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pany酒店的一角綠意盎然,植物在圣巴特扮演著重要角色。
加勒比海波光粼粼的海面。
左上起順時針 伊甸巖酒店的休息區(qū),明亮的色彩令人感覺舒適安心。/沖浪是圣巴特島上的熱門活動。/圣巴特島上隨處可見搖曳的棕櫚葉。/首都古斯塔維亞的市區(qū),峻峭的山巒包圍著紅頂房屋,充滿著療愈的氣息。/Le Select Bar是這里最受歡迎的酒吧之一。
伊甸巖酒店的客房。
在古斯塔維亞平靜的海面上行駛的帆船。
無論何時回顧人牛中最美好和激動人心的時刻,我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在圣巴特島(St Barth):凌晨三點在雨中開著敞篷越野車,和朋友們一起跟著圣巴特電臺唱著巴黎流行歌曲;和晚上新認識的人跳舞到天明;在溫暖的深藍色大海中暢泳;以及這里的美食——低調而驚艷的法國菜,如美味的法式白葡萄酒煮青口、一道簡單的烤魚,還有完美的法式蘋果撻。在這座迷人的加勒比海小島上,沒有巴巴多斯那種凡爾賽宮般花哨或泰姬陵式的建筑,警察戴著凱皮(Kepi)帽巡街,在超市里可以買到夾心蛋糕和小牛高湯。
這些場景會讓你知道自己在圣巴特島:一對情侶手牽手沿著古韋內爾海灘(Gouverneur beach)漫步在粉白色的沙灘上,四周是明晃晃的綠葉和卷著泡沫的蔚藍大海。女人穿著時髦的Ems比基尼;男人衣著深棕色,像個20世紀70年代的法國舞者。躺在哈曼浴巾上做日光浴的人們瞄了瞄他,又閉上了眼。
這座1493年由哥倫布以與他兄長同名的圣人命名的火山島,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中,如今歸法國海外大區(qū)瓜德羅普所管轄。兩年半前,圣巴特島遭颶風“艾瑪”(Huricane Irma)襲擊,這是當地有記錄以來第一個五級颶風。破壞很嚴重:植物被摧毀,建筑物倒塌,公共設施遭到破壞。不過,在法國政府、土地所有者及酒店業(yè)者的努力下,災難后幾天就開始了耗資約十億英鎊的重建,如今一切都已徹底復原。
沒去過圣巴特島的人可能對它存有偏見,諸如“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太社交氛圍了”或者“它不適合我”。經常去的人也沒有過多地反駁這些看法,“這是我們的秘密花園,就這樣挺好”。確實如此,來這里感覺就像一個西西弗斯式的任務(希臘神話中遭受懲罰的西西弗斯被要求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巨石每次被推上山頂后就又滾下山去,于是他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機場在日落前關閉,所以如果你誤了機,就只好在安提瓜或圣馬丁(Sint Maarten)過夜了。這里對富人有很大吸引力,特別是圣誕和新年期間,億萬富翁們會乘著豪華游艇在首府古斯塔維亞(Gustavia)的港口游蕩。而過客,例如鳥類學家,會觀察珍稀鳥類,以及辨認哪艘船是伯尼·阿爾諾(Bernie Arnault)的“交響曲號”(Symphoy)或大衛(wèi)·格芬(David Geffen)的“日出號”(RisingSun)。這些都增加了這個香茅味冒險樂園的吸引力,使它雖然華麗卻不讓人覺得庸俗或賣弄。
法屬圣巴特島白馬莊園內傳統(tǒng)、典雅的客房。
在抵達這里的一瞬間,心跳就會有些加速,并不僅僅是因為感覺好像剛從世界上最嚇人的飛機上生還,或是機場看起來像個水療中心,而是因為一種難以解釋的感覺。美是這座島最重要的特征——峻峭的山巒與搖擺的棕櫚樹相映成趣,這里遍布野生多肉植物和散發(fā)著芳香的雞蛋花樹。圣巴特島的大小剛剛好,它干凈整潔,紅色的屋頂裝點著房舍和商店,沒有一絲不和諧的音符。島被分成兩個部分:北邊是弗萊芒(Flamands)、圣讓(St Jean)海灘,以及更遠的大庫爾代薩克海灘(Cul-de-Sac);南邊是古韋內爾海灘和薩林海灘(Saline)。所有區(qū)域我都去過,不過就像人們常說的,到底在哪兒并不重要,因為一半的樂趣在于到各處都走走看。
