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碧波
我相信假如莊稼也有生命,它是不愿意生在城里的。其實莊稼也是有生命的,不過是不能像人類一樣開口說話罷了。
昨天吃過晚飯,我信步走向前面剛建的公園,周圍新建的高樓鱗次櫛比,在一群群高樓和一條條大路中間,一塊還未開發(fā)的田地里的莊稼生長得肆無忌憚,挺拔的玉米如同一群茂騰騰的漢子頂天立地,旁邊的芝麻猶如樸實無華的農家女子靜靜守候,幾處高粱和紅薯點綴其中,顯得十分孤獨,和遠處劃破天空直指蒼穹的腳手架一比較,顯得是那么的不相稱,是那么的卑微和渺??!
我不禁想起了鄉(xiāng)間的莊稼,那才是活出了精神的莊稼啊!且不說春天的蠶豆、小麥、油菜花開成一片,芳香濃烈撲鼻,不知名的小花野草也蓬蓬勃勃。到了夏天,村莊周圍的玉米更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抽天花,戴紅帽,鼓脹起小玉米棒子;芝麻搖曳著美麗的小喇叭;紅色的高粱在田間手舞足蹈;金黃的南瓜在菜地里昂首挺胸展示著自己的健康豐滿;碧綠的西瓜、甜瓜像一個個小淘氣鬼,躲藏進瓜田深處,臥著就不肯出來。一切都是那么勃勃生機!
我想如果莊稼也有生命,它會選擇在鄉(xiāng)里自由自在地生長,只有在鄉(xiāng)里,在真正的田間地頭,它的心才是踏實的,它才會安心生長,不用擔心明天是否失去了家園,不用害怕明天會不會迎來斬草除根的慘痛。但是它是不能選擇的,也是沒有選擇的。在城里,它的伙伴寥寥無幾,它似乎也失去了莊稼本來的神韻,很多時候,看起來無精打采,給人一種蔫蔫的感覺。在城市的夾縫里,它找不到自己的未來和出路,它的天地是在那遙遠的遼闊的鄉(xiāng)村,那才是它精神的領地和家園!
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小城周邊,甚至小城里邊,都還有不少殘存的空地,一溜溜不小的莊稼地、一個個安靜的小村莊,躺在城市的夾縫里。初春時節(jié)這些莊稼地簡直成了奢侈的大花園或者說大花地壇,油汪汪的金黃油菜花,粉白脫俗的小麥花,歡歌曼舞的蜜蜂蝴蝶,叫人有一種身處鬧市卻擁有田園樂趣的幸福感。然而今天似乎一切都成了歷史和回憶,小城在飛速發(fā)展,留給農人的空間已經(jīng)不多了。
我喜歡于周末的白天,或者平時的傍晚,去莊稼地邊散步,看揮舞鋤頭鐮刀或者荷擔的村婦野老在莊稼地里忙活,看蟲子鳥雀在莊稼地里歡歌生活;甚至去聞一聞莊稼成熟的味道,聞一聞泥土的味道。
這個時候,我覺得我是這些莊稼真誠的朋友,我理解它們的心聲,我能讀懂它們的悲苦和眼淚,我們的心靈是想通的。很多時候,人,也是這樣的一棵莊稼,雖然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無法安排自己的生命,卻依然不懼風雨,認真地活著,堅強地活著,在無人關注的角落,默默生存,開出淡淡的花,結出微不足道的果,靜靜走完自己作為莊稼本分的生命歷程,無怨也無悔!
于是我也像一位農人,走進莊稼地,坐在田埂上,輕輕地撫摸那一穗穗豐碩的玉米穗子,或者摘取一片芝麻花,吮一吮那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