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果
繼續(xù)探尋“七個世界”,本期我們來到歐洲和大洋洲啦。歐洲大陸,雖然面貌已被人類文明完全改變,但這里依然生活著很多令人驚奇的野生動物;在從屬于大洋洲的獨立國家中,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澳大利亞逐漸成為這塊大陸的代名詞……
在挪威的多弗勒山脈,麝(shè)牛把這里作為了最后的避難所,它們曾是遍布整個北歐的動物。此時,一頭強壯的雄性麝牛正與前來挑戰(zhàn)它“權威”的入侵者展開對決,作為整個牛群的首領,所有牛犢的父親,在交配季節(jié)到來時,被迫面對各種挑戰(zhàn)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它還是成功了,保住了一家之主的地位。
歐洲獨特的氣候造就了一種非同尋常的自然奇觀。每年六月,在匈牙利的蒂薩河,當日照和水溫恰到好處時,一大群蜉蝣(fú yóu)便出現(xiàn)了。你很難相信,在集中產(chǎn)卵的時間里,會有大約1000萬只蜉蝣飛舞在水面上。
歐洲縱橫交錯的水道為野生動物們提供了避風港。在羅馬尼亞境內(nèi)的黑海海邊,有一處多瑙河三角洲,每年夏天,全球四分之三的白鵜鶘(tí hú)會長途跋涉飛抵這里,在捕魚環(huán)節(jié)扮演著蠻橫的“搶劫者”的角色。
人類很大程度地改變了歐洲的自然景觀,荒野消失給野生動物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現(xiàn)在,歐洲五分之一的動物正面臨滅絕危險。保護好為數(shù)不多的荒郊野地,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野外空間,才能讓生活在歐洲的珍貴的野生動物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澳大利亞這樣一座島嶼大陸,從恐龍時代便開始了分離漂移之旅,數(shù)千萬年來,它的隔絕變遷使得生存在這里的動物與眾不同。在澳大利亞的北部森林,生活于此的動物們個個武器傍身,大塊頭鶴鴕主宰森林,雄性鶴鴕承擔起育兒重任,獨自撫育幼鳥;小紅狐蝠和鱷魚比耐心、拼速度,生動詮釋了什么叫在危機四伏中經(jīng)歷驚心動魄。在比原始森林的海拔高出2000米的大分水嶺處,環(huán)境嚴酷,這里生活著頑強的有袋動物,比如東部灰大袋鼠和袋熊。澳大利亞的中心地帶是一片巨大的沙漠,廣闊無垠的程度令人難以想象,這里是爬行動物的天下,眼斑巨蜥、鬃獅蜥、藍舌蜥,還有棘蜥……
澳大利亞四面環(huán)水,大陸四周除了有美麗的珊瑚礁,還點綴著大大小小的島嶼,值得一提的是塔斯馬尼亞島。它是澳大利亞目前最大的島嶼,島上棲息著當?shù)靥赜械膭游铩?。袋獾現(xiàn)在屬于瀕危物種,全球數(shù)量少得可憐,可誰能想到它們曾經(jīng)遍布澳大利亞呢?如果再不加以保護,袋獾很有可能像這片大陸上以前最大的捕食者之一袋狼一樣,遭遇永遠從這個地球上消失的厄運。
澳大利亞哺乳動物消失的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地方。那些珍貴而獨特的野生動物適應了大自然帶來的變化,成為這里的幸存者,現(xiàn)在卻不得不面對人類的介入和影響。不夸張地說,在未來的數(shù)十年里,它們的命運是掌握在人類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