這里有各式各樣的出租別墅和精品風格的好酒店,這些酒店低低地散落在各片沙灘旁。其中有兩家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圣巴特島伊甸巖酒店(Eden Rock)和法屬圣巴特島白馬莊園(Cheval Blanc St-Bath Isle de Fiance)。兩家酒店在2017年都受損嚴重,但現在已全面恢復營業(yè),主體部分沒有改變,只進行了升級。它們風格不同,但同樣具有吸引力:Vogue法國版前主編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是伊甸巖酒店的狂熱信徒,因為這家酒店性感、時尚、適合聚會;而白馬莊園的感覺更接近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優(yōu)雅、傳統(tǒng)、精致。伊甸巖酒店的員工全部是法國人——頭扎發(fā)髻,有文身和鼻環(huán),有種放松、熱心、健談的服務態(tài)度,效率很高又令人愉悅;而白馬莊園作為LVMH集團的成員,服務更恭敬,像一家宏偉的宮廷酒店。
伊甸巖酒店位于北部寧靜的半月形圣讓沙灘,這里被珊瑚礁環(huán)繞,因此幾乎一直風平浪靜。它距離機場跑道只有數百米,但并不會有什么影響——當地的螺旋槳飛機主要在早上和下午起飛,而飛機起飛時,人們望向天空也只會覺得景色很美,就好像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正在開啟他的新征程。圣讓海灘上聚集了一些精品店、餐廳和酒吧,你可以從酒店步行前往。而再走幾分鐘,你還能看到法國搖滾明星強尼·哈里代(Johnny Hallyday)被鮮花覆蓋的墓。
/圣巴特島浪漫的日落時刻。
當初風暴中心正從酒店上空經過,對它造成了直接沖擊,以致不得不大面積重修。珍·馬修斯(Jane Matthews)重裝了所有房間,她和先生大衛(wèi)在1995年買下了這家酒店,不過幾年前把管理權交給了以伊甸豪海角酒店(Hotel du Cap-Eden-Roc)聞名的Oetker Collection酒店集團。酒店全新的內飾奇特又現代,充滿天然材質和鮮亮的色彩,而且沒有兩間客房是相同的,正是低同質化的特征讓這里別具個性。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蕾哈娜都入住過這里的別墅。我們住的是Villa James別墅(以馬修斯的大兒子命名,他娶了凱特王妃的妹妹皮帕·米德爾頓)。這間別墅擁有一片私人海灘,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小船和正把龍蝦從籠子里倒出來的漁夫,就像新印象派畫家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筆下的法國南部。
伊甸巖酒店最大的變化之一是露天公共空間的面積增加了一倍,這是著名室內建筑設計師Martin Brudnizki的杰作。圣巴特島最著名的地標——建在海角上的樹屋餐廳和酒吧變成了私人套房。起初我不敢確定,它是整個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陸時第一眼就能看到,而且在夜晚是那么漂亮,把它下面的海面都照亮了,后來我才意識到這一空間利用的巧妙之處。
過去這家酒店除了餐廳和海灘,就沒有什么地方好逛了——如今時髦的新酒吧Remy完美地填補了這個空白。酒吧因Remy de Haenen得名,他是圣巴特島曾經的總督,也是1946年第一個把飛機降落在這個島上的人。從酒吧可以直通能俯瞰海灘的Sand Bar餐廳。我們是在一次熱帶陣雨之際到這里來喝夕暮酒的,DJ正在播放島上最有代表性的嘻哈和流行音樂。一天晚上,超模貝拉·哈迪德(Bella Hadid)、喬丹·巴雷特(Jordan Barrett)和一群組約朋友就坐在我們對面,看他們白天被狗仔隊拍到的照片。這一刻你會知道自己是在圣巴特島沒錯。
在Manapany客房里享受假日。
貝殼海灘。
與伊甸巖酒店完全相反,法屬圣巴特島白馬莊園坐落于弗萊芒海灘,要走過陡峭蜿蜒的小路才能抵達這片海灘邊的綠洲。來到這里的感覺同樣是興奮,又不太一樣,是種更成年人化的方式。我們的三臥室沙灘套房和伊甸巖一樣,也有面朝大海的私人泳池,但氛圍是時髦的高級公寓,正如法國室內設計師雅克·格蘭吉(Jacques Grange)所預想的一樣——所有房間設計都出自他之手。
