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入園一月有余了,別的小朋友都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只有你的孩子依然每天哭哭啼啼,無法走出分離焦慮的陰影。你是不是失去了耐心?你有沒有指責孩子?
都已經是升入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了,你卻還是偶爾會接到老師的反饋:“她今天又尿褲子了?!薄八謸靹e人掉在地上的食物吃了?!蹦阌袥]有覺得丟了面子?是不是很火大?
一個簡單的數數,從1到50,你教了100遍,他小和尚念經一樣說了都快1000遍了,卻每次都會在同樣的地方漏掉同樣的數字。你會不會懷疑他的智商不太高?你有沒有責罵他不用心、不帶腦子?
幼兒園都已經上了三年了,好朋友卻只有一個,膽小內向,從不肯主動與人說話。一群孩子在一起,他總是那個被使喚的;別的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他干什么都是隨大流的樣子,似乎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你是不是有點失望又有點難過呢?你有沒有想要幫他多交幾個朋友,多備幾個點子呢?
新時代的年輕父母都懂得說“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可是,落實到具體而微的生活細節(jié)中,我們又往往顧不了那么多。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我們第一時間想的大概率不是接納他的情緒,而是趕快讓他安靜下來;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不如別的孩子,我們第一時間考慮的大概率也不是接納孩子的不足,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他跟上大家的步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特立獨行,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率更不是接納孩子的不一樣,而是各種鼓勵和干涉,希望他合理又合群。
育兒路上,驚喜不少,問題和困惑當然更多。我們在成人的世界里生活,卻要到兒童的世界里育兒,這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難題。生活困苦,我們總有太多遺憾,總想在孩子身上得到一些補償,殊不知這也許并不會成為共同成長的激勵,反而會衍生成對彼此的拖累。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在尊重孩子、接納孩子之前,首先要做的也許是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是的,這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父母,當然更沒有完美的小孩,可是當你真正面對孩子某些方面的“差”或“落后”時,你能淡定嗎?你可以不焦慮嗎?對于孩子這樣那樣的“缺點”,你能夠接受多少?又能夠接納到哪種程度呢?你試圖過否定他、改變他嗎?你的孩子,他,是他自己嗎?你給過他多少力量,讓他成為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