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云
這個被疫情摁下暫停鍵的庚子鼠年的春天,最受煎熬的要數(shù)今年參加高考和中考的莘莘學子,本想臨陣磨槍,來個最后沖刺,踢好那臨門一腳,無奈被困家中,每天“渾渾噩噩”地對著電腦,時而清醒、時而糊涂,“囫圇吞棗”般接受著老師傳授的知識。半年來,真是愁煞了“家有中考女”的友人,每次見面,她都憂心忡忡地表現(xiàn)出各種擔憂,生怕女兒擠不進高中的大門。又是一年中考時,外面陰雨連綿,雨絲柔柔心兒惆悵,于是我又想起16歲那年的中考,我那可親而可敬的父親……
初三那年,是我人生的第一道坎,被父母寵溺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卻突然患了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白天課業(yè)負擔繁重,有做不完的習題、背不完的知識點,可到了夜里,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在神思恍惚中,我終于明白“丟魂失魄”是怎樣一種痛苦體驗。父親帶著我去醫(yī)院求診,可精神疾患又豈是藥物能夠療愈的?我每天將一大把藥丸吞進肚里,可夜里依然被失眠折騰得心力交瘁。那年,父親把他所有的工資都給我買了“人參蜂王漿”,只因醫(yī)生說,這是最沒有副作用的辦法。我在那種有父愛相伴的“精神煉獄”中苦苦掙扎,一點點地自救療愈。沒想到,在接下來的期中考試中,我的語文竟獲得高分,位居全班第二,排在第一的是班里的學霸,他一直蟬聯(lián)全校第一。
因學校離家較遠,當時我借宿在同學娟子家里。娟子的閱讀面極廣,而且聰穎過人,她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并不努力卻每次考試都成績驕人。每晚下了晚自習,在昏黃的路燈下,我們說笑著一路前行,她記憶力驚人,講起金庸《天龍八部》的精彩片段,常笑得我彎腰岔氣。兩個瘋丫頭在夜晚的街道上肆無忌憚地笑語言喧,一天的學習壓力都被拋到爪洼國了。有天深夜,我被她朦朧呢喃的夢話驚醒,她正在睡夢中與人“討論”一道代數(shù)題,只見她閉著眼睛,手指在空中劃拉著,嘴里不停地喊道:“你的肯定不對,我算了幾遍了,就是根號3,絕對不會是根號7……”望著她滑稽又可愛的神情,我不由得在心里笑嘆,難怪人家學習好,連睡夢中都在做題呢,光陰可是一點都不虛度??!
那年中考,當大家緊張地邁入考場,我卻提前將壓力釋放了,幾乎所有的家長在孩子臨考前都是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孩子一粗心丟了冤枉分。唯獨我父親啥也沒說,一大早起來就做了我最愛吃的羊肉包子,還給我煮了荷包蛋。其實父親懂得,平常心對待才是應對大考的最佳心態(tài),況且,學業(y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女兒的快樂與健康。那次,我從容不迫地做著每一張考卷,語文和英語的高分正好彌補了數(shù)理化的不足。
半個月后,成績公布了,我順利地考取了縣城最好的高中。那晚,父親燒了一桌的美味佳肴,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為我舉杯慶賀,那一刻,我卻淚水漣漣,這人生的第一道坎,終于讓我艱難地跨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