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向宇 吳云川
一、概述
高脂血癥,主要是指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是指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致使血液中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等升高的病癥。臨床診斷以血清膽固醇水平增高,或甘油三酯水平增高,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等理化檢查結果為主要參考依據;結合眩暈、胸悶等臨床癥狀綜合判斷。高脂血癥是造成動脈硬化的最危險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又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梗死、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視高脂血癥患者的日常保健,糾正脂質代謝障礙,降低和控制血脂水平,對于重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中醫(yī)認為,高脂血癥是由于過食肥甘厚味或過度飲酒,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正常地運化水谷和代謝水濕,導致人體內津液輸布發(fā)生障礙,水液不化,濕濁內生,而致膏脂等物質的轉輸、利用、排泄失常所引起。痰濕之邪具有重濁黏滯的特性,脂濁滯留血中,流于脈道則影響血行,使血脂升高形成高脂血癥為患。
二、高血脂癥的中醫(yī)辨證分型
本病屬本虛標實,涉及到肝、脾、腎三臟。本病治療以健脾助運為主導,輔以理氣化濕、行氣化痰、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為原則。具體分型如下:
(一)濕熱蘊結證:頭暈,口干口苦,肥胖,疲乏,煩熱,便干尿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干預原則:清熱利濕,化脂泄?jié)帷?/p>
(二)痰濕內阻證:胸脘滿悶,胃納呆滯,頭暈身重,大便不暢,舌苔白膩,脈濡滑。
干預原則:化痰消脂,祛濕醒脾。
(三)痰瘀結滯證:頭暈身重,胸脅脹悶,肢體麻木,口干納呆,大便不爽,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滑或細澀。
干預原則:化痰消脂,活血行瘀。
(四)脾虛濕盛證:倦怠乏力,腹脹納呆,頭暈身重,大便溏薄,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濡緩。
干預原則:益氣健脾,利濕消脂。
(五)肝腎陰虛證:腰膝酸軟,口燥咽干,頭暈耳鳴,右脅隱痛,手足心熱,舌質紅,少苔,脈弦細。
干預原則:滋補肝腎,養(yǎng)陰消脂。
(六)脾腎陽虛證: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脘痞腹脹,夜尿頻多,大便不實,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干預原則:溫補脾腎,化痰消脂。
三、高脂血癥患者的自我導引及推拿處方
(一)健身氣功功法動作
建議先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一套健身氣功功法練習,如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每日2~3遍。
1.濕熱蘊結證
(1)熊晃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提髖帶動左腿,向左前方落步,左肩前靠,屈右腿,后坐,左肩回收,右臂稍向前擺;重心前移,左腿屈曲,右腿伸直,左手臂再向前靠,上下肢動作要配合協(xié)調;換右式,提右髖,向右前落步,右肩前靠;屈左腿,后坐,右肩回收,左臂稍向前擺;重心前移,右腿屈曲,左腿伸直,右手臂再向前靠。本勢動作一左一右為1遍,共3遍。
(2)呼字訣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膝緩緩伸直;同時,兩掌緩緩向肚臍方向合攏,至肚臍前約10厘米;微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外展開至兩掌心間距與掌心至肚臍距離相等,兩臂成圓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視前下方;兩膝緩緩伸直,同時,兩掌緩緩向肚臍方向合攏。重復5遍。本式共吐“呼”字音6遍?!昂簟币鬶ū,,為喉音,發(fā)聲吐氣時,舌兩側上卷,口唇撮圓,氣從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間氣流,經撮圓的口唇呼出體外。
(3)嘻字訣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掌掌背相對合于小腹前,掌心向外,指尖向下,目視兩掌;兩膝緩緩伸直,同時,提肘帶手,經體前上提至胸;隨后,兩手繼續(xù)上提至面前,分掌、外開、上舉,兩臂成弧形,掌心斜向上,目視前上方;屈肘,兩手經面部前回收至胸前,約與肩同高,指尖相對,掌心向下,目視前下方;然后微屈膝下蹲,同時兩掌緩緩下按至肚臍前,目視前下方;兩掌順勢外開至髖旁約15厘米,掌心向外,指尖向下,目視前下方。從上動兩掌下按開始配合口吐“嘻”字音,重復5遍,口吐“嘻”字音6次?!拔弊忠魓ī,為牙音,發(fā)聲吐氣時,舌尖輕抵下齒,嘴角略后引并上翹,槽牙上下輕輕咬合,呼氣時使氣從槽牙邊的空隙中經過呼出體外。
