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詠梅
播音員主持人用以傳達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是聲音,聲音的好壞直接影響傳播效果。如播音中氣勢磅礴、豪放灑脫、文靜淡雅、謙和柔美、沉緩深切、寧靜悠遠、娓娓動聽、清新流暢,各種風情無不滲透著聲音魅力,給人帶來美感。
聲音是為表達內容服務的。進行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時,聲音得心應口、收縱自由,才能把理解感受到的東西表達出來,收到應有的宣傳效果。如果聲音是僵的,缺乏活力、不能隨內容的發(fā)展、感情的運動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就不能把理解感受到的東西自如地表達出來。
一、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什么樣的聲音
播音員主持人絕大部分的工作是有稿播音,也有一部分工作帶有即興創(chuàng)作的性質。廣播內容的廣泛、形式的多樣、語言的精煉使播音創(chuàng)作天地廣闊,對發(fā)聲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滿足傳情達意的需要,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必須富有活力,色彩豐富,變化自如。播音絕不是見字出聲的機械動作,更不是聲音的炫耀,播音的大忌是發(fā)出無意之聲、無情之聲、僵滯不變之聲。
由于發(fā)聲條件不同,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我們只能在自己發(fā)聲條件的基礎上發(fā)揮所長、克服所追求某種自以為美的聲音,特別不能模仿廣播電視中某個自己崇拜的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桃饽7履硞€人的聲音,常常是發(fā)聲方法不良的根源,它不僅束縛了聲音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嚴重的甚至能導致發(fā)聲障礙或喉部病變。
播音發(fā)聲的美,是有助于傳情達意的美,決不能離開傳情達意的要求去追求某種固定的聲音。
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要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句話:準確規(guī)范,清晰流暢;圓潤集中,樸實明朗;剛柔并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變化自如。
準確規(guī)范,清晰流暢。這是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要求,同時,播音員主持人還擔負著宣傳引導推廣普通話的重任,語音必須準確規(guī)范,吐字的清晰度要求高,語音要流暢,如潺潺流水,生動活潑。
圓潤集中,樸實明朗。這是對聲音基本色彩要求,發(fā)音與吐字兩方面都包括在內。聲音要潤澤,不干澀;吐字要玉潤飽滿;聲音不散不扁;這就是圓潤集中的含義。廣播電視節(jié)目是為了激勵人們的精神,豐富人們的知識,愉悅人們的身心,因而,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不僅要樸實,而且要明朗,使人產生舒適感。圓潤而明朗,像清泉,汩汩地流入人們的心田。
剛柔并濟,虛實結合。發(fā)音吐字要有韌性、有彈性,能剛能柔,有虛有實。由于性別和性格的不同,一般說,男聲偏剛健,女聲偏柔美。如果顛倒了,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但是,無論男聲或女聲,都不能一味地剛或一味地柔,都要求在本身基礎上的能剛能柔,剛柔并濟。要知道,過剛則直,過柔則靡,一味地剛聽來呆板生硬,一味地柔聽起來萎靡不振,都是我們所不取的。聲音還要虛實結合,有人追求聲音亮,過多地用實聲,聽來拙,不能很好表達細膩的情感;有人追求柔美有感情,過多地用氣聲,聽來假。用聲要求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并濟,虛實結合;隨著意與情的要求而靈活運用。
色彩豐富,變化自如。聲音色彩是播音員主持人隨節(jié)目內容的發(fā)展而運動變化著的感情的外衣。人的感情是不斷運動變化的,聲音色彩也是在對比變化中體現出來的。聲音色彩有如畫家的調色板,越豐富細致就越能傳情,越有表現力。感情色彩的變化是無窮的,聲音色彩的變化也是無窮的。發(fā)音吐字基本方法的掌握,是為了利于聲音的變化,而不是為了追求固定不變的音色。
二、駕馭聲音能力是播音主持成熟的標志
地方臺的播音員主持人由于受人員數量的影響,不可能只定位在一種文體節(jié)目的播音主持之中,他們往往既要播報新聞節(jié)目,又要主持文藝節(jié)目等等,可謂是身兼數職。在這種情況下,播音員主持人所接觸的稿件的內容是千差萬別的,要想準確地表達出每件稿件的內容和每組節(jié)目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色彩,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具有豐富的聲音變化能力。
一個人的聲音變化是有許多因素相伴隨的,與態(tài)度、情感、分寸的把握有著直接的關系。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依據稿件和節(jié)目內容來變化自己的聲音,適應節(jié)目內容的需要,不能為了突出自己的聲音形象,不顧稿件和節(jié)目的內容而隨便“起高調”。追求聲音的隨意性是不可取的,而只是單一的聲音,缺少變化也很難適應各類稿件的需要。
三、科學用聲和護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聲帶是最重要的,是樹之根、水之源。所以保護聲帶至關重要。一定要記住以下幾點:①不要大喊大叫,“白嗓”大喊大叫會對聲帶造成不小的傷害,長時間會影響音質和音色。②飲食不要冷熱交替。③少吃辣 ④不要熬夜。
四、有聲語言的六條規(guī)律
張頌老師是中國播音教育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播音學學科體系創(chuàng)立者,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第一位播音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播音界泰斗。他的有聲語言的六條規(guī)律非常珍貴。
1. 理解是基礎。任何朗誦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來展現的,不僅要自己懂,還要讓別人明白,將文字中隱含的內容為大家展現出來。
2. 目的是統帥。語句的重音要根據目的和情感來展現。
3. 感受是關鍵。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4. 感情要運動。有感而發(fā),有動于衷。永遠記?。簝热荼刃问礁匾?。
5. 聲音要變化。根植于內容,感情就有了著落,聲音要跟著感情變化。
6. 狀態(tài)要自如。要學會轉換好自己的狀態(tài),用享受的狀態(tài)去朗讀是最好的,既要讓自己舒服,也要讓觀眾舒服,才能達到最適宜的狀態(tài)。
好聲音的標準是科學的用聲、規(guī)范的吐字。當一個人的聲音符合這兩個標準時,都可以定義為好聲音。聲音訓練的相對和絕對:通過聲音的訓練,不可能完全達到另一個人的聲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訓練,去追求好聲音的這兩個標準,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達到自己聲音狀態(tài)中最美的那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