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里川
不久前,農民工大叔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留言,表達了來東莞17 年在此讀書12 年的幸福感和即將離去的萬般不舍,“無事可做了,選擇回鄉(xiāng)”。奇遇隨之而來:他“喜提”新工作,不必離東莞而去,于是辦回了東莞圖書館的讀者證??傊@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故事。
“留言改變前程”,也就被不少人解讀為“讀書改變命運”。這樣的結論不無浪漫,但可能并不是最接近事實的說法。圖書館留言故事?lián)糁辛巳藗儍刃淖钊彳浱?,“全網”都在牽掛他的漂泊,源于事件上了熱搜。圓滿結局亦由此而來。
讀書改變命運的,例子當然是有的。在我看來,這些例子,主要發(fā)生于從鄉(xiāng)村走出的人身上。對于這個群體來說,如果不讀書,而又要想走出深山與草野,大概率是去做農民工,出賣力氣。
洞察了這種狹窄而艱辛的謀生之道,敏銳而開明的鄉(xiāng)村家庭,就會把讀書視為最佳出路,并為之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而一個心有不甘的人,更會自我激勵。2009年,19 歲的農村女青年孫玲和朋友一起,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綠皮火車,成為工廠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名女工。多年之后,通過刻苦學習,她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程序員,進入EPAM Systems 公司,在紐約谷歌總部的辦公室里辦公。
和新聞人物相比,我和我小姨、我朋友的故事就顯得更“常規(guī)化”一點。
我的外公外婆住在山村里,育有多位子女,組合起來的是一個貧寒之家。這個村莊,多年來鮮少“考出去”的。我的小姨則是全家人或言全村人的希望,她成績優(yōu)異又勤奮有加,就連放牛也帶著書苦讀。但饒是如此,在20 世紀80 年代初,她也經歷了高考落榜。我至今依然記得她閉門不出的哭泣與羞憤。第二年,舉全家之力復讀之后,她如愿以償,進了院校,此后成了一名銀行職員,當上了農村人俗稱的“城里工人”。這在當年封閉的山村,是一個難以復制的、轟動性的事件。
我比小姨晚了十年左右直面高考之夢的破碎。和她不一樣的是,我放棄了復讀,不想因一筆不菲的復讀費壓垮我的農民家庭,而是選擇了讀閑書、寫作,繼而帶著文學夢從軍。我走了“帶筆從戎”之路。靠一支筆,我寫出了平生第一篇鉛字,寫出了四個三等功,寫進了媒體。
我們的故事或許更有“普適性”:在具有鄉(xiāng)村背景奮斗者的故事里,“當工人”、參軍、創(chuàng)業(yè)等,一直是常見的關鍵詞。
從無數尋常人的經歷中,亦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讀書大大拓寬了一個人的視野,改善了個體的精神生活,也為世俗生活帶來了轉機,例如人生出彩的渠道變得更寬——總體上,讀書參與了其人生坐標的改變。
十余年來,有一位來自安徽農村的無錫打工者堅持給我投來評論文章,即使中間我換過“東家”。我和他有過交流,他漸漸形成的淳樸而清新的文風源于他的農民背景和書卷氣。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他在文末注的身份由“打工者”變?yōu)橐恢髽I(yè)的總部宣傳科成員。農民工的烙印并沒有消失,但他在人生價值的開拓上變得更有激情。
有報道說,吳桂春受到了新單位領導的鼓勵:不要放棄讀書寫作的愛好,今后或將其轉到圖書室管理崗位上。這位年過五旬的農民工將來會不會如我的作者朋友那樣“進階”為企業(yè)“宣傳官”?這不好說。但讀書寫作一定能讓一個心懷夢想的人漸入佳境。求知帶來的“養(yǎng)分”:能力與信心,可以使得一個草根也能踮起腳尖,看到更高的層面,獲得更多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吳桂春已經成為每一位熱愛讀書、憧憬美好者的代言人:如果世間一定有改變命運的力量,那應該是一顆永不服輸、一直在路上奔波的心。
事實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人們的多元化選擇更為明顯,“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的“唯有”二字不再明顯。在優(yōu)勝劣汰加劇的前提下,讀書是一種必要的營養(yǎng)和能力儲備過程。通過讀書,進入更多陌生領域,獲得更多新奇體驗,完成種種角色轉換,本質上是對社會人才需求的一種呼應。而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悄然推動了個體發(fā)展與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