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波
(安徽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二胡獨奏曲《江南春色》是作曲家馬熙林和二胡演奏家朱昌耀以揚劇曲牌《知心客》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一部江南風(fēng)格二胡名曲。作品巧妙運用加花變奏、曲調(diào)擴充、節(jié)奏對比等手法,使一首短小的民歌成為一首優(yōu)美動人、充滿生機的二胡獨奏曲。自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廣為流傳,至今仍是每個二胡演奏者的必拉作品,在二胡音樂作品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江南春色》分為引子、曠野清晨(A、主題),一、春回大地(A1、主題變奏),二、萬物掙春(A2、主題變奏),三、江南碧翠(A3曲調(diào)擴展),尾聲、欸乃庭湖(主題再現(xiàn))。作品采用了揚劇曲牌《知心客》宋江鬧院的主題素材,
從譜例1與譜例2可以看出,《江南春色》的主題素材是由《知心客》第一樂句發(fā)展而來。此主題音樂在江南音樂中廣泛應(yīng)用,其中《天涯歌女》《太湖美》兩首歌曲的主題樂句與《知心客》的主題樂句有著極高的相似。
目前有音像記錄的《江南春色》演奏版本非常多,筆者以朱昌耀、宋飛及孫凰的演奏版本為例。
朱昌耀,著名二胡演奏家,1956年出生于江蘇南京,7歲學(xué)習(xí)二胡演奏,1973年考入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音樂系。創(chuàng)作了《江南春色》《蘇南小曲》等優(yōu)秀二胡獨奏曲。朱昌耀也是《江南春色》的創(chuàng)作者及首演者。朱昌耀的演奏版本與《全國二胡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一套)中的樂譜83-89小節(jié)有所不同,只有5小節(jié)的長度。
宋飛,1969出生于天津,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7歲隨父宋國生教授學(xué)習(xí)二胡演奏,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xué)院器樂系。首演了多部拉弦樂與二胡獨奏、協(xié)奏作品,如《清明上河圖——中國音畫》《燕趙春潮》《竹韻》等。宋飛的《江南春色》演奏版本與《全國二胡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一套)77與78小節(jié)的第二拍全部改為連續(xù)演奏的八分音符“do”。
孫凰,1981年出生于上海,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xué)院二胡教師。五歲半學(xué)習(xí)二胡演奏。2000年保送至中央音樂學(xué)院民樂系。曾獲得包括“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CCTV民族樂器大賽”等多項國內(nèi)大賽一等獎。孫凰演奏《江南春色》所采用的版本是《全國二胡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一套)。
通過視頻及音頻的對比研究展現(xiàn)三代演奏家在音樂解讀、處理方面的共性與個性。
三位演奏家錄像版本采用的分別是1.1朱昌耀,CCTV15音樂頻道《CCTV音樂廳》江南情愫音樂會(一)(2020年)。1.2宋飛,CCTV15音樂頻道《風(fēng)華國樂》(2017年)。1.3孫凰,《西子弦韻》 孫凰二胡獨奏音樂會(2019年)。
朱昌耀版本的時長6分53秒。由于樂隊版本包含了38秒的前奏,所以僅計算除前奏的演奏時長,總演奏時長應(yīng)為6分15秒。宋飛版本的演奏時長是4分57秒。孫凰版本演奏時長是6分07秒。
圖表1
宋飛《江南春色》第一段速度每分鐘58拍,第二段每分鐘152拍,第三段每分鐘48拍,處理較為流暢。孫凰第一段的速度每分鐘46拍,第二段每分鐘168拍,第三段每分鐘40拍,演奏相對柔和。朱昌耀第一段速度每分鐘52拍,第二段每分鐘132拍,第三段每分鐘58拍整體處理清新自然。
《江南春色》的演奏中采用了典型的江南絲竹演奏手法,由于本曲主題源自戲曲,所以在如何完成二胡演奏的“聲腔化”及滑音、回滑、墊指滑音等左手“做韻”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見譜例1。
朱昌耀在演奏中滑音、回滑音處理大部分采用右手弱音運弓相配合,使左手“做韻”沒有明顯的“棱角”,效果更加流暢自然。揉弦幅度小、速度快,多采用揉壓結(jié)合的方式。右手運弓壓力與速度而言,弓壓相對較大,貼弦緊密,音色明亮、通透。
宋飛在演奏中滑音、回滑音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右手運弓保持與前后一致的演奏力度。揉弦速度相對較慢、輕,采用滾揉方式。右手運弓壓力與速度而言,弓壓相對較小,音色自然。整體演奏效果富有律動,更加流暢。
孫凰在演奏中滑音、回滑音處理速度相對較慢,右手運弓大部分采用音量弱化與之相配合。第七小節(jié)的第二個“sol”與十二小節(jié)的“sol”均采用由“mi”慢速滑向“sol”,而且加強對“mi”力度處理。揉弦速度、幅度、力度多變。右手運弓壓力與速度而言,弓壓相對最大,音色緊致、明亮。
為了更加直觀地感受整體音樂線條,筆者采用音樂頻譜圖的方式對各演奏家版本進(jìn)行比較。
從三位演奏家的《江南春色》音樂頻譜圖可以比較直觀看出,他們之間整體線條的共同與局部處理的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都采用了從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弱起漸強,尾聲漸弱的處理方式。不同之處在于第二段與第三段的力度處理,朱昌耀版本在第二段的演奏中速度相對較慢,弓段與力度較大,特別是第三段大量的使用大弓段分弓進(jìn)行演奏。宋飛版本在第二段演奏中速度相對較快,弓段、力度較小。孫凰版本在第二段演奏中速度相對最快,弓段、力度最小。宋飛與孫凰在演奏第三段時都采用了連弓為主的演奏方式,在整體力量上弱于朱昌耀版本。
三位演奏家在演奏中均表現(xiàn)出江南音樂風(fēng)格中“程式化”的“做韻”技法,但是在“程式化”的演奏中又有著不同的理解與闡述方式。三位演奏家在學(xué)習(xí)生活經(jīng)歷,時代、地域文化影響的差別和審美習(xí)慣,造成了他們演奏風(fēng)格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