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可心
那堅實的身軀不知承載著多少血與淚,那寬厚的肩膀如父親般守護著祖國,他是那樣的堅忍不拔,那樣的令人心疼。他手握錘子和鐮刀,一點一點翻新這片土地,讓花朵重新綻放,讓樹苗茁壯成長,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用那雙飽經風霜的手,替我們嘗盡人間疾苦,守護著這萬里江山——中國共產黨,值得我們永遠敬愛的老人。
——題記
九十九年櫛風沐雨,九十九年歷經滄桑,在這片大地上發(fā)光發(fā)熱,他是新中國的希望,是中華兒女的希望。提及他,我的熱血無時無刻不在沸騰,是他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chuàng)造這美好的一切,是他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扛起了即將沉淪的國家。因為有他,我們洗刷這屈辱;因為有他,我們享受這繁榮;因為有他,我們共建這輝煌!
回首往日,中國是一個飽受折磨,受盡凌辱的國家,唐朝的興盛繁榮并沒有就此延續(xù)下去,甚至迎來的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記得清朝初期,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fā)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墒牵@所謂的盛世仍停留在小農經濟,再加上民族壓迫、封建集權、閉關鎖國的落后政治制度,更是為日后中國的衰敗落后埋下了隱患。與此同時,當我們還沉溺在這虛偽的繁華和空心的世界里時,歐洲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發(fā)展階段,并在全球不斷殖民擴張,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都遠遠超過了中國。果然,好景不長,1840年,英國悍然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被迫簽下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56年,英國和法國又共同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到1860年,外國侵略者仍像貪婪的餓狼一般,吞食著中華大地,迫使清政府相繼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就此狼狽不堪,淪為千瘡百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但光明終將到來,自從建立共產黨以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國也漸漸脫離過去的陰霾,走向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華兒女們團結一心,堅強不屈,終于迎來了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平安康。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懦夫,而是昂首挺胸的戰(zhàn)士,這一切都是黨造就的,這讓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肮伯a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足以見得,共產黨的大公無私,他為人民和國家筑起了新的長城。他悄然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磕磕碰碰的走過了九十九年,用血與淚澆筑起城墻,澆灌著大地,祖國是我們的母親,而他是祖國的母親。伴隨著南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黨開始了漫長的救國救民的歷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為建立一個嶄新的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二萬五千里長征,這軍事史上的奇跡到底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呢?那是中華的英豪、黨的兒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鋪墊出來的。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血戰(zhàn)瀘州、強渡長江,這一個又一個的困境不斷考驗著黨,黨卻一次又一次的創(chuàng)造了奇跡,一次又一次的用血肉之軀擋住了這些來勢洶洶的猛獸。黨終究是勝利了,用他英勇不屈的頑強毅力改寫了歷史,開辟了一頁新的篇章,我們也終于迎來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中國。
黨不僅拯救了中國,還孕育出無數(shù)英雄豪杰,焦裕祿、孔繁森和人民同甘共苦,雷鋒、張海迪用真情感動人間,錢學森、梁守始終忘懷得失,中國航天員更是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都像螺絲釘一樣把自己緊緊擰在崗位上,無論發(fā)生什么,都頑強不屈、堅守崗位,對祖國赤膽忠心,絕不動搖。
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更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我要時刻不忘黨的教導,堅守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為人民服務,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奮發(fā)努力,堅持不懈,為祖國、為自己贏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我還要感謝黨,感謝他不畏艱難險阻,甘愿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感謝他不拋棄、不放棄,才讓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盡情綻放、釋放光芒;感謝他溫柔又硬朗,才讓我們盡管追逐夢想,不懼任何風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