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鵬鵬 張倩怡
摘 要:《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玉文化亦是博大精深,本文以《紅樓夢》中名字中含“玉”的最重要的幾個角色——賈寶玉、林黛玉、妙玉、蔣玉菡、甄寶玉為研究對象,通過人名的隱喻和中國傳統(tǒng)姓名文化,探究《紅樓夢》中人物的特點和其性格命運的緊密聯(lián)系,以此揭示 “玉”所體現(xiàn)的美好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紅樓夢》;人名;玉文化
1 概述
《紅樓夢》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譽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目前,社會對于《紅樓夢》的研究聚焦在其文學(xué)價值,但是其體現(xiàn)的玉文化受到關(guān)注較少。其中每一個主角名字設(shè)計的高妙之處和其體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玉文化的精髓和內(nèi)涵。
古人云:“名如其人,人如其名”,名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名字不僅傳承了人的情,意,志,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命運的走勢,讀過《紅樓夢》的人會驚嘆于作者對于書中人物名字的設(shè)計如此精妙,我們可以通過人物的名字窺探其最終的歸宿。
2《紅樓夢》典型人物的姓名分析
2.1 賈寶玉
寶玉之身。他名為寶玉,又銜玉而生,寶玉本為石,合了他前世神瑛侍者補天石所化的身份淵源,他和他的寶玉二者分別為“寶玉”的質(zhì)與形。
賈府一眾長輩最重視的寶貝疙瘩。賈府這一輩是為“玉”自輩,但在一眾小輩之中只有寶玉得以“寶玉”為名。賈璉、賈珍、賈琮、賈珠、賈環(huán)、賈瑞等人都是所謂的“斜玉旁”。
首先來看“寶玉”二字:寶玉之名,寶,珍也,從宀從王從貝寶;寶是天下眾人莫不在追求之物,無論一個人心目中的“寶”是什么,都代表著他對此極其珍視,能用“寶”字起名之人,其在父母親人心中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另外,“凡玉之屬皆從玉”。由這二字的意義便知寶玉在賈府是什么樣的地位了。
一眾紅顏圍繞的中心?!坝瘛币蚱涓叨鹊挠^賞性和美好寓意,經(jīng)常被制作成女性首飾,與之常年貼身相伴。寶玉不喜男人,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常年混跡在賈府一眾姐姐妹妹之中,更是與眾多姑娘加一同居住在大觀園之中,斗草簪花、吟詩作賦、出入相伴。更是與黛玉、寶釵、襲人、晴雯、秦可卿等眾多紅顏都有著感情糾葛。
既為玉,即不流于功名利祿之俗物,不合于混濁紛擾之塵世。同樣,既為玉,便有著出眾的儀容,天生便能吸引人的目光,贏得人的好感。
2.2林黛玉
難得一見的美女佳人。“黛,畫眉也。”《說文》,楷本作畫眉墨。中國自古以來便有以“蛾眉”喻佳人的傳統(tǒng)。賈寶玉更是夸贊其“神仙似的”、“才貌世稀”,取字“顰兒”堪稱絕妙。既用“東施效顰”的典故恰到好處入木三分地描繪出林黛玉的神態(tài)和美貌,也對上了她名中的黛。
黛,又指青黑色的顏料。青黑色一貫代表兇惡、災(zāi)厄、疾病、不祥等等,以黛為名;黛玉自認為寄人籬下,賈府眾人對她確實很好,但也帶著幾分疏離,她性情敏感、為人又有些小家子氣、說話耿直卻顯得有些尖酸刻薄,在賈府之中是缺少歸屬感的;進了大觀園后她選了多竹的幽靜居所,名之以“瀟湘館”,取號瀟湘妃子,這又何嘗不是她一生體弱多病、孤苦無依、于“情”之一字上不得善終、最后為心愛之人淚盡而逝不得善終的悲慘命運的寫照?
黛玉之通透,是與寶玉“天真無賴”截然不同的特質(zhì)。二者同樣心性超俗,但自小體弱多病、早早失了恃怙,在偌大的賈府里,她是格格不入的,對周身的一切便變得敏感,也更加脆弱,每當(dāng)遇到一些問題便會病倒,如同玉一般易碎。
林黛玉,按“拆字”和“諧音”可解讀為“木帶玉”,隱含“木石前盟”之意。
2.3“廟”中玉
R妙玉,“妙,從女從少,美妙少女。本義:美、好。”妙玉之才貌性情無負這二字。
她的判詞中用“金玉質(zhì)”來描述她,而隨后的曲中首句便是“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稱得上這般高的評價,那“妙玉”一字再合適不過。
拋開這一說法,且看妙玉自己。妙,諧音“廟”,她的身份是尼姑,三歲出家,早失恃怙,由極精演先天神數(shù)的師父帶在身邊養(yǎng)大,接受的是佛教的熏陶,入大觀園后也是住在櫳翠庵。大觀園里有館、有齋、有院、有苑、有村、有樓、有榭,是一個屬于女兒們的理想之地,一眾大好青春年華的少女聚在一處。其中,庵之一稱可以說是格格不入。這本是一個無拘無束個性自由的地方,充滿少年少女的癡嗔旖旎,是紅塵世間的縮影;而象征著清修孤寂超脫本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
寶玉雖同妙玉不親近,但妙玉本身預(yù)示著佛緣,這與寶玉最后遁入空門選擇避世有所關(guān)聯(lián)。
2.4蔣玉菡——賈寶玉與花襲人的另一種圓滿
寶玉是否有男風(fēng)之好還難以定論,但他與蔣玉菡有著親密的關(guān)系是確鑿的。寶玉原是聽聞琪官之盛名向他打聽,巧的是蔣玉菡便是正主。二人第一次相見便互贈禮物,甚至是汗巾子這種貼身私物。
蔣玉菡作為一個“戲子”,唱的是旦角,雖說盛名在外,被北靜王等一眾權(quán)貴追捧,但在封建禮教的眼里也是一個不上臺面的優(yōu)伶,在封建家長的眼里只作消遣娛樂的下等人。但他身上這種特質(zhì),是對傳統(tǒng)觀念中的男子形象的反抗和叛逆,具有真性情,有同寶玉一般的靈性,也是一塊璞玉。
3結(jié)論
曹雪芹的一生,從富貴到貧賤,但他不屈從于封建禮教的束縛。“賈寶玉”、“林黛玉”、“妙玉”、“蔣玉菡”都是他理想中的精神凈土,雖然這幾個人大多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蹉跎下慘淡結(jié)局,但是曹雪芹確是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決態(tài)度去守護自己的精神追求。
《紅樓夢》看似寫癡男怨女的感情之事,以一種冷靜的、諷刺的目光將這個牽涉到這個封建社會的故事凝聚在一家之內(nèi),濃縮在三代之中,其藝術(shù)手法之妙絕、起名藝術(shù)之高超,無愧中國古代小說巔峰之作的稱號。
作者簡介:齊鵬鵬(1998—),男,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xué)院珠寶學(xué)院。
張倩怡(1986—),女,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xué)院珠寶學(xué)院,高級工程師、講師、技師、國家珠寶玉石質(zhì)量檢驗師(CGC),研究方向:珠寶鑒定、評估、商貿(mào)與文化。E-mail:2517417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