2.痰濕內阻證
(1)兩手托天理三焦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落手,掌心朝上,兩手十指交叉,插掌托于小腹前;隨吸氣,緩緩曲肘沿任脈上拖,當兩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時,翻掌上拖于頭頂,雙臂伸直,仰頭目視手背,稍停片刻;隨呼氣,松開交叉的雙手,自體側向下劃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復如起勢。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復,共做6次。
(2)調理脾胃須單舉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
左勢:兩腿徐緩挺膝伸直;同時,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經前面,隨之臂內上舉之頭上方,肘關節(jié)微屈,力達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時,右掌微上托,隨之臂內旋下按至右髖旁,肘關節(jié)微屈,力達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動作略停;目視前方。松腰沉髖,身體重心緩緩下降;兩腿膝關節(jié)微屈;同時,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經面前下落與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與腹前,兩掌指尖相對,相距約10厘米,掌心向上;目視前方。
右勢:與左勢相同,唯左右相反。
本勢一左一右為1遍,共做3遍。
(3)三盤落地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手向左右平伸,肩肘腕相平,成“一”字形,掌心向下,同時左足向左跨一大步,兩腳的距離大約二尺五寸(人高矮不同,可略大或略小些)。
兩膝彎曲慢慢下蹲成騎馬襠勢,含胸拔背,至大腿與小腿成90°為標準。兩腿下蹲的同時,兩陰掌亦緩緩下按,按壓至與膝相平為止。動作緩慢,穩(wěn)穩(wěn)用力,舌抵上腭,兩眼睜大;隨后將下按之掌翻轉為陽掌,如托重物之狀,隨兩腿的慢慢伸直一起上升,與胸相平為止。以上動作反復操作6次。以鼻吸口呼法,姿勢下按時呼氣,上升時吸氣,氣沉于丹田。意念集中于兩手掌,像托拿重物。
3.痰瘀結滯證
(1)左右開弓似射雕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
左勢:左足向左橫跨一大步,比肩略寬,雙腿屈膝下蹲成馬步站樁,兩膝做內扣勁,兩足作下蹬勁,臀髖呈下坐勁,如騎馬背上;兩手空握拳,屈肘放于兩側髖部,距髖約一拳許;隨吸氣,兩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彎曲為弓手,向左拉至極點,開弓如滿月,同時,右手向右伸出為“箭手”,手指作劍訣,順勢轉頭向右,通過劍指凝視遠方,意如弓箭伺機待發(fā),稍停片刻,默數三息;隨呼氣將兩腿伸直,順勢將兩手向下劃弧,收回于腹前,再向上向兩側劃弧緩緩下落兩髖外側,同時收回左腿,還原為站式。
右勢:與左勢相同,唯左右相反。
本勢一左一右為1遍,左右交替共6遍。
(2)五勞七傷往后瞧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肩下沉,兩臂伸直,掌心朝后,指尖朝斜下伸出,目視前方;上動不停,兩臂外旋,上擺至體側約45°,掌心朝斜后上方;同時,頭向左后方轉動,展肩擴胸;動作略停,保持抻拉,目視左斜后方;松腰沉髖,身體重心緩緩下降,兩腿膝關節(jié)彎曲;同時,頭轉正,兩臂內旋,屈肘,兩掌按于胯旁,掌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視前方。
右勢動作同左勢,唯左右相反。
本勢一左一右為1遍,共做3遍。
(3)鳧浴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
左勢:左腳向左橫跨半步,右腳隨之并攏,兩腿屈膝半蹲;同時,兩掌由右向左擺至體側后方,與身體約成45°夾角;髖關節(jié)向右側頂出,目視右前方;以腰帶動手臂由左向右擺動,掌心相對,目視斜后方;兩臂向上轉動,舉于頭頂上方,身體直立,目視前上方;兩掌經體前自然下落,掌心向下,兩掌垂落于身體兩側,目視前方。
右勢動作同左勢,唯方向相反。
兩臂下落時,意念從面部(承泣穴)經腹側(天樞穴)、脛骨外側(足三里穴)到腳趾端(厲兌穴)。
4.脾虛濕盛證
(1)調理脾胃須單舉(同前)
(2)熊運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手呈熊掌,置于腹下,上體前腑,身體順時針劃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重復3遍;再逆時針劃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重復3遍。熊戲的手形是熊掌,手指彎曲,大拇指壓在食指中指的指節(jié)上,虎口撐圓。運動過程中要體會腰腹部的壓緊和放松。
(3)呼字訣(同前)
5.肝腎陰虛證
