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龍春
在王鐸(1593-1652)詩文集的各種版本中,流傳最廣的是順治十年(1653)刊《擬山園選集》,其中詩集75卷①;文集有81卷②、82卷③之別,書板相同,唯后者序言部分經(jīng)重新雕版,且比前者多出《文丹》一卷④。在王鐸去世之后不久,他的兩位弟弟王鏞與王鑨在蘇州完成了這項刊刻活動。
順治十年九月,王鑨為《擬山園選集》作序:
其壽梨也,一舉金閶,再鐫白下,余令昆山時,復(fù)鋟之署所,茲癸巳秋,仲兄仲和與余假寓吳門,再取成書,詳為校閱,益以新篇,從石齋、鴻寶、太青諸先生之所選定者,僅存十之四五,匯為一集,名曰《擬山園選》。⑤
根據(jù)他的說法,王鐸的詩文集曾經(jīng)四次雕版付梓。今日所見,除順治十年刊本外,還有:天啟崇禎間刊《王覺斯詩》,卷帙不明,存12卷⑥;崇禎間黃居中抄本《王覺斯初集》,詩文并收,未分卷,10冊1函⑦;崇禎間刊《擬山園初集》,遞刻至70卷⑧;順治十六年王無咎刊、康熙間王鶴重輯《擬山園文選集》,32卷⑨。不過王鑨所言與這些版本之間并非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⑩。
與明刻《擬山園初集》《王覺斯初集》等相較,《擬山園選集》所收詩文中,專指滿人的“虜”悉數(shù)被改為指代李自成、張獻(xiàn)忠等農(nóng)民軍的“寇”,如《擬山園初集》七古卷一《同梁眉居、常二如、張心矩、許佩宛、屈鵬洲張子依綠園泛京外舟》,《擬山園選集》詩集七古卷九作《同眉居依綠園泛京外舟》,詩中“夷虜”改“寇氛”??!稊M山園初集》五律卷一六《投袁石》“虜在不言功”句,《擬山園選集》詩集五律卷十將“虜”改為“寇”?。又如《王覺斯初集》所收《報趙總?cè)謺?,《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五收入時將“強虜”“奴酋”改為“強兵”“東兵”?。在《擬山園選集》刊行的順治十年,無論作者還是編者都已經(jīng)是滿清的臣子,“夷”“虜”“酋”等字眼涉乎違礙,其修改在情理之中。即便是據(jù)王鐸崇禎十一年(1638)手書刊刻的《銅雀瓦銘》,其中的“虜”字入清后亦為捶損?。
但接下來所要討論的某些特別的篡改,并非上述因語涉違礙、被動調(diào)整的類型,而很可能出于蓄意所為。這些改動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為信札的受書人姓名;二為該書序言作者及審閱者姓名。
根據(jù)傳世墨跡與刻帖,至少可以確認(rèn)《擬山園選集》所收9件書札的受書人姓名都經(jīng)過篡改。
(一)“細(xì)觀《蘭亭續(xù)帖》,皆本《汝帖》,刻較《汝》精細(xì)。其中增入者,乃《絳帖》《澄心堂》之精者。昨日雨中仆臨一冊,用宣德紙,雖不及古人,亦有一種風(fēng)致,尚未裱也。米襄陽帖,茲為四十六冊,英光堂本必甚多,平生覯其半,刻手嘉,恨未能全見為嗛嗛,奇山異溪,正不必數(shù)年盡游遍也,留以為他年快觀,再覿始為叫絕。米帖亦臨半,幸仍擲一二日,完此當(dāng)歸之。巖老道盟。王鐸拜復(fù)?!扁j“王鐸之印”。紙后戴明說書“丙戌三月廿八日來書”?(圖1)。
圖1 王鐸 致戴明說 故宮博物院藏
按:戴明說,字道默,號巖犖,直隸滄州人。崇禎七年舉進(jìn)士,由戶部主事累遷兵科都給事中。入清累官至戶部尚書。札中所云“昨日雨中仆臨一冊”,即三月二十七日所臨《蘭亭續(xù)帖》所收晉唐人帖二十葉,此作刻入《擬山園帖》卷六。據(jù)札中“米帖亦臨半,幸仍擲一二日,完此當(dāng)歸之”,《蘭亭續(xù)帖》《英光堂帖》皆戴明說所購,王鐸一面為之鑒定,一面將之作為臨寫范本?!稊M山園選集》文集收入此札,文字略異,但標(biāo)題改為“答玄宰”?(圖2)。董其昌,字玄宰,華亭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為晚明書畫之執(zhí)牛耳者。
(二)“今日張炬始?xì)w來,昨濡管未能鏃鏃出新,雖有大略,恐未精核耳。茗柯實理,方好雅談,為看藤花一事,奪我輩清歡。天下事大氐如斯,能盡如意乎?聞足下新得紹興一本米黻橘形大字,為此心中盤踞,未遑就寐,足下即刻檢發(fā),仆取床頭酒咀嚼其味,就炬觀之。范宣見戴逵賦圖,稱為有益,字學(xué)亦爾爾。善取云龍骙骙之勢,以補未盡清歡。從諸帖檢第之,書畫中董狐,仆亦不敢讓矣。炬前含飯裁奉,急于看帖,如飲食性命,即此亦是一顛,恨海岳不見我,足下聽然一噱乎否?不一一。巖犖道社合下。弟王鐸頓首拜。沖?!奔埡蟠髅髡f書“丙戌三月廿九日晚來書”?。
圖2 王鐸 答玄宰 收入《擬山園選集》文集
按:據(jù)上款“巖犖”,亦致戴明說者。王鐸聽說戴明說新得一本《紹興米帖》,乃米芾大字,急欲索觀?!稊M山園選集》文集收入此札,內(nèi)容經(jīng)過大幅刪改,標(biāo)題改為“與駿公”?。吳偉業(yè),號駿公,江南太倉人。崇禎四年進(jìn)士,明末清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
