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衛(wèi),常海洲,伊 涵
(上海理工大學 理學院,上海 200093)
近年來,水資源日益匱乏,該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世界范圍內比較關注的問題,由于環(huán)境污染和人口增長加速,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出現(xiàn)了工業(yè)廢水的污染[1-3]。對于廢水的處理,可以通過常規(guī)工藝去除其中的有機質和細菌,但是對于廢水中的無機離子,就需要對其進行除鹽處理,除鹽過程是水質深度處理的一個關鍵步驟,利用除鹽工藝可以去除回收水中的Na+、Ca2+、Cl-、Mg2+等大量無機離子[4],可以實現(xiàn)化工制藥、輕工技術等工業(yè)的用水處理,同時在循環(huán)水、飲用水凈化方面也得到了研究[5-7]。目前有很多傳統(tǒng)的處理淡化水的方法,如蒸餾、反滲透、電滲析等,然而這些方法都有種種缺點,如耗能高、產(chǎn)出低、設備繁瑣等[8]。
電吸附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除鹽技術,在通電條件下,水中的帶電粒子被吸附在帶電電極表面,從而實現(xiàn)對離子的去除。該技術效果好、無二次污染、成本低[9-11]。電極材料是電吸附技術的關鍵,目前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碳納米管、炭氣凝膠在國內外已經(jīng)有所研究,然而后兩者處于研究階段,方法不完善,難以得到大規(guī)模應用[12-14]?;钚蕴坷w維原料豐富且廉價,比表面積高,制成成品后,可以得到ACF 紙、ACF 布,這就保證了可以以更大的面積接觸溶液的離子,相比傳統(tǒng)的活性炭具更好的應用前景[15-16]。
本文通過選用高比表面積的新型吸附材料活性炭纖維(ACF)作為電極材料,選取不易電解、導電性好的石墨片作為極板,自制電極和電吸附裝置,采用較高面積的吸附材料對NaCl 溶液進行電吸附研究??疾炝穗妷?、板間距、板面積對吸附效果的影響,選擇最優(yōu)的實驗參數(shù)處理不同濃度的溶液,同時進行了電吸附的脫附研究。
試劑:氯化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去離子水。
材料:活性炭纖維(SIF-1800,江蘇蘇通碳纖維有限公司),石墨片(北京晶龍?zhí)靥迹?/p>
直流穩(wěn)定電源(MT152D),蠕動泵,干燥箱,掃描電鏡(VEGA3 TESCAN),比表面積及孔徑分析儀(麥克ASAP2460)
將事先裁剪好的ACF(10 cm×10 cm)加入去離子水中,先浸泡、洗滌。之后換水煮沸3 小時,冷卻室溫后取出,擰干后放入110℃的干燥箱中烘24 小時,取出后放入干燥皿中備用。
對石墨片進行處理,洗凈表面,放入烘箱進行干燥,之后將預處理好的ACF 平鋪在石墨片上,用導電膠對兩者進行粘結,壓實、干燥備用。
電吸附裝置采用有機玻璃容器,長12 cm,高12 cm,寬2 cm。取兩塊制備好的復合電極,固定在有機玻璃容器中,調整實驗裝置參數(shù),接入蠕動泵,兩塊復合電極外加電源通電,即可進行電吸附的過程。
通過配置不同濃度的NaCl 溶液,擬合出溶液的電導率與濃度的曲線:y=1.878 9 x+37.207 79,R2=0.999 52,擬合效果好,說明濃度大小與電導率是正相關的。
配置一定濃度的NaCl 溶液,測定其電導率,將配好的模擬液加入到搭建好的電吸附裝置中,調整好一定的實驗參數(shù),打開電源開啟電吸附過程,從通電開始每十分鐘用泵抽取液體取樣,用電導率儀測定其電導率。去除率的計算方法如式(1)所示。
利用掃描電鏡來觀察ACF 的形貌結構,從圖1 中可以看出,活性炭纖維結構較密,呈現(xiàn)出線條狀,纖維之間相互交錯,且有著發(fā)達的間隙結構,這使得其擁有較好的吸附效果,將有利于吸附溶液中的離子。
