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彩
按照《2018年禹州市基層農(nóng)技推廣改革與建設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禹州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繼續(xù)對紅薯葉面肥肥效進行試驗與校正,制定了《2018年紅薯葉面肥肥效方案》,并于2019年5月16日至10月22日完成了試驗任務。
一、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小區(qū)面積150 m2,不設重復。處理1:0水平(對照噴清水);處理2:磷酸二氫鉀100 g/667 m2;處理3:炭吸附聚谷氨酸250 mL/667 m2;處理4:炭吸附聚谷氨酸350 mL/667 m2;處理5:炭吸附聚谷氨酸250 mL/667 m2+磷酸二氫鉀100 g/667 m2。各處理均不施農(nóng)家肥,底肥為15-15-15硫酸鉀復合肥,用量45 kg/667 m2。
二、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材料
試驗安排在盛田農(nóng)業(yè)紅薯基地內(nèi),地貌類型為山崗,土類褐土,土種為砂姜黃土質(zhì)褐土,質(zhì)地亞砂土,土層50 cm剖面內(nèi)有石礫,碳酸鈣結核占剖面的40%。經(jīng)農(nóng)技中心化驗分析,土壤養(yǎng)分狀況為有機質(zhì)14.3 g/kg、有效氮0.89 mg/kg、有效磷9.2 mg/kg、速效鉀121 mg/kg、pH值8.3。試驗品種為當?shù)刂髟云贩N商薯19。
(二)試驗方法
2019年5月12日將底肥包心肥施入壟內(nèi),壟距80 cm,壟高25 cm;5月16日栽植,棵距35 cm;處理3、處理4、處理5于紅薯團棵期7月25日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磷酸二氫鉀于成熟期9月15日噴施;人工除草3次,全生育期不施農(nóng)藥、除草劑;9月2—6日澆水1次;10月29日收獲,并按方案要求進行觀察記載、測產(chǎn)、考種等工作。
三、試驗結果
(一)紅薯生育時態(tài)調(diào)查
由表1可知,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溶液對紅薯的地上部生長有促進作用,處理3、處理4、處理5比處理1團棵期縮短15 d、盛期延長20 d。
(二)生物學性狀影響
由表2可知,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的處理3、處理4、處理5,分枝數(shù)明顯高于處理1,差異顯著,其中處理4最大。主莖長度處理4為1.70 m。大中薯率處理5為72.5%,處理4為67.3%,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處理4、處理5的病株率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說明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和磷酸二氫鉀增強了紅薯的抗病性。
(三)對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產(chǎn)量表現(xiàn)最好的是處理5,每667 m2增產(chǎn)262.1 kg,增產(chǎn)率17.7%;其次是處理3,每667 m2增產(chǎn)143.0 kg,增產(chǎn)率9.7%。噴施葉面肥的處理都實現(xiàn)了增產(chǎn),以盛期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成熟期再噴施磷酸二氫鉀效果最好。處理4產(chǎn)量低于處理2,過量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產(chǎn)量增幅呈下降趨勢,適宜用量應為250 g/667 m2。
四、結論
噴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對紅薯地上部有促進作用,使團棵期縮短、盛期延長、分枝數(shù)增加;噴施磷酸二氫鉀對促進塊根生長有利,使產(chǎn)量增加、大中薯率提高,特別是二者結合施用效果最好。炭吸附聚谷氨酸的適宜用量應為250 g/667 m2,在團棵期施用效果好。在山崗紅薯種植區(qū),應推薦炭吸附聚谷氨酸與磷酸二氫鉀配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