弗萊芒海灘上排列著一間間私人住宅,它們的主人中有“藝術教父”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時裝集團French Connection的創(chuàng)辦人斯蒂芬·馬克斯(Stephen Marks)、紐約名人夫婦——精神病學家薩曼莎·博德曼(Samantha Boardman)和她富有的丈夫艾比·羅森(Aby Rosen)等。與熙熙攘攘的圣讓海灘相比,這里更僻靜,但不沉悶。海浪有些大,但很少大到影響下水游泳的程度。圣誕節(jié)期間,這家酒店會熱鬧許多,人們在白沙灘上漫步的場景總是特別迷人——有提著Birkin包、穿皮帶式比基尼的美國人,正在打電話敲定一樁大生意,也有提著草編包的波西米亞風女孩,任由頭發(fā)被咸濕的海風吹干。
酒店建筑原先的白色木質結構和綠植覆蓋的傳統(tǒng)被保留了下來,海灘餐廳則已不復存在了。不過有失必有得,在“艾瑪”颶風過后,LVMH收購了隔壁的泰瓦納酒店(Taiwana Hotel),并將其改造成一家南美風格的沙灘餐廳La Cabane、更多的房間和一間售賣Pucci和Fendi的精品店。新空間里有拉菲草燈在風中搖擺,菜單的簡約與主餐廳的正式形成巧妙對比,主廚讓·伊伯特(Jean Imbert)受克里奧爾風格啟發(fā)的料理包括鹽烤整條鲯鰍魚。
這個原本野性的地方還點綴著各類有趣的社交場所。其中大庫爾代薩克海灘上的Le Sereno酒店是我最喜歡的地點之一,這是一處由法國自然主義設計大師Christian Liaigre設計的、充滿現代美學的地方。酒店的Al Mare餐廳有圣巴特島最棒的意大利菜,是在意大利境外少有的驚艷。另一個午餐的好去處是貝殼海灘(Shell Beach)的Shellona餐廳,這里一派嬉皮士氛圍,也有好看的人可以看。去哪兒一點也不重要,你可能會碰見Jay-Z和碧昂斯在A deux享用浪漫午餐,或是馬克·雅可布、帕特·麥克格拉斯(Pat McGrath,Max Factor全球首席化妝師)和他們的紐約時裝團隊大笑著經過,或者是俄羅斯首富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和他嚴肅的保鏢。
在島上瞎晃悠總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因為上哪兒都不超出二十分鐘。尤其是打開車頂篷,讓風吹著頭發(fā),就像一場微醺的冒險。最棒的自駕路線是去往大片地區(qū)無人居住的東部,那里有著像蘇格蘭一樣的崎嶇海岸線,然后可以在Le Toiny酒店的沙灘俱樂部午餐。我們也喜歡走上Colombier瞭望臺,后面有一條深受當地人喜愛的小徑,直通一片只能步行或搭船抵達的、與世隔絕的沙灘。
棕櫚樹的影子。
位于首都古斯塔維亞的Pastel House。
大自然里的泳池。
在圣巴特西北部的Corossol,騎著小摩托車去海灘。
從Villa Ginger的泳池向外望去便是夢幻般的景色。
圣巴特島的淺灘。
大庫爾代薩克海灘上Le Sereno酒店
Le Sereno內的泳池,這里也是島上非常有趣的社交場所。
Manapany的入口處植物掩映。
還有一天,我們去機場附近的Mayas To Go外賣餐廳取了野餐盒,然后移動到圣巴特最狂野的Saline海灘,就在一片鹽沼地后面。每個人花了十分鐘才把陽傘、椅子和浴巾搬上去,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到達山頂時,雖然我們氣喘吁吁,但景色無與倫比得壯美。古韋內爾海灘和Saline都沒有酒吧、餐廳或是太陽椅,完全一派原始氛圍。我在這里見到曾經的維密天使史蒂芬妮·西摩和她的女兒在沙灘上玩耍,還有紅辣椒樂隊的主唱Anthony Kiedis在海里浮潛。當然,這兒也有家Nikki Beach酒店,不過是初來乍到的游客才會選擇的地方。
在這座島上,最好的建議就是外出用餐、四處閑逛,感受無處不在的享樂主義氛圍,就像參加一場時髦派對一樣,當然再就是盡情吮吸這里的自然。在旺季,你可能得提前幾個星期訂餐。35年前,Mayas餐廳開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在那里能俯瞰古斯塔維亞港工業(yè)區(qū)。它是一處社交風向標,也是了解這片地方的必經歇腳處。多虧了主廚在馬提尼克島的成長經歷,這里的食物有正宗的家庭式的加勒比風味。她通常在廚房里忙著,但會到處去打招呼。食客們用真摯的感情擁抱她,億萬富翁則把她的餐廳設進陜速撥號里。