(1)搖頭擺尾去心火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左足向左橫開一步成馬步,兩手按于膝上部,手指向內,臂肘作外撐勁。呼氣,以意領氣由下丹田至足心;重心右移,右腿屈曲,左腿伸直;同時上身前俯,目視左足尖;吸氣,同時腰為軸,將軀干搖轉至左前方,頭與左膝呈一垂線,臀部向右下方作撐勁,目視右足尖,右臂繃直,左臂彎曲,以助腰擺。稍停片刻即呼氣,頭尾同時回到中立位;隨后向右側搖轉,唯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搖擺一次為1遍,共做3遍。
(2)兩手攀足固腎腰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直膝起身,兩臂前伸,上舉至頭頂;轉掌心相對,內合下按至與胸前;上動不停,兩臂外旋,兩掌心朝上,掌指內旋,經腋下向后反插;上動不停,兩掌心貼背,沿脊柱兩側向下摩運至臀部;同時上體前俯,兩手順勢沿膀胱經下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目視下方,意守涌泉穴;稍停后,隨吸氣,緩緩直腰,雙手順勢起于頭頂之上,兩臂伸直,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如此反復做6遍。
6.脾腎陽虛證
(1)鹿奔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
左勢:左腳向前邁步,兩臂前伸,收腹拱背,重心前移;(注意腕部動作,兩手握空拳向前劃弧,最后屈腕。)重心后坐時手變鹿角,內旋前伸,手背相對,含胸低頭,使肩背部形成橫弓。同時尾閭前扣,收腹,腰背部開成豎弓;重心前移,成弓步;兩手下落,收左腳。
換右勢,注意小換步(換右腳,在五禽戲的左右式動作中,只有鹿奔才有個小步)。收左腳,腳掌著地時右腳跟提起,向前邁步,重心后坐再前移同左勢。
一左一右為1遍,共做3遍。
(2)打躬勢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臂展直,自身側高舉過頭,仰面觀天,頭頸正直,屈肘兩手抱后腦,掌心掩耳,兩肘張開,與肩平行;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以兩手食指彈撥中指擊打枕部(風池穴附近)7次(即鳴天鼓),目視前下方;身體前俯由頭經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節(jié)緩緩牽引前屈,兩腿伸直;目視腳尖,停留片刻;而后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頸椎、頭,由下向上依次緩緩逐節(jié)伸直后成直立;同時兩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目視前下方;重復以上動作3遍,逐漸加大身體前屈幅度,并稍停。第一遍前屈小于90°,第二遍前屈約90°,第三遍前屈大于90°。年老體弱或脊柱活動不利者可量力而行。
(3)溫煦臍輪
預備勢站立,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掌心朝內,捧于腹前,身體中正,目視前方。兩掌疊于肚臍處,左掌在里,兩眼垂瞼,意守肚臍五十息;兩眼睜開,兩掌作順時針摩腹3周,接著逆時針摩腹3周,目視前下方。練習中應意想臍輪有溫熱感,用意要輕,采用順腹式呼吸法。
(二)自我推拿法
1.揉中脘:一手大魚際或指腹緊貼中脘穴(腹部正中),柔和用力,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持續(xù)約2~5分鐘。
2.揉腹:一手掌心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動作較快,用力柔和,持續(xù)約2~5分鐘。
3.擦小腹:以兩手小魚際緊貼小腹旁(天樞穴上下),作上下往返擦動,以透熱為度。
4.擦肋:以兩手小魚際緊貼雙側肋部,快速有力地作前后往返擦動,以透熱為度。
5.隨癥加減:
頭目昏沉、經常失眠者加揉百會、四神聰、印堂、太陽穴各1分鐘;舌苔厚膩、痰多黏稠者加揉雙側陰陵泉、豐隆穴各2分鐘;年老腎虛或腰膝酸軟、煩熱重者加揉三陰交、涌泉各2分鐘,以雙手第一掌指關節(jié)抵住雙側腎俞穴按揉2分鐘;便秘、腹瀉者加揉雙側天樞穴3分鐘。便秘者加順時針摩腹3分鐘,腹瀉者加逆時針摩腹3分鐘。
四、高脂血癥患者的藥食養(yǎng)生方法
(一)膳食原則
飲食控制都是高脂血癥最基本的干預原則。按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頒布的《中國膳食指南標準》,高脂血癥的飲食原則是:“四低一高”,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維。具體來講,每人每天的熱量攝入應控制在294卡/公斤體重;食鹽的攝入應控制在每人每天少于8g;嚴格控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每人每天不宜超過300mg。宜食用奶類、魚類、豆類、瘦肉、海產品、蔬菜、水果等。烹飪方法宜用蒸、煮、燴、汆、熬、燉等,不宜用煎、炸、烤、熏等。
(二)食療養(yǎng)生方
1.復方木耳紅棗湯:黑木耳20g,山楂10g,丹參10g,赤芍10g,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個月。
2.山楂菖蒲茶:山楂(干)10g,石菖蒲5g,綠茶2g,將三者同放杯中,開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