(三)“評帖匪易,勿貴乎太眤也,又不可輕視睨躁。如醫(yī)家診脈,按其刻法、紙形,字不淺,骨貌、陰陽,真神無羸,元氣不傷,斯固宋搨之卓異者。蓋古人奧旨,其精光隱現(xiàn)楮墨外,疑有聲響,斷斷不能埋沒。所以為今帖易,為古帖難,千年來綿綿不死者,實有物焉,以厚魂魄,不徒強猛,但恃蠭翔間議也。顧仆于是沈玩數(shù)四,不敢飾所不及,援其外勝,薄其內(nèi)存者,區(qū)區(qū)不眤,為此故耳。信乎凡帖不可木強未圓,疵其色于鮮好,大氐笨多,涵露隱厚少也,是故神不充實,仆胸中所以不能久有此帖,匪診之諦,敢薄視以埋沒其精光而重冤之乎?仆輒用輕為趯發(fā),披露無徇,足下或不啞然笑以為迂且無當(dāng)也,如庸醫(yī)之誤診也者,仆始不枉一片矣。有客遠(yuǎn)來,對坐裁報,十冊檢收之。復(fù)巖犖老先生閣下。弟王鐸頓首拜,沖后?!奔埡蟠髅髡f書“丙戌四月初三日復(fù)書”?。
按:入清之后,王鐸與戴明說比鄰而居?,順治三年,二人有大量通信,大多討論法帖。戴此時從京師報國寺等地搜購鼎革動亂中流出的各種古代法帖,由王鐸掌眼,戴明說所藏宋拓《集王圣教序》,今藏故宮博物院,即有王鐸題跋。在這封信中,王鐸詳細(xì)討論了刻帖的物質(zhì)性以及鑒定上存在的困難。此札收入《擬山園選集》,標(biāo)題亦改為“又(與駿公)”?。
(四)“閑人不暇忙,此自性然。弟塊然閉門,十寸小幾,暖室中蠹管自娛。近日向大官求米,又索數(shù)千俸錢,買藥兼酒,以送衰齒余曦而已。三月綠水時,桃花柳色,種種媚人,金魚池共訪孫北海,我輩歡暢,尋子昂、伯機舊址,當(dāng)日歌舞何在,憑吊風(fēng)流,三兩卮酒便足滿鼴鼠腹耳。倘臨時得無事為快,此豫訂言也。親家勿嫌其太草草。弟王鐸頓首?!?(圖3)
圖3 王鐸 致張鼎延 收入《瑯華館帖》
按:此札乃致親家張鼎延者。張鼎延,字玉調(diào),河南永寧人,王鐸同年,入清仕至兵部侍郎。此札作于順治四年春日,時王鐸約張氏同過孫承澤金魚池,尋元人趙孟頫、鮮于樞舊址,憑吊先賢風(fēng)流。當(dāng)年夏日,王鐸與張鼎延等人過孫承澤園,為金魚池?集,王鐸作序?。此札收入《擬山園選集》,標(biāo)題改為“與北?!?,并刻意將“金魚池共訪孫北海,我輩歡暢,尋子昂、伯機舊址”改為“金魚池我輩尋子昂、伯機舊址”?(圖4)。孫承澤,號北海,順天大興人。崇禎四年進(jìn)士,其書畫收藏甲于清初。
(五)“南都締好先生,譬諸草木,臭味攸同。偶以討論錙銖,互核量于文質(zhì)之間,徒勞雅意,欲劂而傳之。至今流離瑣尾,雖煙墨不言,而先生交深于道性,能不令人寤嘆為之懷思乎?!?
按:揆諸文意,此札當(dāng)致張鏡心者。崇禎八年秋冬之際,張鏡心與王鐸先后抵南京任職,張任南京光祿少卿,王任南京翰林院掌院。次年二人共游金陵山水,論詩之札頗夥?。此札很可能作于避難懷州時期,王鐸特別提到二人相同的志趣以及在南都的文藝交往。《擬山園選集》收入時標(biāo)題作“與北?!?,但孫承澤從未與王鐸在南京有所交游。
圖4 王鐸 與北海 收入《擬山園選集》文集
(六)“勉焉文之,是以余丑昭也。木枝蔭人,弟之不能蔭也。滋懼觕葉枯條,何以見親家。弟王鐸拜玉調(diào)親家閣下。”?
按:此札亦致張鼎延者,作札時間待考?!稊M山園選集》收入,標(biāo)題改為《答鴻寶》?。倪元璐,字鴻寶,浙江上虞人,王鐸同年進(jìn)士,崇禎十五年應(yīng)詔至京,任戶部尚書,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殉國。
(七)“占數(shù)謂南北驚潰在甲申,前即見永寧諸城駭浪愕濤,果如生前事。天之制人,彼朝中任事者其何力焉?弟孑然一身,手提三尺劍,竟亦無用,不如躬操銚耨。玉調(diào)老年親家,弟王鐸頓首?!?(圖5)
圖5 王鐸 致張鼎延 收入《瑯華館帖》
按:此札亦致張鼎延者,作于入清以后。王鐸通過占卜,指出甲申(1644)明清鼎革的必然性。《擬山園選集》收入,標(biāo)題改為“與荊岫”?(圖6)。楊之璋,字荊岫,河南河內(nèi)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進(jìn)士,曾任職禮部,后請歸。崇禎十七年十月以不屈李自成就死。
(八)“弟枯澀無余智,先生誤收之心蘭,文章骨肉,世外知己,誰能無情,不胸懷時懸一無錫雪山耶。弟六月祭畢岳靈,遄陟崇崿,驚泉飛翠,方小憩澩灂,使者銜命,共白云冉冉來,若大丙問以仙書也。娓娓深緒,頓令云邖變?yōu)榻鹜?,玄澹寂寞,喜有足音,怐郁之余,天壤間固有竺交肥義若先生者哉。弟準(zhǔn)擬自蒲城入涇干,聚笑休暢,弟心孔恞,即量無百壺,先生能沃松花釀以醉弟狂奴乎?惠心妍狀,天涯知己,洗弟九障,竹瀁盈盈,弟神已先赴矣。華山西峰八石潭樹邊。辛卯六月初三濡毫于老綠之中。社弟王鐸。都中忽鼎沸,不如昔安恬,亦咄咄堪詫。想先生矚邸報洞悉耶,其中深隱,難以謦欬盡也,仕路駭愕,古來如斯。書竣略及之。石翁老社翁閣下。沖。王鐸頓首?!?