其他的就餐選擇還有Tamarin餐廳,它靠近Saline海灘,坐落在一個浪漫的巴厘島風格的熱帶花園里;另一個長久以來的熱門去處是Le Ti St Brath,這里的夜晚總會以大家在桌上起舞而告終;在古斯塔維亞港口高處的Bonito以精心調制的雞尾酒而出名,有趣且有著輕松的氛圍。在我們去的那個晚上,一對夫婦吵了起來,各自點了煙。侍者有禮貌地邀請他們去酒吧,送了免費的餐后酒,那是本地制作的香草朗姆酒,還額外給了一些婚姻建議。夫婦倆很快恢復了平靜。有點兒友好、有點兒厚臉皮,這樣你就知道你在圣巴特了。
圣巴特的時尚感也不得不提,無論你想要造型或是購物都是如此。這里的時裝可能比米諾克斯、圣特羅佩或撒丁島的奢華還要精致。在古斯塔維亞,你可以傍晚六點散步去Le Carre來幾杯雞尾酒,就在愛馬仕和卡地亞的店鋪之間,或者再順著路往前逛,有更粗獷的Le Select,我喜歡在用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迷路,那里有童話般的燈光,音樂從每一個門口傾瀉而出。我還經常去Poupette St Barth挑選印花的絲綢沙灘裙。還有Clic,我會去那兒翻看攝影書籍和一些不知名設計師設計的度假穿著。這里就是巴黎潮流買手店Montaigne Market的前哨,還有無數店鋪等待被發(fā)掘。圣巴特島還有出自當地的、優(yōu)秀的美容品牌Ligne St Barth,所有產品都是當地制作的,充滿自然與療愈的氣息。
總的來說,圣巴特是一個充滿了過去的時代特色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它讓我想起意大利的一些小島,比如Panarea和Pantelleria。兩者都很難到達,就像圣巴特一樣,不過你一旦來了,就會發(fā)現很有趣——你會忘了身處21世紀,你的肩膀放松下來、深深地呼吸,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切更加發(fā)自內心。那種輕微的觸動是很難在今天的其他地方找到的。此外,還有那種像法國人一樣,不太刻意討好別人的氣質。其他加勒比海島有時看起來就像是為了“旅游之神”而犧牲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丟失了一些本地精神,而圣巴特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早熟的和傲視一切的酷——就像一個巴黎女孩并不在乎刻意引起男孩的注意,因為從一見面她們可能就已贏得了男孩們的心。為此,我也會一次又一次地回來圣巴特,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而我不介意在強尼·哈里代旁邊找一個地方……
法屬圣馬特島是法屬西印度群島之一,需要向法國使館申請法屬圣巴特島旅游簽證。你得花點兒時間才能抵達這座加勒比海島(從北京出發(fā)最快也需要1天4小時、轉機兩次),而且會降落在世界上最小的跑道之一,當然這也是小島受到全球明星、名流青睞的原因。每年從12月至次年6月是氣候最佳的旅行時間,最好避開圣誕和新年假期的旺季,五六月出行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酒店 法屬圣巴特島白馬莊園
LVMH集團旗下的法屬圣巴特島白馬莊園是全球頂級酒店之一,經歷“艾瑪”颶風后,在不久前重生。這間酒店保留了原先的白色木質結構和綠植覆蓋的傳統(tǒng),隔壁的泰瓦納酒店也被收購并改造成一家南美風格的沙灘餐廳La Cabane、更多的房間和精品店。酒店總共提供61間套房和別墅。chevalblanc.com
伊甸巖酒店
這間全球著名的奢華酒店在颶風后也經歷了翻新,全新的內飾充滿天然材質和鮮亮的色彩,37間套房和別墅中沒有兩間是相同的,有的踞于巖石之上,有的在沙灘上,正是低同質化的特征讓這里別具個性。oetkercollection.com/hotels/eden-rock-st-har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