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剛,才巨鋒,秦彩云,劉鑫榮,高 芳,韓 姣,陶 晶
(吉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3)
花楸屬(SorbusL.)植物全世界共有250多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qū),亞洲、歐洲、北美洲均有分布,在我國自然分布55個種和10個變種[1]。俄羅斯花楸分布廣泛,研究保存與培育的歷史悠久。近年來,花楸作為園林綠化樹種,日益受到歡迎,同時其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既可以作為保健品,也可入藥。由于花楸各品種間性狀和適應性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關于花楸品種的培育、引進和保存成為急需開展的研究內容。
試驗地點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屬季風區(qū)中溫帶半濕潤地區(qū),無霜期140~155 d,年平均氣溫4.7 ℃,年≥10 ℃活動積溫2 880 ℃,年平均降水量577 mm。
試驗材料為引進的24個花楸品種無性系穗條(見表1),來源于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中心植物園。當地海拔125~147 m,年平均氣溫0.2 ℃,最高氣溫37.3 ℃,最低氣溫-51.1 ℃,年平均降水量425 mm,平均風速2.8 m·s-1,年平均空氣濕度75%,年日照時數2 077 h。
2.2.1嫁接
接穗采集于2018年11月30日,冰箱雪藏,砧木為歐洲花楸2年生苗木,采用插皮接方法,嫁接時間2019年4月26日,嫁接后30 d,每個品種調查20株,測定成活率,秋季停止生長后調查當年嫁接新枝長度。
2.2.2組織培養(yǎng)
選取2018年11月30日采集的6個花楸品種枝條(見表3),水培10 d后,截取萌發(fā)后側芽作為外植體。采用WPM培養(yǎng)基為基本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添加6-BA(0.2 mg·L-1、0.4 mg·L-1、0.8 mg·L-1)、NAA(0 mg·L-1、0.05 mg·L-1)。培養(yǎng)基內添加蔗糖20 g·L-1,瓊脂5.5 g·L-1,培養(yǎng)基滅菌前將pH調節(jié)至5.70~5.75[2]。每瓶接種4個外植體,每處理10個瓶,接種后觀察生長狀況,45 d后統(tǒng)計試驗結果。
2.2.3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方法
試驗數據用SPSS、Excel2010進行統(tǒng)計,根據所得數據計算平均值、方差、增殖率等。
嫁接后15~20 d,80 %嫁接品種均已萌發(fā),30 d所有嫁接品種均萌發(fā)。調查嫁接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各品種嫁接成活率差異較大,除去品種自身和砧木親和力存在一定差別外,穗條質量對嫁接成活率影響也較大。另外,因2018—2019年冬季試驗區(qū)降雪極少,有部分砧木春季后續(xù)死亡,導致嫁接成活率下降。從嫁接成活植株當年嫁接枝生長量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上來看(表2),24個品種生長量存在顯著差異,此項指標初步反映了各品種的生長特點。S.sibirica/ИТПМ-1和S.erotina嫁接當年生長量較大,Sorbus/ГРАНАТНАЯ和S.rufoferruginea嫁接成活率較高,其中,Sorbus/ГРАНАТНАЯ和Sorbus/ВЕФЕ在嫁接成活率和生長量方面綜合表現較為突出。
表1 引進花楸品種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新枝生長量對比表
表1(續(xù))
表2 24個花楸品種新枝生長量顯著性比較
利用組織培養(yǎng)保存繁殖的6個花楸品種,在6種激素組合的培養(yǎng)基中,表現出不同的增殖倍數(見表3)。其中,Sorbus/БУРКА、Sorbus/ГРАНАТНАЯ、Sorbus/ВЕФЕ較為適合的增殖培養(yǎng)基為WPM+6-BA0.4mg·L-1+NAA0.05mg·L-1,Sorbus/АНАЯКРУПНАЯ、S.aucuparia/БУСИНКА、Sorbus/Титан較為適合的增殖培養(yǎng)基為WPM+6-BA0.2mg·L-1+NAA0.05mg·L-1,增殖倍數均在4倍以上。其中,Sorbus/ГРАНАТНАЯ的增殖倍數達到了6.10倍。
表3 不同激素組合對增殖培養(yǎng)的影響
從新西伯利亞中心植物園引進的24個花楸品種為當地培育的性狀表現優(yōu)良的品種,引入后通過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無性繁殖手段進行保存,嫁接苗秋季頂芽均正常封頂,由于觀測樣本僅為當年嫁接苗木,其物候觀測和生長量調查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該品種的生長特性,在栽種地的生態(tài)適應性還需要長期觀測。無性系的常規(guī)保存和繁育手段包括嫁接、扦插、組織培養(yǎng)等,本試驗可以初步認定,引進的花楸品種可采用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保存和繁殖,為今后適宜本地栽培的花楸品種篩選和繁殖提供基礎和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