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慎棟
(汾西礦業(yè)集團曙光煤礦, 山西 孝義 032300)
沿空留巷技術利用已有巷道作為下階段采面回采巷道,可顯著降低礦井巷道掘進工程量、降低巷道掘進支護等生產成本,緩解礦井采掘接替緊張局面。隨著沿空留巷技術的不斷完善,高強錨桿、錨索的應用,為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提供了有效支撐[1-6]。以山西某礦3609 綜放工作面為背景,對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進行探討,從而形成針對礦井實際條件的圍巖控制技術。
某礦3605 綜放工作面設計開采長度為980 m、斜長155 m,開采的6 號煤層埋深平均550 m,厚度平均5.3 m,采放比為1:1,開采3 盤區(qū)內煤層結構簡單,煤層傾角10~14°。采面北側為已經回采完畢的3603 綜放工作面、南側為3607 綜放工作面實體煤(未回采),東側為保護煤柱。
礦井以往開采采用留設35 m 煤柱方式護巷,不僅需要掘進大量的巷道而且開采過程中采掘接替十分緊張,礦井時常面臨無面可采局面。為緩解采掘接替緊張局面,決定將3605 運輸巷保留下來作為臨近3607 綜放工作面回風巷。
3605 運輸巷(巷高×寬=2.8 m×4.5 m),采用錨網索聯(lián)合支護方式。頂板采用高強預應力錨桿+鋼帶+金屬網+錨索支護;巷幫采用高強預應力錨桿+鋼帶+金屬網方式。
采面回采后采空區(qū)頂板巖層垮落,為了避免冒落矸石進入到3605 運輸巷內,需要進行擋矸防護,具體采用的擋矸防護措施為金屬網+塑料網+擋矸支柱+風筒布+錨索支,具體見圖1。
圖1 運輸巷擋矸支柱結構示意圖(單位:mm)
2.1.1 金屬網
采用的網孔規(guī)格為70 mm×70 mm 金屬網緊貼巷道頂板鋪設,與巷道頂板布置的金屬網片搭接(搭接寬度在140 mm 以上)搭接每隔140 mm 用14 號鐵絲綁扎牢固,所有的連接點均呈Z 型方式。
2.1.2 塑料網
將規(guī)格為3 000 mm×1 500 mm 的塑料網緊貼巷幫最外側布置,在頂板位置向巷道內有200 mm 外露距離,并采用尼龍繩與頂板金屬網搭接緊密;兩個臨近的塑料網間也采用尼龍繩扣緊。
2.1.3 風筒布
將風筒布布置在塑料網內側且在頂板處向巷道內側外漏200 mm 處,每間隔300 mm 用鐵絲將風筒布與頂板金屬網綁扎牢固,使鋪設的風筒布與頂、底板接觸密實,從而降低后續(xù)采面通風時的漏風量。
2.1.4 擋矸支柱
用11 號工字鋼作為擋矸支柱(長2 300 mm),每個支柱由兩根工字鋼組成,并用U 型限位塊連接兩根上下工字鋼。上部的工字鋼布置在巷道內側(限位塊面向采空區(qū)布置),工字鋼頂部沿著切縫線布置;下部工字鋼在外側且深入到底板中深度在500 mm以上。2 根臨近的檔桿支柱采用連接板連接,布置的擋矸支護間距為400 mm。
2.1.5 錨索
在擋矸支護中下部位置由于受到側向巖石作用力,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彎曲變形量,為了降低擋矸支柱變形量并使得支柱與采空區(qū)矸石成為一個整體,增加布置錨索控制擋矸支柱。采用的錨索規(guī)格為Φ18.9 mm×4 300 mm,每隔2 m 布置一根錨索(俯角45°),錨索錨固端深入到底板0.5 m 以上。采用長度2 700 mm 工字鋼作為錨索托盤,每根托盤固定6根擋矸支柱。具體巷幫布置的錨索見圖2[7]。
圖2 巷幫錨索布置示意圖(單位:mm)
超前切頂卸壓從3605 運輸巷起始留巷端開始至留巷端結束為止,從里向外依次進行切頂卸壓,從而降低3605 采空區(qū)上覆巖層垮落對運輸巷留巷段造成的影響,降低圍巖變形量。
當對運輸巷進行切頂卸壓后對運輸巷進行補強加固,具體的補強加固范圍與切頂卸壓范圍一致,頂板、采空區(qū)幫補強分別采用錨索帶、錨索梁方式。先在擋矸支柱向采空區(qū)底板方向按照30°~45°俯角施工2 根錨索(規(guī)格Φ18.9 mm×7 500 mm),錨索排距為1 600 mm,外漏鎖具150~250 mm,每個錨索采用4 卷MSCK2360 錨固劑錨固,確保給錨索預先施加的張緊力在150 kN 以上。
待在采空區(qū)后方0~50 m 范圍內采用以π 型梁+單體支柱構成的邁步式臨時支護措施,沿著巷道走向方向布置抬棚,從而避免留巷巷道底板底鼓,發(fā)現(xiàn)支柱出現(xiàn)彎曲、支柱以及卸壓柱等情況時及時進行修整。
在臨時支護段采用一梁五柱支護方式,其中靠近采空區(qū)的第1 根單體支柱與擋矸支柱間距離為300 mm;第2、3、4、5 根支柱與檔矸支柱間間距依次為600 mm、1 500 mm、2 500 mm、3 800 mm,具體滯后段臨時支護設計見圖3。
在3605 綜放工作面運輸巷內采用以切頂卸壓、巷道頂板補強加固、采空區(qū)幫擋矸支護以及滯后段臨時支護為核心的沿空留巷圍巖控制技術。
圖3 滯后段臨時支護示意圖(單位:mm)
在3605 綜放工作面運輸巷采用圍巖控制措施后,圍巖變形量在安全范圍內。通過采用沿空留巷技術實現(xiàn)無煤柱開采,緩解采掘接替緊張局面的同時提升了煤炭開采率,為后續(xù)的瓦斯治理、防治水、地質勘探等工作開展贏取了時間。采用沿空留巷后雖然需要對運輸巷進行修整,但是整體工程量遠小于新掘巷道。
通過在3605 運輸巷沿空留巷段圍巖變形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在留巷后25 d 左右時圍巖變形趨于穩(wěn)定,變形以底鼓為主,最大底鼓量為125 mm,采空區(qū)幫以及煤體幫變形均小于80 mm??傮w來說,在3605 運輸巷采用的圍巖控制技術可以滿足巷道后續(xù)使用需要。
1)沿空留巷可顯著降低巷道掘進工程量,提高煤炭開采效率。3605 綜放工作面運輸巷采用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方式,為了實現(xiàn)對沿空留巷巷道圍巖控制,提出采用以在采空區(qū)幫施工擋矸支柱、巷道頂板補強加固、采面后方臨時支護為核心的圍巖控制措施。
2)在3605 運輸巷采用圍巖控制措施后,圍巖變形量在安全范圍內,巷道變形以底鼓為主最大變形量為125 mm,巷幫、頂板變形量均在80 mm 以內。在巷道后續(xù)使用過程中僅需要進行局部修整即可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