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真是平地一聲驚雷起,8月6日金融圈傳來了重磅消息:央行宣布,包商銀行在被銀行托管一年后,終于申請破產保護。
此事迅速登上熱搜,人們突然意識到,原來銀行也不那么保險,也會倒閉破產的。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包商銀行破產就像一記警鐘: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提到銀行就認為絕對安全,無論什么銀行都關系國家信用。這無疑是比較危險的一個事,現在銀行逐漸市場化,今后破產可能會成為常態(tài)。
不過,本次包商銀行的破產事件對于該銀行的普通老百姓影響不大,自然人的存款全額都兌付了,機構債權人受償率為90%。
8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回顧了包商銀行風險處置。
央行稱,根據前期包商銀行嚴重資不抵債的清產核資結果,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對原股東的股權和未予保障的債權進行依法清算。此外,有關部門正依法依規(guī)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
去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央行、銀保監(jiān)會聯合接管。一年多來,包商銀行風險處置工作有序推進,即將收官。8月6日,央行發(fā)布《報告》,其中設專欄回顧了包商銀行的風險處置過程。《報告》透露,根據前期包商銀行嚴重資不抵債的清產核資結果,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對原股東的股權和未予保障的債權進行依法清算。此外,有關部門正依法依規(guī)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
央行《報告》稱,接管當日,包商銀行的客戶約473.16萬戶,其中,個人客戶466.77萬戶,企業(yè)及同業(yè)機構客戶6.36萬戶。為最大程度保障廣大儲戶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wěn)定和社會穩(wěn)定,央行、銀保監(jiān)會經過深入研究論證,決定由存款保險基金和央行提供資金,先行對個人存款和絕大多數機構債權予以全額保障。同時,為嚴肅市場紀律,逐步打破剛性兌付,兼顧市場主體的可承受性,對大額機構債權提供了平均90%的保障。
報告稱:“總體來看,本次對個人和機構債權的保障程度是合適的,不僅高于2004年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時期的保障程度,與國際上同類型機構風險處置時的債權保障程度相比,也是比較高的水平?!?/p>
根據《報告》,2019年6月,為摸清包商銀行的家底,接管組以市場化方式聘請中介機構,逐筆核查包商銀行的對公、同業(yè)業(yè)務,深入開展資產負債清查、賬務清理、價值重估和資本核實,全面掌握了包商銀行的資產狀況、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清產核資的結果,一方面印證了包商銀行存在巨額的資不抵債缺口,接管時已出現嚴重的信用風險,若沒有公共資金的介入,理論上一般債權人的受償率將低于60%;另一方面,也為接管組后續(xù)推進包商銀行改革重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10月,包商銀行改革重組工作正式啟動。為確保包商銀行改革重組期間金融服務不中斷,借鑒國外金融風險處置的經驗和做法,并根據國內現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央行、銀保監(jiān)會最終決定采取新設銀行收購承接的方式推進改革重組。
同時,為保障包商銀行的流動性安全,接管以來,央行在接受足額優(yōu)質抵押品的前提下,向包商銀行提供了235億元額度的常備借貸便利流動性支持。
今年1月,接管組按照市場化原則,委托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遴選出徽商銀行,作為包商銀行內蒙古自治區(qū)外四家分行的并購方,并確定了新設銀行即蒙商銀行股東的認購份額和入股價格。
4月30日,蒙商銀行正式成立并開業(yè)。同日,包商銀行接管組發(fā)布《關于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轉讓相關業(yè)務、資產及負債的公告》,包商銀行將相關業(yè)務、資產及負債分別轉讓至蒙商銀行和徽商銀行。存款保險基金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第十八條,向蒙商銀行、徽商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并分擔原包商銀行的資產減值損失,促成蒙商銀行、徽商銀行順利收購承接相關業(yè)務并平穩(wěn)運行。
包商銀行信用風險事件可以追溯到2015年12月。據披露,當時包商銀行向市場公開發(fā)行65億元、期限 10年的二級資本債,由主承銷商中信證券、發(fā)行人律師北京天馳洪范律師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包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0%,撥備覆蓋率168.86%,資本充足率10.82%”,“所有者權益243億元” 。
然而僅僅一年半以后,“明天系”案件專案組介入后,發(fā)現自2005年以來大股東占款竟累計高達1500億元,每年利息甚至多達百億元,長期無法還本付息,資不抵債情況嚴重。
包商銀行于1998年12月28日在包頭市成立,前身是包頭市商業(yè)銀行。1995年,國務院決定撤并全國數千家城市信用社,吸收地方財政、企業(yè)入股,組建城商行。趁著各地城市信用社掀起第一波改制設立城商行的熱潮,“明天系”入股了包商銀行,并成為包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懊魈煜怠蓖ㄟ^成立不同公司持股,占股比例一度高達89%。
“明天系”在資本市場四處出擊,不斷收購上市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民營企業(yè),哪來這么多現金?
“明天系”就想了一個辦法,成立了空殼公司,利用這些空殼公司從包商銀行貸款。
從2005年到2019年,在這長達14年的時間里,“明天系”把包商銀行當成了提款機,成立了209家空殼公司,以347筆貸款的方式,從包商銀行套了1560億元出來。
這1560億元貸款全部成了不良貸款,每年光利息就高達百億。
到2019年包商銀行被接管之前,它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出現了巨大的內險敞口。當時“明天系”和包商銀行正在自救,通過一切辦法避免擠兌,金融風險一觸即發(fā)。
幸虧人民銀行和銀監(jiān)會及時接管,央行向包商銀行提供了235億元流動性,避免了引發(fā)更大的系統(tǒng)性風險。
包商銀行是國內破產的第二家銀行,此前的1998年被人民銀行最終宣布關閉海南發(fā)展銀行,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破產倒閉的銀行。
現在銀行逐漸市場化,今后破產可能會成為常態(tài)。大家主要關心的就是未來銀行破產后,我們的存款和理財是否有保障?