圖6 王鐸 與荊岫 收入《擬山園選集》文集
按:此札作于順治八年六月三日。據(jù)“無錫雪山”,當(dāng)致吳達(dá)者。吳達(dá),字雪帆、雪航(雪山當(dāng)亦其字),江南無錫人,崇禎三年舉人,入清特擢御史。本年巡視茶馬,駐陜西。王鐸札中談及六月祭告華山后將自蒲城入涇干,與之相見。所云都中鼎沸事,即吏部尚書陳名夏不升資深的王鐸為禮部尚書,反升資淺的陳之遴,為御史張璿彈劾一案?。此札收入《擬山園選集》,標(biāo)題改為“答錦帆”?。趙賓,字錦帆,河南陽武人,順治三年進(jìn)士,時為陜西淳化縣令。他是清初著名的“燕臺七子”之一。
(九)“答熊雪堂。春和之夜,微茫山色,共聞嵐氣松香。明日又不得斗酒與足下盤礴古嶂綠柳清泉間,歸來車中猶悒悒也。數(shù)朝誦大集,若涉溟海,鴹陽,淼溔浩涆,安可蠡測。而谷王乃下問行潦乎。夫風(fēng)雅在足下,龍之一鱗一爪也。仆雖梼昧,已自惵然意下,又敢以茅藋小蝘獻(xiàn)。雖然,仆向若于足下,愿北面而事之。足下其有意于蚳足蟲篆歟,仆也兔穎小伎,習(xí)氣難除,敢不借之為贄?”?(圖7)
按:崇禎十一年春,熊文舉與王鐸有祀陵之役,熊氏《祀陵記》云:“戊寅三月……維時共事者有王覺斯先生,先生談諸陵,別派分支,錯繡如畫,博物君子哉?!?札中提及“數(shù)朝誦大集”,當(dāng)為閱讀熊氏詩集,王鐸此際恰好有《覽熊雪堂詩集》一詩?。此札《擬山園選集》收入,標(biāo)題改為“答太青”?(圖8)。文翔鳳,字太青,陜西三水人。萬歷三十八年進(jìn)士,仕終太仆少卿,為晚明最重要的理學(xué)大家之一。
圖7 王鐸 答雪堂(手稿)
圖8 王鐸 答太青 收入《擬山園選集》文集
《擬山園初集》收前序10篇,作者分別為孫承宗、陳仁錫、黃道周、邢紹德、張鏡心、劉鼎、張明弼、王鐸、梁云構(gòu)、張四知。后序7篇,作者分別為范文光、黃居中、薛岡、葛鼏、薛寀、張維機、楊觀光。
《擬山園選集》詩集,卷首刻序言21篇,作者依次為孫承宗、何吾騶、呂維祺、馬之駿、文震孟、姚希孟、陳仁錫、黃道周、倪元璐、蔣德璟、張國維、張鏡心、楊觀光、李模、梁云構(gòu)、張縉彥、李爾育、彭而述、陳鑒、王鑨、王國楠。與詩集相比,文集少文震孟、姚希孟、張國維、張鏡心、楊觀光、陳鑒6篇。
值得注意的是,以《擬山園初集》(簡稱《初集》)與《擬山園選集》(簡稱《選集》)比勘,有數(shù)篇序言的署名經(jīng)過篡改,茲分述之:
(一)《選集》何吾騶《敘》、文震孟《初集敘》完全相同,又與《初集》張四知《初集敘》基本一致。崇禎九年,張四知與王鐸同官南都,交往甚夥,次年又同時擢詹事府詹事。張序稱“覺斯覃精著作,意期千古,南掌翰篆,冰衙無事,益肆力于文辭”?!澳险坪沧币痪洌c明王鐸在南京的任職,而何、文名下之序則刻意改為“翱翔翰苑”,造成此序作于天啟初年的錯覺?(圖9)。何吾騶,字龍友,廣東香山人,萬歷四十七年進(jìn)士;文震孟,字湛持,長洲人,王鐸同年進(jìn)士。二人于崇禎間曾同任大學(xué)士,后皆罷歸。文震孟卒于崇禎九年。
(二)《選集》馬之駿《王覺斯先生詩敘》、姚希孟《王覺斯先生詩序》完全相同,又與《初集》薛岡《王覺斯先生詩序》一致。薛岡,字千仞,浙江鄞縣人,與王鐸相識于天啟年間?。序中談及:“今日突奧寇,藩籬虜,圾圾乎殆哉,不能無嗟乎。今之操觚者,漢官威儀,不謂得覺斯太史復(fù)見也?!毖π蜃饔诔绲澗拍晔?,本年皇太極于沈陽稱帝,隨即遣兵南下,七月薄昌平,與序中所言正合。而馬之駿天啟五年(1625)已卒于戶部主事任上?,馬為河南新野人,萬歷三十八年進(jìn)士,與王鐸有所交集,但為時甚短。姚希孟,字孟長,江蘇吳縣人。萬歷四十七年進(jìn)士,天啟五年遭削籍,崇禎初召為左春坊左贊善,歷升詹事府正詹事,兼侍讀學(xué)士。后得疾請假歸。姚希孟于崇禎九年五月下世。
(三)《選集》倪元璐《五言代序》,與王鐸為倪元璐《代言選》所作序言基本一致。倪、王同為天啟二年進(jìn)士,《代言選》由王鐸與文震孟評閱。王鐸《倪鴻寶過訪,其門人王炳藜諸君為鴻寶刻〈代言〉,屬予評,復(fù)命予作敘,以五言代之》以手跡的方式刻入倪氏《代言選》卷首,根據(jù)款識,詩作于崇禎癸酉,書于乙亥?(圖10)?!稊M山園初集》也收入這篇序詩,題為“病中倪鴻寶過訪,鴻寶刻詞頭,命予作序,柬此代序”?(圖11)。然而《選集》卷首也赫然刊印了這篇《五言代序》,作者卻成了倪元璐。倪、王互換,王鐸“披襟而莫逆”的感受也就成了倪元璐的感受(圖12)。事實上,崇禎八年王鐸與倪元璐即有嫌隙,倪元璐在寫給文震孟的信中曾說:“孟津兄總求南司成,庶子、掌院非其所屑,其意唯恐人不據(jù)之也。數(shù)日來始知此兄營求可恥之狀,不忍言之。年翁亦不必告人?!?因二人此際皆求仕南都,矛盾遂起。此后倪、王幾乎未再謀面,倪沒有可能為王鐸詩集作序。
圖9 張四知 初集敘 收入《擬山園初集》(右) 何吾騶敘 收入《擬山園選集》(左)
圖10 王鐸 倪鴻寶過訪,其門人王炳藜諸君為鴻寶刻《代言》,屬予評,復(fù)命予作敘,以五言代之 收入《代言選》上海圖書館藏
圖11 王鐸 病中倪鴻寶過訪,鴻寶刻詞頭,命予作序,柬此代序 收入《擬山園初集》
圖12 倪元璐 五言代序收入《擬山園選集》
