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鎮(zhèn)沅的苦聰人村寨,定居定耕的生活寧靜美好。拍攝于2010年5月。
② 苦聰老人,堅毅、快樂。拍攝于2009年11月。
③俯瞰新平縣平掌鄉(xiāng)庫獨木村大寨小組直過民族搬遷點。拍攝于2018年3月21日。
拉祜族苦聰人,是云南少數民族中,比較傳奇的一支。在過去的70多年中,他們從深山走出,生活面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56年夏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工作隊在地處中越邊界的金平縣的原始森林里發(fā)現了苦聰人的蹤跡。
從60年代開始,在政府的幫助下,經過艱苦細致的工作,苦聰人逐漸走出山林,告別打獵生活,實行定居定耕。
1987年8月9日,苦聰人被正式認定為拉祜族支系。
① 剛剛搬進安居房不久的苦聰人。拍攝于2018年1月。
② 新平縣哀牢山深處水塘鎮(zhèn)波村的苦聰人的火塘,自來水已經接入家里,但生活還比較貧困。拍攝于2010年6月12日。
③宴席上,婦女們負責做飯。在新的家園,大家還像過去一樣互相幫忙。拍攝于2018年1月14日。
苦聰約4萬人,其分布范圍,除了最早引起外界注意的紅河州的金平、綠春外,普洱市的鎮(zhèn)沅、墨江,玉溪市的新平等縣都有分布。分布區(qū)域,地理上并沒有連成一片,但共同之處是海拔都比較高。
在過去的十五六年間,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合拍攝苦聰人。大體上,我所面對的苦聰人,已經完全融入現代社會,逐步過上富足的現代生活。
照片上的苦聰人穿著祖輩的衣服,向攝影家們展示過去狩獵的生活。這是2009年,一次茶葉主題的大型活動中的一環(huán)。苦聰人過去的生活被安排在展演環(huán)節(jié),不僅提示了苦聰社會已發(fā)生的改變,也提示了人們今天對往昔的一份溫情。
① 從田里干活回來的苦聰人。拍攝于2010年5月。
② 苦聰人手工造紙,這種紙被稱為麻洋紙。2010年5月拍攝于新平縣與鎮(zhèn)沅縣和平鄉(xiāng)交界處的一個山谷。
2010年,在鎮(zhèn)沅我又一次被邀請去參與一個攝影家團體到苦聰人村寨的采風活動?;顒又?,苦聰的年輕人披著棕衣,敲起野性的鼓點。這個村子,給我印象很深。他們的房屋很漂亮,土墻上是整齊的黑瓦,屋脊和屋檐用白灰固定。村子里有茂密的大樹,田地就在村旁。他們定居的生活,與別的民族并無不同。
苦聰人不僅早已是優(yōu)秀的農民,甚至也是優(yōu)秀的手工業(yè)者。在鎮(zhèn)沅和新平交界的山里,我見過苦聰人造紙。這種紙叫麻洋紙,制作工序有72道。苦聰人習得造紙術,與其他民族文化進一步融合。
最近幾年,隨著扶貧工作的高強度推進,作為“直過民族”,苦聰人的生活,在政府和其他民族的幫扶下,又進一步得到改善。新平縣平掌鄉(xiāng)庫獨木村大寨小組的扶貧搬遷,是各地的苦聰人都在經歷著變遷中的一個代表。
這個村小組,2016年被納入就近就地集中改造項目。項目概算投資1230.7萬元,惠及群眾56戶198人。2018年初,安居房建設完成,村民紛紛搬入新居。
隨后,我組織新平攝影家協(xié)會到庫獨木村探訪,這里選出來的照片,就是兩次探訪時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