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博 左清艷
常聽爸媽念叨,曉得石巖溝的水去哪兒啦?以往那么多的水,現(xiàn)在幾乎干了,洗衣、淘菜都不方便了。他們?yōu)槭怖线@么自言自語呢?難道有什么鮮為人知的秘密?好奇心驅使我要一探究竟。
我家旁邊有一條溪溝,溪水從一塊完整的石板上流過,上面還架起了一座高約5米,長約10米的石拱橋,大家都叫這條溪溝為“石巖溝”。爸爸告訴我,他和他的祖祖輩輩都是聽著悅耳的溪水聲長大的。那時,溝里常年溪水潺潺。每天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橋下的石板上洗衣、淘菜。特別是夏天,溝里別提有多熱鬧了。聊天的,洗澡的,戲水的,摸螃蟹的,捉小魚小蝦的,不到半夜不散席,有的干脆枕著石板睡。十多年前,溪溝里的水漸漸地少了?,F(xiàn)在,冬季里,幾乎斷流了。我問爸媽,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為了探尋爸爸愉快的童年,弄清石巖溝溪水幾近斷流的原因,我求助了周老師。
周老師帶著我們沿溪而上,走訪了靠溝而居的村民,查看了很多當年有“出水”的“水井”。又到氣象局請教,了解到了很多氣象常識。綜合起來,我認為,石巖溝溪水流量減小,冬天幾近枯涸的原因主要有:
“出水”枯竭是首要原因。以往每隔一段距離,溝里都會見到“出水”,農民依山就勢,在“出水”處修建了“水井”,以供飲用。現(xiàn)在,水井里都是泥土,“出水”都不見了。“出水”發(fā)源于哪里,為什么會斷流,我們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探究。水系小循環(huán)幾乎破壞。溪溝兩岸的山坡植被嚴重破壞,幾乎沒有了高大的樹木,矮小的灌木和枯萎的草叢難以保持水土,也難以形成水系小循環(huán)。
山坪塘積水困難幾乎干涸。原來在山坡上居住著很多村民,他們隨時清理山溝,治理山坪塘,通暢的山溝,及時收集降雨到山坪塘,山坪塘常年蓄水,人畜應用極其方便。現(xiàn)今盡管降雨與往年相差無幾,但由于水利系統(tǒng)年久失修,降雨不能積蓄到塘里,雨過即干。
上游集中修建養(yǎng)殖場破壞水系。石巖溝溪流發(fā)源于15千米外的山灣堰塘,沿線修建了3個養(yǎng)魚場,2個養(yǎng)豬場。本就不多的流水,場主據(jù)水為已有,在場內循環(huán),循環(huán)出的水幾乎成了臟水,嚴重破壞溝邊植被,溪溝沙化,堵塞“出水”,惡化水系。
在和老師一起調查研究中,我終于明白,石巖溝的溪水是爸爸歡樂的童年,滋養(yǎng)著他們幸福美滿。更知道,我們一旦失去了水,跟著失去的就是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