(四)《選集》呂維祺《敘》,與《初集》邢紹德《序》完全一致。呂維祺,字豫石,邢紹德,字舜玄,皆王鐸親家,亦皆洛陽人。《敘》中稱王鐸“年未四十”,當(dāng)作于崇禎五年以前。然王鐸向呂維祺索序在崇禎九年,《與呂豫石啟》云:“小集如干,大雅茲印?;蚩筛肚鼗磿蹋M足致洛陽紙騰……借重玄晏片言,奚論賈客三倍。”?呂維祺或曾為其集作序?,但必非此篇。不僅如此,《初集》中所收贈邢紹德之詩也被改為贈呂維祺者,如五古卷二《淮安舟中懷舜玄》四首,其二有云:“我愛邢子才,鳳儀搖色電?!薄哆x集》五古卷四收入《淮安舟中懷邢舜玄》其一,標(biāo)題改為《淮安舟中懷豫石》?。
(五)《選集》李?!队X斯先生集序》,與《初集》劉鼎《覺斯先生集序》基本一致。唯首句“余以庚午之夏違少室而南”,“庚午”改為“壬申”。據(jù)《(康熙)登封縣志》卷六《職官·教諭》:“劉鼎,字新之,富順人,舉人,天啟六年任。英年冷署,肆志古學(xué),攻制義,登邑士子沐其教,文風(fēng)丕變。以麟經(jīng)聘陜西同考,稱得人。辛未登進(jìn)士,授行人司行人?!?王鐸索序的崇禎三年,劉正在登封教諭任上,故序文有“違少室而南”之語。收到序言,王鐸曾有復(fù)書,《王覺斯初集》收《答劉新止書》:
正為悶熱,得足下赤一,頓飲醍醐,令人九咽,賴此稍生快緒……俚集才出十之二……足下注贊,欲刷流以張仆,以為仆可隨歃血為盟后耶?國小力薄,兵脆士單,恐殽之恥徒添寐憤。?
據(jù)“正為悶熱,得足下赤一”,王鐸收到劉鼎書札及序言,亦在夏日。李模,字子木,其先太倉人,避倭移居蘇州。天啟五年成進(jìn)士,后授御史,屢上疏言事,貶南京國子監(jiān)典籍。其人并無游宦河南之事,且與王鐸頻繁交往要晚到明亡前夕,其時王鐸避難蘇州。
(六)《選集》蔣德璟《敘》,與《初集》黃道周《王覺斯年丈初集敘》基本一致,唯“黃子不阿好矣”改為“蔣子不阿好矣”。黃道周嘗選評王鐸之詩,蔣德璟則預(yù)其事,據(jù)序中“僭為選評”之句,知此序必出黃手(圖13)。蔣德璟,字八公,福建晉江人,王鐸同年進(jìn)士,崇禎十五年晉禮部尚書兼內(nèi)閣大學(xué)士。黃道周,號石齋,與蔣德璟同鄉(xiāng)、同年,為晚明名儒,入清后舉兵抗清,順治三年被殺。
圖13 蔣德璟 敘 收入《擬山園選集》
(七)《選集》黃道周《題王覺斯初集》:
曩壬戌庶常之簡,凡六六人,惟王覺斯、倪鴻寶與我最乳合。盟肝膽,孚意氣,砥礪廉隅,又棲止同筆研,為文章。愛焉者呼三珠樹,妒焉者呼三狂人。弗屑也……當(dāng)吾世,有覺斯起孟津,近金谷,不擬谷擬山,山自韞寶,翻索千尺珊瑚于我。
據(jù)落款,時在崇禎元年秋九月。黃道周斷無兩次為初集作序之理,此序該出何人之手?據(jù)張鏡心《贈太保禮部尚書王文安公神道碑銘》:“入翰林為庶常,讀中秘書,與晉江蔣太保德璟、山陰倪尚書元璐鼎峙詞林,聲實相伯仲?!?此序作者稱自己與王鐸、倪元璐有“三珠樹”“三狂人”之目,極有可能是蔣德璟,《選集》故意將黃、蔣二人名實互換。
《擬山園選集》的序言作者中,除了王鐸的門生(彭而述、陳鑒)與家(族)人(王鑨、王國楠),多為王鐸故舊。然如前文所舉證,何吾騶、馬之駿、呂維祺、文震孟、姚希孟、李模、倪元璐、蔣德璟、黃道周的序言,署名都曾經(jīng)過刻意篡改。
何吾騶、文震孟、馬之駿、姚希孟、呂維祺、李模、倪元璐、蔣德璟、黃道周皆一時清流,何、文、蔣與孫承宗一樣,皆位至大學(xué)士,呂是當(dāng)日大儒,崇禎十四年正月殉國,倪、黃分別于崇禎十七年、順治三年殉國,姚、李皆因直諫被貶官。其中有些人很可能從未為王鐸詩文集作序,編選者以他人之文改頭換面,署上他們的名字;王鐸為倪元璐的詩文集所寫序言,竟然原封不動變成了倪為王所作的序言;而為了顯示更為親近的關(guān)系,編選者還刻意將蔣德璟、黃道周的序言對換,從而塑造王與倪、黃“三珠樹”的金蘭之交[51]。《擬山園初集》序言的作者,除了前述被替換的,張明弼、范文光、黃居中、葛鼏、薛寀、張維機等人或因聲名不彰,他們的序言在《擬山園選集》中被悉數(shù)刪除。
同樣值得關(guān)注的,還有王鐸詩作的審閱者。前揭王鑨《擬山園選集》序言有云:“茲癸巳秋,仲兄仲和與余假寓吳門,再取成書,詳為校閱,益以新篇,從石齋、鴻寶、太青諸先生之所選定者,僅存十之四五,匯為一集,名曰《擬山園選》?!彼岬近S道周、倪元璐、文翔鳳等人選定王鐸之詩,《擬山園選集》詩集各卷皆注明由黃道周、劉宗周、文震孟、李模、陳仁錫、曹溶、霍達(dá)、張鳳翔、錢謙益、文翔鳳、倪元璐、王鑨等人“選”或“閱”。其中黃道周所審閱者最多,達(dá)45卷。雖說黃道周等人確曾選評王鐸的詩文,不過這些選閱者的姓名與選評詩文的關(guān)系并不可靠,以黃道周為例,他所選的詩有不少寫于順治三年以后,如五言律卷二三《玉叔軒會轅文、冶山,時野鶴不至》《過景毅軒中,戲?qū)懼裼诒凇贰稇褝谷纭贰断氚貙巧轿熳印贰缎ыf體示野鶴》作于順治四年至七年。又如署名為“文翔鳳閱”的五言律卷一四,所收《寄金陵屈靜原、方孺未、佘淳夫》《周柱明訃》《己卯九日夜登普同庵佛樓》諸詩分別作于崇禎十一至十二年,其時文翔鳳很可能也已去世。因此,眾多的審閱人以及審閱人與詩作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中,有些可能出于虛構(gòu)。
詩文集中的這些篡改,到底是王鐸本人還是他人所為?
