陶建文. 精神分裂癥衰退期病人的康復治療探討[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115-116.
陶麗, 袁勤, 陸紅英, et al. 人文關懷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2):103-105.
張紅霞. 優(yōu)質護理在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和康復的影響分析[J]. 心理醫(yī)生, 2017, 23(4):24-26.
高慶. 多維度模式康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神經營養(yǎng)狀態(tài)及炎癥反應-細胞凋亡機制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7, 23(20):2895-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