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尋覓幽境,求心靈的清凈。終于可在退休賦閑之時,掬一捧淡然,游鶴閑云般飄蕩于青山碧水之間。訪道教仙境,與茂林修竹相伴,看縷縷之爐煙,聽裊裊之鐘聲,頓生“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之感。
暢享著自然之盛情,偶見潛心修心的道長,身披法衣,頭戴蓮花,腳踏云履,手持拂塵,看著一幅“清風(fēng)自然來”的仙風(fēng)道骨,思緒似乎一下子進入“悟道”之境。不禁靈犀飛動,隨作《人生感賦》。
糙成拙作,意猶未盡。暫且把激蕩的心收回,繼續(xù)邁開腳步,信馬由韁。游歷圣山仙境。見眾多石碑山崖上寫有辭賦的書法,與勝境交相輝映,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絕非單一的藝術(shù)能夠比擬的。曹植的賦俊秀灑脫,書法名家讓其又演繹出飄逸俊朗;東坡書寫《赤壁賦》,進一步宣泄著超然物外的情懷;趙孟頫以書寫《歸去來兮辭》,傾瀉虛空心態(tài)得到滿足的快意。
文氣的跨界融通,使賦的“形象性”“儀式感”,與書法的“美架構(gòu)”、“蕩氣韻”異質(zhì)同構(gòu),升華了美學(xué)意境。為了讓《人生感賦》躍然紙上,掛于墻上,再生氣韻,著意拜已過耄耋之年的袁云開先生。誰曾想,先生毫不推辭,揮筆潑墨。見先生筆法圓潤秀逸,字句形斷意連,頗有“清風(fēng)出袖,明月入懷”之神韻,恰恰契合了賦中追求飄逸、閑澹與恬靜的心境。
以形捉神,清逸雋永,在感慨驚嘆之余,便自然回想起與先生相識的點點滴滴。四十二年前,從山溝溝里懵懂闖出,拜師于先生門下。先生教我們的是《現(xiàn)代漢語》,本人因受屈原、李白、蘇軾等的影響頗深,喜歡無拘無束,內(nèi)心自然淡化了語法、邏輯、修辭的嚴(yán)謹(jǐn)條框,唯獨對先生的板書崇拜之至。在印象中,只覺得先生儒雅、寬厚、仁慈,其他知之甚少。
如今再拜先生,他已步入九十三歲高齡,精神矍鑠,依然是當(dāng)年的模樣,每天讀書、寫字、著述,而書房里醒目地掛著的“將潛力發(fā)揮到極致,將生命延續(xù)到極致”的條幅,分明展露出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象。面對此時此景,以前對先生“教書匠”的印象漸漸模糊,一瞬間似乎變得陌生起來,領(lǐng)略到一種內(nèi)外兼修而內(nèi)涵更深的“儒風(fēng)雅心”。直到翻閱了登載先生事跡的報刊,方慢慢悟出些什么。原來先生生于苦難,長于憂患,于非人性的年代備受煎熬。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飽歷滄桑,卻心態(tài)澹然地接納著塵世間的一切。
帶著人生的感悟去重新審視,覺得先生身上有著“儒釋道”融合的氣象,既有超越世俗、淡于名利的道家風(fēng)范,也有儒家的“志于道,尚教化”情懷,同時兼具佛家的“大仁大慈”的品行。
有位學(xué)長當(dāng)過縣官,為書畫大家,經(jīng)宦海沉浮,自然與先生的情思多有相通之處。他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詠竹》,以書法形式呈現(xiàn),以凝重沉郁之風(fēng),以物喻人,贊揚先生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也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愫,使得書法與詩詞兩者水乳交融,讀之朗朗上口,品之撞擊靈魂。但本人卻選擇了另一個視角看先生,作為長壽之星,他攬歲月風(fēng)塵于懷,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能容納一切世態(tài)炎涼,彰顯特有寬厚與仁慈。這是以何等的心力修煉而成的,其高度是一般人難以企及。
由此想到古之哲人對“水之品格”的推崇,猛然覺得先生修煉得品行如水:水是柔軟的,可以順著山溪,繞開巖石山崖,保持質(zhì)樸的天性,不惜改變自己的外形。水又是堅韌的,可以切割山體,磨光巖石;上化為云霧,下化作雨露,匯涓涓細(xì)流,流淌出生命的深度和厚度。正所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心不染雜塵,才使得生命之花綻放得如此燦爛,也是先生之所以長壽的奧秘之所在。通過感悟先生的修行,分明仰視到一座人生境界的巔峰。與此同時,回顧過往尋仙訪道的游歷,覺得“何處不是彩云間,尋道非唯入幽林”。
正所謂,“心寬者仁,仁者包容萬物;心善者深,深者淡定人生”。于是心入雅境,讀書,吟詩,賞字畫……追隨先生修煉的腳步,享歲月靜好,以仁慈養(yǎng)心;賞茂林清風(fēng),以書文養(yǎng)生;希冀也能達(dá)到二個“極致”。此時再看拙作《人生感賦》,覺得很膚淺,萌生了再續(xù)寫的念頭。
附上人生感賦
仰蒼穹之邈茫,覺浮生若微苀;閱古今之萬象,察塵世之滄桑;入哲思之妙境,吟悟道之醒章。
歲月似潮兮,跌宕起伏呈勝狀;人生若歌兮,苦辣酸甜皆萌香。青澀味烈,“水擊三千”生癡夢;儒生懵懂,“指點江山”抒激揚。尋尋覓覓,古道瘦馬,骨桀心驁任徜徉;詠詠嘆嘆,路長風(fēng)熱,游詩弋文書達(dá)曠。
嗟乎!上蒼恩賜兮,點化愚莽。入禪界,心澈神爽賞云浪;進圣境,澹泊恬靜品世象。悠然乎,靈犀飄逸兮,詠風(fēng)清月朗;禎然乎,寄情萬物兮,享乾慈坤祥。
作者簡介:邢兆遠(yuǎn),筆名源遠(yuǎn),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國內(nèi)知名新聞傳播和文化創(chuàng)意專家、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