順治九年夏,王鐸的廣東門人陳鑒在蘇州與王鑨相見,“忽睹遺稿之殺青于五溪、平庵二朱人,吾及門之誼,又安可無言?”[52]他所提到的二朱人,五溪即朱俊,一字君遴、五章,浙江紹興人,在明亡之前的若干年中,他一直是王鐸家中的西席,與王鐸生死與共。而平庵很可能是他的兒子朱士曾,字敬身。順治七年初,王鐸計劃修訂詩文,嘗有詩寄朱俊父子,期其來京,《寄五溪、敬身,問近年信》云:“所求銓舊草,尤望繕余生?!盵53]當(dāng)年八月,朱俊父子至京,即為編輯詩文集而來。這項工作完成于次年春日,四月中王鐸即有秦蜀之行,此前有《送五溪往平陽歸山陰》一詩[54]。由此可知,朱俊父子應(yīng)該是王鐸詩文集的實際編輯者,不過,上述的篡改必定出于王鐸本人的授意,而不可能是朱氏父子的主張。
圖14 張鏡心 初集序收入《擬山園初集》
事實上,類似的手法在崇禎年間所刊《擬山園初集》中已有端倪。如該書卷首張鏡心《初集序》(圖14),實際作者乃是王鐸的另一位同年進(jìn)士鄭之玄。鄭之玄(一作之鉉),字大白,號道圭,福建晉江人。他與王鐸在庶吉士散館之后一道得授檢討,纂修《神宗實錄》,其時魏忠賢竊權(quán)柄,王鐸嘗約鄭辭修《三朝要典》,一直是王鐸引以為榮的壯舉[55]。崇禎四年七月,王鐸曾與黃道周、倪元璐、蔣德璟等同年進(jìn)士同為鄭之玄所藏吳彬《十石卷》題跋[56]。約在同時,王鐸又題鄭之玄畫像[57]。崇禎六年鄭之玄冊封岷藩,事畢歸閩,旋卒,王鐸為作悼詩及傳文[58]。二人密切的交游,于此可窺一斑。鄭氏《克薪堂文集》所收《王覺四集序》[59](圖15),當(dāng)作于崇禎六年以前,但比勘之下,竟與張鏡心名下的《初集序》基本一致。張鏡心與王鐸熟稔,要在崇禎九年二人同時任職南都以后,因此絕無可能在崇禎六年以前為其集作序。將鄭之玄改為張鏡心,或因《擬山園初集》刊刻之際張已離開南京,未及制序[60],而此時鄭之玄已經(jīng)去世三年。
圖15 鄭之玄 王覺四集序 收入《克薪堂文集》
另外一個例子,是收錄于《擬山園初集》的《宋九青詩集詠》[61](圖16)。宋玫,字文玉,一字九青,山東萊陽人。曾任河南虞城知縣,后擢吏科給事中,升工部侍郎。不過,崇禎間刊刻的卓發(fā)之《漉籬集》,卷首王鐸題詩與《宋九青詩集詠》正同,唯“君在靈鷲峰,西湖攜杖履”“天壤有卓君”在《宋九青詩集詠》中被改為“君是何代人,湖攜杖履”“天壤有宋君”[62](圖17)。卓發(fā)之,字左車,浙江仁和人,副貢生。淹博群書,兼精內(nèi)典。據(jù)其自序云:“石頭城清涼山之畔,作徑數(shù)轉(zhuǎn),別有人間,乃結(jié)籬為園。”知嘗寓居金陵。王鐸執(zhí)掌南京翰林院時,“始與卓左車游狎”[63],《題卓左車棲止山舍》稱卓氏“大材未易用,嘯歌聊居此”[64]。次年王鐸擢詹事府詹事,北發(fā)臨別之際卓發(fā)之有詩[65]?!拔骱备臑椤昂北爻鲇谕蹊I的故意,如此,則杭州人卓發(fā)之便被替換成了登萊人宋玫。不過他忘記修改其中另外兩個關(guān)鍵的句子:“壺觴招毛公,相與偕良晤?!薄巴踝佑涘谎裕钦戮?。”這里提到的“毛公”即毛湛,字修之,浙江平湖人,時為南京監(jiān)丞。他和卓發(fā)之是浙江同鄉(xiāng),曾一道拜訪王鐸,王鐸《毛修之、卓左車枉顧》有云:“攜手復(fù)攜手,其人淡如菊?!盵66]可見三人之間不凡的友情。
圖16 宋九青詩集詠 收入《擬山園初集》
上述兩個例子,很可能是王鐸一時的權(quán)宜。雖說性質(zhì)不盡相同,但足可佐證《擬山園選集》順治十年刊本的種種篡改極有可能出于王鐸的個人習(xí)慣。而其背后的意圖,則需要從王鐸入清之后的政治處境加以解釋。
順治二年五月,王鐸在南京投降清朝,他是降臣中官職最高的一位(次輔)。第二年正月,他在北京接受新廷任命,以禮部侍郎管弘文院事。王鐸的降清遭到普遍的道德譴責(zé),如王夫之在討論弘光朝正臣盡遭逐廢的原因時,直接歸咎于馬士英、王鐸“以奸婪同秉國”[67]。洪亮吉《趙忠毅帖如意歌》也表達(dá)了對他的極端鄙視,有“恨不擊王孟津,門生有此真亂群”[68]的憤激之語。
成為貳臣的王鐸,同樣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作為受儒家政治倫理教化的朝廷重臣,他不僅背負(fù)著強烈的負(fù)疚感與恥辱感,還必須時時面對外界的嚴(yán)厲指責(zé)。在入清之初所作《古怨》一詩中,王鐸寫道:“命在復(fù)何語,恩深感慨長。鑒藏空點淚,衣賜尚留香。草色纏宮路,渠光接洞房。中宵憑角枕,屢夢哀龍傍。”[69]當(dāng)他再次回到北京的宮廷,一切已物是人非,他時常夢見先帝崇禎,并因此感傷落淚。不過,因為身欠一死,王鐸入仕以來所有的慘淡經(jīng)營早已毀于一旦,愧疚、負(fù)罪與不安伴隨他的余生。
圖17 王鐸 題《漉籬集》收入《漉籬集》
此時的王鐸沉湎于聲色歌酒。在他看來,這既是韜晦,也是解脫。王鐸《題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云:“寄意玄邈,直作解脫觀。摹擬郭汾陽,本乎老莊之微樞?!盵70]與郭子儀、韓熙載一樣,王鐸也將縱情酒色作為特殊政治情勢下的解脫之道。在王鐸逝后,張鏡心《贈太保禮部尚書王文安公神道碑銘》曾談到他入清以后的日常生活:
出則召歌童數(shù)十人為曼聲,歌吳歈,取醉,或宵分不寐,以為?!g召青樓姬,奏琵琶月下,其聲噪唳涼婉,輒凄凄以悲。居嘗垢衣跣足,不浣不飾,病亦不肯服藥,久之,更得愈,愈則縱飲,頺墮益……常語客曰……幸熙朝寬法網(wǎng),哀憐老臣,待以不死,計此七年,皆余生。[71]
