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天建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廣州510420)
管片是地鐵盾構(gòu)法施工的襯砌主體,對于隧道施工質(zhì)量和安全起重要作用[1,2]。信息化模型不斷為工程施工行業(yè)提供解決思路和方案[3]。劉濤[4]利用Au?to CAD 對管片進行建模驗證參數(shù)化設(shè)計,郭建鵬[5]分析盾構(gòu)管片破損的原因及防治。Midas FEA 軟件廣泛用于結(jié)構(gòu)建模受力分析和驗算中,李松[6]采用該軟件進行了盾構(gòu)隧道襯砌結(jié)構(gòu)橫向變形控制研究,姜天華等人[7]用于在役混凝土橋梁承載力的評估,董愛平等人[8]用于箱梁汽車偏載效應分析。
某市軌道交通工程管片襯砌外徑6 400 mm,內(nèi)徑5 800 mm,寬1 500 mm,厚300 mm,分為封頂塊、鄰接塊和標準塊。管片廠位于珠江東岸,三面環(huán)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受臺風影響明顯,局部災害性天氣較突出。地鐵管片在堆場堆放時分為立式和仰式,立式堆放層數(shù)為4 層,仰式堆放層數(shù)為6 層,考慮到惡劣臺風天氣影響,防止管片傾覆造成安全事故,需對堆存的管片進行防風抗傾覆驗算。
風荷載選擇R=50 年,為12 級風。管片中鄰接塊的尺寸最大,選擇鄰接塊為抗傾覆驗算對象。鄰接塊的平、立面如圖1所示。
圖1 鄰接塊平、立面Fig.1 Adjacent Block Plan and Elevation
管片采用C50混凝土,分4層立式堆放,堆放方式墊木采用只受壓彈性單元和接觸面進行模擬;縱向排列方式分別考慮單排、雙排和三排,排間距10 cm,排與排之間墊木采用只受壓彈性單元進行模擬。
本次有限元分析考慮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驗算過程主要依據(jù)《建筑結(jié)構(gòu)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9]和《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10]。管片存放時受風荷載作用,性質(zhì)和圍護結(jié)構(gòu)相似,因此按照圍護結(jié)構(gòu)的方法計算風荷載值wk=βgzμslμzw0。其中:βgz為陣風系數(shù),據(jù)文獻[9]8.6.1條,高度10 m內(nèi)均取值1.70;μsl為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shù),據(jù)文獻[9]8.3.3 條,按封閉式構(gòu)件考慮,取值1.0;μ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據(jù)文獻[9]8.2.1 條,高度10 m 以內(nèi),取值1.0;w0為基本風壓,風荷載重現(xiàn)期可按R=50 年考慮,取值0.75 kN/m2,根據(jù)文獻[9]E.2.4 條換算成風速為34.6 m/s,屬于12級風。
計算可得:wk=1.275 kN/m2。荷載組合為:自重×1.0+風荷載×1.0。
根據(jù)管片設(shè)計及布置圖,采用Midas FEA 軟件建立荷載組合下堆放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單排、雙排和三排模型Fig.2 Single-row,Double-row and Three-row Model
1.4.1 位移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位移計算結(jié)果如圖3、圖4所示。
由圖3、圖4可知,管片的最大位移為水平Y(jié)向(即順風向)0.85 mm,變形值較小,符合剛度要求。
圖3 荷載組合下單排管片堆放水平位移Fig.3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Single-row Tube Slice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圖4 荷載組合下單排管片堆放豎向位移Fig.4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Single-row Tube Slice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4.2 應力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應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最大主拉應力為1.22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2.91 MPa,拉應力小于C50 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1.89 MPa,滿足強度要求。
圖5 荷載組合下單排管片堆放主應力Fig.5 Principal Stress of Single-row Tube Slice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4.3 支反力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支反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6所示。
由圖6 可知,管片的最大反力為44.9 kN,最小反力為4.3 kN,但其中有4 處支點因脫空出現(xiàn)負反力故未能顯示反力值,管片存在傾覆的風險。
圖6 荷載組合下單排管片堆放支反力Fig.6 Support Reaction Force of Single-row Tube Slice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4.4 計算結(jié)果
在12 級風(風速為34.6 m/s)荷載組合作用下,單排堆放的4 層管片最大位移為水平Y(jié) 向(即順風向)0.85 mm,位移較小,滿足剛度要求;最大主拉應力為1.22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2.91 MPa,拉應力小于C50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1.89 MPa,滿足強度要求;管片的最大反力為44.9 kN,最小反力為4.3 kN,但其中有4 處支點因脫空出現(xiàn)負反力故未能顯示反力值,管片存在傾覆的風險。
1.5.1 位移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位移計算結(jié)果如圖7、圖8所示。
由圖7、圖8 可知,管片的最大位移為水平Y(jié) 向(即順風向)0.20 mm,變形值較小,符合剛度要求。
