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
調查的目的:國家自2000以來,就在新疆推行雙語教育,推廣至今,教學質量仍然偏低,學生掌握國家通與語言的能力不強,學生整體的學業(yè)水平非常低,造成推廣模式二困難多,壓力大。雙語教學中的瓶頸問題突出,國語教學矛盾突出,教學水平低下,學生學習成績低下,根據葉城縣第五中學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對比分析,小學語文成績平均分為40.5分,數學成績平均分為42.7分;中學語文成績平均分為18.4分,數學成績平均分為19.6分,英語成績平均分為20.4分,歷史成績平均分為22.7分。思想品德成績平均分為24.5分,地理成績平均分為21.4分。學生、家長怨聲載道。而社會有不少雜音,說出現這些問題,教師要負主要原因,而實際上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的對象:中小學教師,主要對葉城縣第五中學教師進行調查。葉城縣第五中學,共有教師111名,其中正科1名,副科2名,高級教師3名,中級教師27名,工勤崗位4名,中層干部14名,分別管理教務室、教研室、政教處、團委、婦聯(lián)等科室。在教師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教情、學情問題都比較突出。
調查的方法:發(fā)放問卷調查。在此次調查中,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0份,收回30份。其中許多教師認為影響葉城縣學校雙語教育、國語教育發(fā)展的原因是學校軟件、硬件建設以及教師結構性短缺,業(yè)務素質、專業(yè)水平不高;有30%的教師認為影響雙語教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現有雙語師資數量較少,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有37%的教師認為影響雙語教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現有雙語師資漢語水平較低,教師業(yè)務素質不高.專業(yè)水平低下,不能完全勝任雙語教學;另外有33%的教師認為影響雙語教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厭學情緒高漲,對學習不感興趣,家長不支持學校工作,對子女的國語學習不重視等。
調查報告內容:
我作為一名工作在南疆地區(qū)的雙語教師,感到無比自豪。南疆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地區(qū),經濟、文化、教育受歷史等條件發(fā)展相對滯后。因此雙語教育存有基礎薄弱,發(fā)展不平衡的特點??v觀整個南疆,尤其是喀什地區(qū)葉城縣的雙語教學,這一特點表現的尤為突出。我個人認為,要改變這一面貌,關鍵在老師和政策性的引導?,F主要根據此次調查問卷,就葉城縣雙語教學中教師存在的一些問題,淺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及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對之處,還望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普遍不高。
如果說教育是人類進步與發(fā)展的基礎工程,那么教師則是這一工程的工程師。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這一工程的質量。在21世紀,教育不是一個人或一類人的事業(yè),它已涉及到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公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已給教育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素質,尤其是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已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
相應的對策:
首先,讀書是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其次,創(chuàng)作也是提高專業(yè)水平的一個重要辦法,例如撰寫論文,進行教學研究等等。當然積極參加一些課外學習和培訓,經常撰寫反思文章,則往往引起“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化水平還要提高自身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如備課,說課,講課甚至是粉筆字,板書等等。
問題二:師生之間缺少溝通。
教育本身就是心與心的一種交流,矛盾與問題往往產生于缺乏交流,這一問題就本質上來講,是教師缺少責任心的表現;具體表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缺少有效性即學習的交流。
相應的對策:
溝通是調節(jié)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是必不或缺的。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卻少必要的交流,教師的一切做法就很難受到應有的效果。教師應放下架子,做學生課堂上的“良師”,課后的“益友”,主動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公平的與每位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如此何樂而不為!
問題三:教師沒有做到一個“愛”字。
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一生就追尋著一個“愛”的足跡。大有大愛,小有小愛。試想如果這個世界上缺少了愛,則無所謂社會,無所謂家庭,那么世界,社會,家庭就會顯得多么寒冷。教育是一項愛的工程。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未成年人,是一群孩子,他們極其渴望得到諸如“母愛”、“父愛”般的老師的愛。
相應的對策:
教師關愛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多關注他們的學習,多給他們輔導;多給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包括精神關愛和必要的物質關愛;上課時多給鼓勵,贊揚的語言和目光;課后與他們真誠的交心;當他們取得成功時你的肯定與祝賀,當他們失敗時你的關懷與激勵,哪怕是見面時的一個微笑,都會給他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給他們前進的動力。
問題四:教師教學思想落伍,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教學方法落后。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教育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至今還影響著教育事業(y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中西部地區(qū)。具體表現在兩點:一是學生得無條件的服從教師的管理,得言出即從,溫順的就像一只小綿羊;二是傳統(tǒng)式的“滿堂灌”,課堂質量不高。
相應的對策:
首先,教師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地通過閱讀和學習,及時汲取當今世界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思潮、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
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情感取向和學習效果。在南疆大部分地區(qū),一部分學生受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因素的影響,對學習興趣不高,是壓迫式的學習。而對于教師而言,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
問題五:教職工掌握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比較低。
在推廣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F在我們葉城縣教育大環(huán)境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大部分老師(主要是當地民族教師)自身掌握國家通與語言的能力比較低,很多老師發(fā)音不標準。況且從甘肅、云南、貴州、東北等地招來的部分教師,普通話不達標,專業(yè)不對稱,業(yè)務本領不高,綜合素質不硬。
相應的對策:
首先,要抓好教師的國語,業(yè)務等培訓力度,責令教師率先學雙語?,F在雙語推行難度大,教師是關鍵。其次,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雙語學習制度,制定定期達標責任書,教師要先學一步,先會一步,先達到熟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教好學生。
問題六:社會中尤其是學生家庭,雙語學習的氣氛不能滿足雙語教學的需要。
當前,在大力推行雙語教學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家長對雙語教學不夠重視,不能理解,學校只能抓學生,教育學生,只能在開家長會時宣傳雙語教育的重要性。而有些家長,由于長期受宗教極端思想的侵蝕,這就造成學生在學校能有國語交流,而其余的時間用母語交流,造成學生掌握國家通與語言文字的能力比較低下。
相應的對策:
首先要面向社會,尤其是社區(qū),農村加強對雙語政策,國語教學的宣傳力度,加強民族共同體宣傳與教育。對讓群眾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f國語,怎么樣提高說國語能力。其次通過開班社區(qū)國語學習班,夜校等多種國語學習方式,以及通過演講,文藝活動,激勵獎勵等多種措施,加強農民、工人、商人、干部等群體對國語的學習,以此了解國語學習對他們及其他們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
總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自身素質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質量。南疆地區(qū)雙語教學質量普遍不高或偏低,千萬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不僅是教師分內的職責,更是為了提高南疆基礎教育質量工程勢在必行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