先看儲蓄類存款。根據我國《存款保險條例》,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也就是說,你在任何一家銀行存款本息小于等于50萬元,那么即使未來這家銀行破產,你仍然可以全額拿回自己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你的存款本息超過50萬元,那么超過的部分需要從清算財產中受償,至于最后能給你償付多少,就要看具體的清算情況了,這個超出的部分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在任何一家銀行的存款盡量不要超過50萬,存款也需要分散風險,這樣你就不用擔心銀行未來的經營風險了。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于緊張,銀行破產在咱們國家仍然是極少數的情況,畢竟咱們國家時隔22年后才出現第二家具備影響力的銀行破產事件。為什么說具備影響力的第二家呢?因為其實還有幾家小型的信用社出現過破產,但屬于鄉(xiāng)鎮(zhèn)地方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所以不在我們的關注范圍之內。
接下來,我們看看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受保障嗎?答案是不受保障。你想想,銀行如果破產,賠付儲蓄類存款就夠它喝一壺了,都破產了,哪兒還有錢賠付你的理財產品呢?況且銀行在賠付完50萬以內的存款后,倘若清算后還能有點兒資產,那也得緊著50萬以上的超額部分存款進行適當賠付,因為存款就是存款,性質不一樣。至于理財產品肯定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債主”了。另外,關于理財產品,銀行本來也沒有義務對你進行賠付,所以理財產品基本是沒戲的,本就是風險自擔。
我們再看一下,如果你從銀行購買了公募基金呢?因為目前銀行都是代賣的基金公司的基金,銀行只是一個“大銷售”而已,真正的生產廠家是基金公司。所以銀行倒閉也不會影響你的基金產品,基金該怎么運作還是怎么運作。無論銀行破產與否,你的錢始終在基金賬戶里,所以不用擔心。
最后,很多朋友可能會問到公募基金公司要是倒閉了呢?首先,目前咱們國家還沒出現過基金公司倒閉的情況,原因很簡單,無論基金盈利還是虧損,人家照常收取管理費等各種費用,也就是說人家基本是“躺賺”。舉個例子,規(guī)模為100億的股票型基金靠管理費等費用,基金公司就可以收入小2億,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大點兒的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規(guī)模動輒上千億,頭部基金公司更是三五千億的規(guī)模,你說人家每年幾乎沒有任何風險,就將幾十億納入囊中,它干嘛要倒閉?當然,退一萬步講,即使基金公司真的倒閉了,那你的錢頂多也就是轉到其他基金公司接管,最差也就是清盤贖回,所以基金公司即使倒閉,錢還是你的。
中國第一家破產清算的銀行,還得從海南房地產泡沫說起。
1988年,海南成立經濟特區(qū),讓原本不到20萬人的??诔蔀槿珖嗣裉越鸬氖サ?。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要堅定不移地發(fā)展市場經濟。緊接著,中央又提出加快住房市場化改革步伐。
一時間,海南冒出了4萬家房地產開發(fā)商。當時,全國都在流傳“要發(fā)財,到海南;要發(fā)財,炒樓花”的口號。
海南的房價扶搖直上,1988年還只有1350元每平米,1993年就暴漲到了7500元。
房地產火爆,海南的銀行也非常之多,他們大量的給房地產開發(fā)商貸款,給購房者提供貸款。
海南房價飛漲,引起了中央的擔憂。1993年6月23日,成了海南房地產市場最黑暗的一天,當時朱總理發(fā)表講話,停止房地產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
海南房地產的虛火戛然而止,海南的房價開始跳水,很多房地產開發(fā)商和個人破產。
那些給開發(fā)商和購房者放貸的信用社,放出去的錢全部成了壞賬,手上收回一堆跌跌不休的房子和爛尾樓。
信用社資不抵債,入不敷出。為了吸收存款,信用社出很高的利息攬儲。通過高息的新存款,來償還到期的存款,開始了借新還舊。
為了解決這些信用社的困境,1995年,海南政府成立了海南發(fā)展銀行。并于1997年12月,28家資不抵債的信用社并入海南發(fā)展銀行。
同時,中央撥付了34億元的救助金。合并之后的海南發(fā)展銀行,存款余額有40億,債務50億,員工數量暴增幾倍達到了3000人。
最關鍵的是,合并進來的那些信用社,全部成了只有待處置的爛尾樓和房產的空殼公司,把海南發(fā)展銀行拖入了深淵。
在存款準備金和34億救助金耗盡之后,1998年春節(jié)前后,市民們開始在海南發(fā)展銀行的營業(yè)網點排隊取錢。
當時,凡是有海南發(fā)展銀行的地方,都排了長長的隊伍。海南發(fā)展銀行的正常經營瞬間癱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疲于應對擠兌的市民。
海南發(fā)展銀行開始限制取款人每次取款的金額、每周取款的次數,后來又開始要求預約取款。儲戶們能提出來的錢越來越少,越發(fā)加劇了恐慌。
為了吸收新的存款,海南發(fā)展銀行甚至開出了18%的年息,但沒有人再信任它。
1998年6月20日,人民銀行最終宣布關閉海南發(fā)展銀行,使之成為了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破產倒閉的銀行。
由此,海南發(fā)展銀行進入了漫長的破產清算程序,個人的存款轉存工商銀行,基本上沒有太大損失。但是公司在海南發(fā)展銀行的存款是最后清算的,到現在也沒有拿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