圖7 荷載組合下3排管片堆放水平位移Fig.7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ree-rows of Segment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圖8 荷載組合下3排管片堆放豎向位移Fig.8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ree-rows of Segment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5.2 應力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應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9所示。
由圖9可知,管片的最大主拉應力為0.34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1.07 MPa,拉應力小于C50 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1.89 MPa,滿足強度要求。
圖9 荷載組合下3排管片堆放主應力Fig.9 Principal Stress of Three-rows of Segment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5.3 支反力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支反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10所示。
由圖10 可知,管片的最大反力為21.4 kN,最小反力為5.1 kN,未有支點出現(xiàn)負反力,管片不會傾覆。
圖10 荷載組合下3排管片堆放支反力Fig.10 Support Reaction Force of Three-rows of Segments under Load Combination
1.5.4 計算結(jié)果
在12 級風(風速為34.6 m/s)荷載組合作用下,3 排堆放的4 層管片最大位移為水平Y(jié) 向(即順風向)0.20 mm,位移較小,滿足剛度要求;最大主拉應力為0.34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1.07 MPa,拉應力小于C50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1.89 MPa,滿足強度要求;管片的最大反力為21.4 kN,最小反力為5.1 kN,未有支點出現(xiàn)負反力,管片不會傾覆。
管片采用C50混凝土,分6層仰式堆放,木方采用只受壓彈性單元和接觸面進行模擬。
本次有限元分析計算考慮自重和風荷載,按照文獻[9],管片存放時受風荷載作用的性質(zhì)和圍護結(jié)構(gòu)相似,因此按照圍護結(jié)構(gòu)的方法計算風荷載值wk=βgzμslμzw0其中:βgz為陣風系數(shù),據(jù)文獻[9]8.6.1條,高度10 m內(nèi)均取值1.70;μsl為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shù),據(jù)文獻[9]8.3.3 條,按封閉式構(gòu)件考慮,取值1.0;μ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據(jù)文獻[9]8.2.1 條,高度10 m 以內(nèi),取值1.0;w0為基本風壓,風荷載重現(xiàn)期可按R=50 年考慮,取0.75 kN/m2。根據(jù)文獻[9]E.2.4 條換算成風速為34.6 m/s,屬于12級風。
計算可得:wk=1.275 kN/m2。荷載組合為:自重×1.0+風荷載×1.0。
根據(jù)設(shè)計及布置圖,采用Midas FEA 軟件建立荷載組合下的管片堆放有限元模型,如圖11所示。
圖11 仰式堆放有限元模型Fig.11 Overhead Stacking Finite Element Model
2.4.1 位移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位移計算結(jié)果如圖12、圖13所示。
由圖12、圖13可知,管片的最大位移為豎向0.02 mm(方向向下),變形值較小,符合剛度要求。
圖12 荷載組合下6層管片堆放水平位移Fig.12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6-layer Tube Stack under Load Combination
圖13 荷載組合下6層管片堆放豎向位移Fig.13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6-layer Tube Stack under Load Combination
2.4.2 應力計算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組合作用下,應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14所示。
由圖14 可知,管片的最大主拉應力為0.15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0.36 MPa,拉應力小于C50 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1.89 MPa,滿足強度要求。
圖14 荷載組合下6層管片堆放主應力Fig.14 Principal Stress of 6-layer Tube Stack under Load Combination
2.4.3 支反力
在鋼筋混凝土自重和風荷載的荷載作用組合下,支反力計算結(jié)果如圖15所示。
由圖15 可知,管片的最大反力為9.3 kN,最小反力為2.7 kN,未出現(xiàn)負反力,管片不會傾覆。
圖15 荷載組合下6層管片堆放支反力Fig.15 Support Reaction Force of 6-layer Tube Stack under Load Combination
2.4.4 計算結(jié)果
在12 級風(風速為34.6 m/s)荷載組合作用下,堆放的6層管片最大位移為豎向0.02 mm(方向向下),位移較小,滿足剛度要求;最大主拉應力為0.15 MPa,最大主壓應力為0.36 MPa,拉應力小于C50 抗拉強度設(shè)計值23.1 MPa,符合強度要求;最大反力為9.3 kN,最小反力為2.7 kN,未出現(xiàn)負反力,管片不會傾覆。
⑴4層管片立式堆放時,相對于單排管片,3排管片堆放時全部支點均為正值,不會出現(xiàn)傾覆失穩(wěn),因此在風力達到12級前至少應保持3排管片沿縱向堆放。
⑵6 層管片仰式堆放時,全部支點均為正值,未出現(xiàn)負反力,管片不會傾覆。
⑶管片立式存放時,宜按照水平分層存放,保證管片存放水平,盡量縮小管片間距。宜將外弧面作為迎風面,減少風阻,降低傾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