類似的描述,也見于張鳳翔、錢謙益、張縉彥等人為王鐸所撰銘墓及傳記文字之中[72]。在他們的筆下,王鐸入清以后不僅沉湎聲色,且不沐不浣,病了也不吃藥,“余生”云云,似乎暗示著速死才是他此時的人生目標(biāo)。不過這些文字,其底本都是王鐸家族所提供的《行狀》,因此,王鐸的頹廢有很大可能是其家族刻意強化的內(nèi)容。
不過,另外一些隱晦的辯護(hù),則可覘貳臣之間的相互開脫,如錢謙益將王鐸形容為叔孫昭子、魏公子無忌,這兩人是春秋與戰(zhàn)國時期的賢人,皆因不得其志,飲酒作樂而死[73]。彭而述在《祭孟津王覺斯先生文》中則說:“迨夫皇輿敗績,倉皇江左,司馬云亡,管夷吾其何補,趙氏中絕,文信國以難支。以故與道污隆,一時明太公之志;隨時消長,九疇見箕子之心?!盵74]一方面他聲稱明代的亡國非王鐸可以挽回,另一方面又將王鐸形容為過殷墟而作麥秀之歌的箕子:箕子身在周朝,卻深懷故國。這些特定歷史情境下的貳臣群體的修辭,其努力所向并非新朝對他們的認(rèn)同,而是彌漫于明遺民之間的以及可以預(yù)期的后世指責(zé)[75]。
除了上述努力,遭遇身份危機的貳臣群體也積極尋求新的形象塑造,身畫麒麟之閣的愿景既已無望,追求文學(xué)與藝術(shù)聲名的不朽便成為一種集體性的自覺。王鐸是其時文學(xué)、書畫與鑒定的主盟人物,在贈予張縉彥的一首長詩中(圖18),他寫道:
英雄皆有得意不得意之時,何可又論升與沉……謂富貴長存,詩文無權(quán)乎,吁嗟吁嗟豈其然?……黃金如山資寇手,不如攜彼謳者日飲酒。古作大家須與達(dá)者論,淺俗小品不足偶。莫輕交,擇其友。莫結(jié)社,緘其口。左馬之徒杜陵叟,與古為交知己多,仰天大叫還擊缶。[76]
在他看來,功名富貴轉(zhuǎn)瞬即逝,即便是崇禎皇帝的黃金堆積如山,最終不過是為李自成準(zhǔn)備的,唯有詩文之名,不受時空的制約,可以長留天地之間。
在王鐸去世前后,他的家族即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刻帖活動,以塑造王鐸的書名。順治八年,王無咎開始在京籌劃十卷本的《擬山園帖》,歷時八年而成。他的姻親如張鼎延,梁云構(gòu)、梁羽明父子,薛所蘊、薛蒨父子,張縉彥,袁樞之子袁賦諶等,也積極投入圍繞王鐸書法的刻帖活動,今日所知的《瑯華館帖》《銀灣帖》《日涉園帖》《論詩文帖》《石仙堂帖》等即出于他們的主持。在保存王鐸書法的同時,他們也將相關(guān)的家族文獻(xiàn)一并納入,從而附麗于王鐸的書名傳之久遠(yuǎn)[77]。
圖18 王鐸 酒間與坦公(張縉彥)論詩文,作歌(手稿)
刻集,則為塑造王鐸的詩文之名。盡管王鐸的詩文集在入清以前至少已經(jīng)三次付梓,但他親自參與的最后一次刻集活動,更具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不僅是他文學(xué)成就的全面展示,也是一個回應(yīng)當(dāng)日及后世指責(zé)的重要機會。
在周密的謀劃下,詩文集的審閱人在黃道周、倪元璐、陳仁錫等同年進(jìn)士之外,憑空加入了文翔鳳、劉宗周、錢謙益這樣的重要學(xué)者與詩人;所收友朋信札,則通過改換名姓,“制造”出他與董其昌、吳偉業(yè)、倪元璐、孫承澤、文翔鳳、楊之璋等名流之間密切的關(guān)系;而序言的作者,又精心設(shè)計為何吾騶、文震孟、馬之駿、姚希孟、呂維祺、李模、倪元璐、蔣德璟、黃道周這樣的清流與忠藎之臣,為他這個貳臣的個人聲譽背書。這番頗具策略的篡改與重塑,無疑讓王鐸獲得一種與當(dāng)世偉人皆為爾汝交的安全感,同時也為他的后嗣留下了一份可以預(yù)期的文化聲望,這必將為他們爭取到更多的社會資本。
本文在例舉王鐸詩文集各種版本的基礎(chǔ)上,著重分析順治十年刊《擬山園選集》對于所收信札的受書人、序言的作者、詩集的選閱者等多有篡改,從而“制造”王鐸與明末清初眾多重要學(xué)者、詩人、忠臣、烈士、大儒與清流的密切交往與深厚情感,其中最為突出者,是將王鐸為倪元璐《代言選》的序言作為倪元璐為王鐸詩文集所作序言,刊入《擬山園選集》的卷首。
由于此次編輯活動由王鐸本人主導(dǎo),刊刻則由他的兩個弟弟王鏞、王鑨董理,因此這些篡改很可能出于王鐸及其家族的蓄意。王鐸于順治二年五月降清,并在次年正月接受清廷的任命,貳臣的恥辱感伴隨著他入清以后的日常生活,《選集》的出版,無疑是一次自我洗刷與“貼金”的周密行動。它不僅對于重塑王鐸的歷史形象具有積極的意義,也將為他的整個家族帶來潛在的身份資本。
① 王鐸:《擬山園選集》詩集,清順治十年(1653)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臺北學(xué)生書局1985年曾經(jīng)據(jù)日本所藏五十四卷本影印,不過并非全帙。
