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水北調(diào)總干渠穿越大小河流百余條,依據(jù)河流流域狀況對相鄰近的交叉河流進行適當歸并,歸并后交叉斷面以上集流面積<20km2的河溝,因其一般從總干渠的左岸流向右岸,故稱為左岸排水建筑物。吳陳溝排水倒虹吸工程屬于南水北調(diào)中線總干渠河南段左岸排水倒虹吸工程之一。本文對吳陳溝排水倒虹吸的布置設計簡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程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南水北調(diào);吳陳溝;排水倒虹吸;布置設計
1.工程概況
吳陳溝排水倒虹吸工程位于河南省新鄭市新村鄉(xiāng)吳陳村南約0.4km處,是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總干渠與吳陳溝之交叉建筑物,為沙河南~黃河南渠段第三標段的第57座左岸排水工程,溝道與總干渠交叉斷面處樁號為SH(3)130+519.8,大地坐標:X=3813109.399,Y=472692.329。交叉斷面以上集水面積2.90km2,天然情況下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59m3/s、2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84m3/s。
2.干渠簡介
工程交叉處總干渠設計流量305m3/s,加大流量365m3/s,相應水位分別為122.945m、123.561m??偢汕诖颂帪榘胪诎胩钋?,渠道斷面要素為:渠底高程115.945m,渠道底寬24.50m,比降1/28000,糙率0.015,內(nèi)邊坡1:2.0,外邊坡1:1.5,左岸堤頂高程為127.62m,右岸堤頂高程為126.41m,堤頂寬度為5m。左右岸沿外堤腳線向外設防護林帶及左岸設截流溝。
3.水力計算與管身斷面確定
鑒于吳陳溝天然情況下即是蓄滯洪區(qū),干渠建成之后,原來的水位流量關系會發(fā)生變化。因此考慮適度淹沒,從而減小工程規(guī)模。基本思路是:擬定不同的斷面尺寸,通過確定率定曲線,進行調(diào)洪演算,最后得出合適的斷面。本工程可確定斷面尺寸為2-2.5×2.5m,工程后50年一遇洪峰流量35m3/s、200年一遇洪峰流量40m3/s。
4.工程布置
吳陳溝排水倒虹吸工程與總干渠正交,主要由進口連接段、管身段、出口消能防沖段等部分組成。上游河底高程124.00m,下游河底高程123.30m。上游設計水位126.12m,下游設計水位124.45m,工程設計水頭1.67m。總長226.19m。
a) 進口段
進口段總長取48.19m。其中護砌段(M7.5漿砌石)長10.00m,底部高程124.00m,梯形斷面,邊坡1:2,厚300mm。漸變段(M7.5漿砌石)水平長18.19m,底部為斜坡式,坡度1:5,高程降至120.36m,厚300mm。水平連接段(C20混凝土)長20.00m,厚500mm,兩側(cè)設半重力式圓弧翼墻,半徑26m,圓心角55.81°,高程取200年校核洪水位加0.3m,故翼墻高6.47m。胸墻位置與孔口平齊。參照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河南段左岸排水建筑物有關設計,進口不設攔污柵、工作閘門、檢修門。如須進行檢修,可通過在非汛期修筑臨時圍堰進行檢修。進水口不設沉砂池,為減輕管內(nèi)清淤工作量,于護砌段末端設置小型攔砂坎,坎高0.5m。
b) 管身段
管身由進口斜管段、水平管段和出口斜管段三部分組成,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雙孔截面,單孔截面2.5m×2.5m。其中進口斜管段水平投影長50m,進口斜管段坡度為1:5.5;水平管段長26m,管頂埋深取1.5m;出口斜管段水平投影39m,出口斜管段坡度為1:5.5。倒虹吸進口高程取10年一遇設計洪水降低0.5m,故底板高程為120.36m,斜管與水平管段采用圓弧軌道連接,圓弧半徑12.5m,圓心角10.30°。
c) 出口消能防沖段
此段主要由消力池段、海漫段和防沖槽組成。出口消力池段緊接倒虹吸出口,長15.0m,底板高程118.36m,兩岸為半重力式岸墻,高程取200年一遇下游校核洪水位加0.3m,故擋土墻高6.48m。;海漫段總長43m,由22m的斜坡段和21m水平段組成,斜坡段坡度1:5。水平段底板高程123.30m,M7.5漿砌石護底,底板厚300mm;為防止海漫底部遭受沖刷,在海漫末端設防沖槽,深2.0m,底寬2m,上游坡1:1.5,下游坡1:1。
5.總結(jié)
本文是作者畢業(yè)設計中關于吳陳溝排水倒虹吸設計的一部分,綜合反映了南水北調(diào)總干渠河南段左岸排水建筑物布置設計的一般特點,希望能夠?qū)ν惞こ烫峁┙梃b。
參考文獻:
[1] 李惠英,田文鐸,閻海新.倒虹吸管[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5-50.
[2] 趙廷華.南水北調(diào)中線河南段左岸排水倒虹吸工程設計[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08,6:24-25
作者簡介:
單奪權(1996.12-)男,漢族,河南省永城市,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