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旺
話說春秋時,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姜氏為妻。姜氏喜歡次子段,而不喜歡長子莊公,因此多次勸說武公改立段為王儲,但被武公拒絕。武公死后,莊公即位,姜氏和段暗中壘甲筑城,圖謀奪權(quán)。大臣焦急萬分,屢次勸說莊公采取措施,但莊公置之不理,只說了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直到后來,姜氏和段舉兵謀反,莊公才派兵鎮(zhèn)壓,并將母親姜氏囚于潁地,發(fā)毒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不久莊公反悔了,但“毒誓”卻使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此時,潁谷的一位小官潁考叔及時想出了“掘地及泉,隧道相見”的妙計,使莊公能順梯而下,母子得以相見,重歸于好。
戲界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即在演出中,若同伴出錯,搭檔必須不露聲色,代其遮掩,不許當(dāng)場陰人,顯露瑕疵,否則會被同行不齒。戲曲理論家齊如山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說過這樣一件事。一次演《張飛闖帳》,戲中花臉張飛念道:“為何不叫咱老張知道!”花臉把“知道”念成了“知大”。諸葛亮扮演者譚鑫培接上“叫你知道,也要前去,不叫你知道,也要前去”,并故意把“道”也念成“大”。于是臺下哄堂大笑,花臉羞愧難當(dāng)。為此,齊如山忍不住感嘆了一句:“譚之不道德,后輩當(dāng)引以為戒?!?/p>
螢火小語:潁考叔,為人正直無私,善于替人解憂,深得大家喜愛,后人為他建廟敬拜;而聞名遐邇的京劇界鼻祖譚鑫培在同事出現(xiàn)口誤之時,卻因未及時補臺,被白紙黑字斥為“不道德”。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p>
文題延伸:學(xué)會寬容;歷史告訴我;成全……
(心香一瓣摘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