② 王鐸:《擬山園選集》文集,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收入《北京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第111冊,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2000年版;《清代詩文集匯編》第六、七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③ 王鐸:《擬山園選集》文集,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藏,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72冊,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④ 與《擬山園初集》所收相比,這一版本中《文丹》的內(nèi)容有所刪削。
⑤ 王鑨:《序》,見《擬山園選集》詩集卷首,第15—16頁。
⑥ 王鐸:《王覺斯詩》,明天啟崇禎間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⑦ 王鐸:《王覺斯初集》,明黃居中抄本,天津圖書館藏。
⑧ 王鐸:《擬山園初集》,明崇禎刊本,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圖書館藏初刻本;河南省圖書館藏遞刻本。
⑨ 王鐸:《擬山園文選集》,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藏。
⑩ 相關(guān)研究參見張升:《王鐸著述考》,《河南圖書館學(xué)刊》第22卷第1期;薛龍春:《王鐸刻集考》,待刊。
? 分別見《擬山園初集》七古卷一,第11a—12a頁;《擬山園選集》詩集七古卷九,第5a頁。
? 分別見《擬山園初集》五律卷一六,第20b頁;《擬山園選集》詩集五律卷十,第9a頁。
? 前者見《王覺斯初集》,無頁碼;后者見《擬山園選集》文集,第628—630頁。
? 王鐸:題《銅雀瓦銘》拓片,張廷濟(jì):《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日本京都大學(xué)藏。
? 故宮博物院藏,刻入王無咎纂集:《擬山園帖》卷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 《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第573頁,第578頁,第572頁。
? 私人藏,刻入《擬山園帖》卷七。
??? 《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七,第645頁,第645—646頁,第649頁。
? 故宮博物院藏,刻入《擬山園帖》卷一。
? 戴明說:《遙哭王覺斯尚書四首》小序,《定園詩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1冊,第91—92頁。
? 張鼎延纂:《瑯華館帖》,題名“桃花帖”。
??? 王鐸:《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三,第605頁,第605頁,第603頁。
? 王鐸:《致張鏡心札冊》,故宮博物院藏。
? 刻入《瑯華館帖》,題名“木蔭帖”。
? 刻入《瑯華館帖》,題名“占數(shù)帖”。
? 刻入《擬山園帖》卷七。
? 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七九,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544頁。
? 《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八,第653頁。
? 王鐸手稿,西泠拍賣2005年秋拍拍品。
? 熊文舉:《祀陵記》,《雪堂先生文集》卷一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12冊,第301頁。
? 《擬山園初集》五律卷一一,第4b—5a頁。
? 此外,“兼之者明惟于鱗一人”改“兼之者明惟崆峒、于鱗”,“至德出俗”改“抗疏直諫”。
? 王鐸:《訪薛千仞張園》,《擬山園初集》五律卷四,第14a頁?!锻跤X斯詩》五律卷一作《訪四明薛千仞岡于瑞石張少宗伯園》,張少宗伯即禮部左侍郎張邦紀(jì),可證其說不誣。又,《擬山園選集》文卷五三亦收入《與千仞》,第606頁。
? 錢謙益:《馬主事之駿》:“天啟乙丑,卒于官,年三十有八。”《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學(xué)林類九,(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版,第695頁。
? 倪元璐:《代言選》卷首,明末山陰王貽栻重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 《擬山園初集》五古卷一,第14a—17a頁。
? 《有明名賢遺翰》,清光緒丁亥漢皋文淵書局木刻本。
? 《擬山園初集》文集卷五九,第663—664頁。
? 王鐸:《擬山園選集》文集卷五四《與豫石》,第611頁。
? 分別見《擬山園初集》五古卷二,第2b—3b頁;《擬山園選集》詩集五古卷四,第1b—2a頁。