圖1 活性炭纖維的SEM 圖
比表面積和孔結構也是反應材料吸附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表1 為電極的比表面積BET 測試的相應數(shù)據(jù),從表1 中可以看出,ACF 的比表面積很高,已經(jīng)達到了1 534.43 m2/g,BJH 吸附累計孔容為0.18 mL/g,BJH 吸附平均孔徑為1.25 nm??梢钥闯鯝CF 具有很高的吸附接觸面積,這將有利于電吸附。
表1 ACF 電極的比表面積表征數(shù)據(jù)
圖2 是不同電壓下電吸附的效果對比,設置了四種不同的電壓(0 V、0.8 V、1.0 V、1.2 V),配置的溶液為50 mg/L 的NaCl 溶液,進行60 min 的吸附過程,當電壓為開路電壓(0 V)時,吸附效果很差,但因為ACF 自身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所以電導率也略有下降。隨著電壓的增大,吸附效果有所增加,去除率也增加。當電壓達到1.2 V 時,去除率為61.54%。這是因為隨著電壓增加,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強,對水中的離子有著更強的吸附,使得去除率升高。
圖2 不同電壓下的電吸附效果
圖3 不同板間距下的電吸附效果
圖3 為不同板間距下的吸附效果,溶液濃度為50 mg/L,通過設置三種不同的板間距(2 mm、3 mm、4 mm),產(chǎn)生了不同的吸附效果,當板間距為3 mm 時,去除率最高。然而當板間距為2 mm 時吸附效果并不及3 mm,這說明板間距并非越小越好。因為板間距太小時,會導致水流不暢,不利于產(chǎn)水的排出,甚至會產(chǎn)生短路。當板間距太大時,電場相互作用減弱,同時加大了離子在兩板間移動的距離,增大了吸附完成的時間,這樣不利于提升吸附的效果。
圖4 為不同板面積下的電吸附效果,溶液濃度為50 mg/L,設置了三種不同大小的板面積,板面積分別為50 cm2、75 cm2、100 cm2。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板面積的增大,吸附效果有所提高,去除率分別為47.11%、52.88%、61.54%。這是因為板面積的增大提高了電吸附的面積,更有利于電吸附過程。但是過大的板面積也會增大實驗材料的消耗,經(jīng)濟效益低,所以板面積也不能太大。
圖4 不同板面積下的吸附效果
圖5 不同濃度的鹽溶液的電吸附除鹽效果
圖5 為不同濃度的NaCl 溶液的電吸附除鹽效果,設置三種濃度的鹽溶液,分別為300 mg/L、400 mg/L、500 mg/L。通過實驗可以看出,電吸附對高濃度鹽溶液也有一定的除鹽效果,濃度越高去除效果越低,三種濃度下的去除率分別為50.33%、43.49%、30.09%。這是因為濃度越高,電吸附越容易飽和,當達到飽和后,電吸附的過程將減弱。
圖6 為電吸附的脫附過程,選取的為500 mg/L 的NaCl 溶液,當吸附過程進行到60 min 時,將電源的正負極互換或短接,進行脫附過程,從圖6 可以看出,脫附過程大約為50 min,且脫附效果較好,當脫附進行50 min 后,電導率達到了966 μS/cm,脫附率為95.64%。這也證明了電吸附具有良好的再生效果,可以二次再利用。
圖6 電吸附過程的脫附
實驗表明,活性炭纖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本身也具備一定的吸附效果,ACF 電極的電吸附過程受電壓、板間距、板面積的影響。隨著外加電壓的提高,吸附效果會增強。板間距適當?shù)臏p小,板面積的適當增大都會提高電吸附的效果。通過使用ACF 作為電極電吸附處理鹽溶液可以達到較好的脫鹽效果,在電壓為1.2 V、板間距3 mm、板面積100 cm2的最優(yōu)實驗條件下,對NaCl 溶液的除鹽率為61.54%。同時,電吸附過程具有可脫附二次使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