? 張圣誥纂修:《(康熙)登封縣志》卷六《職官·教諭》,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第15b頁。
? 《王覺斯初集》,無頁碼。“新止”當(dāng)為“新之”之訛。
? 張鏡心:《云隱堂集》文卷一四,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十一年奉思堂張溍刻本,第12b—17a頁。
[51] 這一說法至今仍誤導(dǎo)著學(xué)界,幾乎所有談?wù)撏蹊I交游的論文,都會舉“三珠樹”為證據(jù),并進(jìn)一步演化為王鐸與倪、黃相約攻書的故事。
[52] 陳鑒:《先師太傅擬山園集序》,《擬山園選集》詩集卷首,第1a—4b頁。
[53] 《擬山園選集》詩集五排卷五,第14b—15a頁。
[54] 《擬山園選集》詩集五律卷二四,第9b—10a頁。
[55] 王鐸:《為薦揚原據(jù)才略識驗有素謹(jǐn)陳保舉之由以乞圣鑒事》:“臣愚,侍從詞林十有七年。當(dāng)崔、魏虐焰之時,約同官黃錦、鄭之玄力辭修《三朝要典》,惟事誦讀?!庇?,《奏為撫議關(guān)系最重謹(jǐn)竭愚誠議守要塞以祈圣聽以安天下事》:“昔日責(zé)令纂修《三朝要典》,臣與黃錦、鄭之玄辭之四次?!苯詾槭指澹蔚屡馁u2011年春拍拍品。
[56] 私人藏品,寄存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吳彬畫為后配。王鐸題詩,即《擬山園初集》七古卷一《題鄭道圭十石卷》、七律卷三《鄭大白命詠石》,第5b—6a頁、第21b頁。
[57] 王鐸:《鄭大白畫像,坐飲山水中,題為“斗酒百篇”,命詠》,《擬山園初集》七古卷一,第13b—14b頁。
[58] 王鐸:《鄭大白傳》,《擬山園選集》文集卷四四,第509—510頁;《哭鄭大白》,《擬山園初集》五律卷六,第12a—13a頁。
[59] 鄭之玄:《克薪堂文集》卷三,明崇禎刊本,據(jù)尊經(jīng)閣文庫影印,第4—6頁。
[60] 1636年八月張鏡心北上,次年閏四月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兵務(wù)。王鐸《送張湛虛》(《擬山園初集》五古卷三,第15a—16a頁)作于此際。
[61][64] 《擬山園初集》五古卷六,第21a—22a頁,第25b—26b頁。
[62] 王鐸:《題漉籬集》,卓發(fā)之:《漉籬集》卷首,《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07冊,第284—285頁。
[63] 王鐸:《處士卓珂月墓志銘》,《擬山園選集》文集卷六五,第741—742頁。
[65] 卓發(fā)之:《送別王覺斯宮詹》,《漉籬集》卷二,第351頁。
[66] 《擬山園初集》五古卷五,第17b—18a頁。
[67] 王夫之:《永歷實錄》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頁。
[68] 洪亮吉:《侍學(xué)三天集》,《卷施閣集》詩卷一八,《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46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頁。
[69] 王鐸:《古怨》,《擬山園選集》詩集五律卷二四,第6b頁。
[70]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故宮博物院藏。
[71] 張鏡心:《云隱堂集》文集卷一四,第12b—17a頁。
[72] 張鳳翔:《贈太保兼太子太保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王文安公墓表》,抄本;錢謙益:《故宮保大學(xué)士孟津王公墓志銘》,《錢牧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3—1105頁;張縉彥:《覺斯先生家廟碑》,《依水園文集》后集卷一,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順治刻本,第76a—79a頁;《王覺斯先生傳》后集卷二,第58a—63b頁。
[73] 錢謙益:《故宮保大學(xué)士孟津王公墓志銘》,第1103—1105頁。
[74] 彭而述:《禹峰先生文集》卷一九,清順治十六年張芳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第4b—7a頁。
[75] 參見薛龍春:《論清初貳臣的自我開脫與相互回護(hù)——以書法家王鐸為中心》,黃惇主編:《藝術(shù)學(xué)研究》第三卷,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276頁。
[76] 王鐸:《酒間與坦公論詩文,作歌》(手稿),見《王文安公擬山園稿》,嘉德拍賣2009年秋拍拍品。
[77] 參見薛龍春:《清初貳臣刊刻王鐸法帖的意圖探究——以新見王鐸〈日涉園帖〉〈論詩文帖〉為中心》,《美術(shù)研究》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