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瓶子的罐裝水
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每秒鐘就有2.2萬個塑料瓶被丟棄在世界各地。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礦泉水瓶都是塑料制的,塑料水瓶跟塑料袋和一次性餐盒都是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禍首,這些丟棄在海里和土壤里的塑料瓶需要500年才能完全降解。不過,這一世界難題有望被解決了,三名英國倫敦帝國學(xué)院的學(xué)生設(shè)計了一種新式的水瓶——Ooho,看起來類似果凍般軟嫩的小圓球,采用海藻及植物制作而成,成份100%天然,使用完后4~6周即會自然分解,也可以連水帶瓶全部吞下肚,完全不造成任何的環(huán)境負擔。對于制造商而言,塑料瓶本身才是生產(chǎn)礦泉水時最大的消耗所在,而Ooho的生產(chǎn)成本只需兩美分。
專吃霧霾的單車
泰國曼谷的一間設(shè)計團隊,研發(fā)了一款可以”吃霧霾”的單車,讓騎士們邊騎邊健身,還能邊呼吸潔凈的空氣。看起來跟一般自行車沒兩樣的APB,凈化空氣具體是怎么運作的呢?其主要是由空氣過濾器、光合作用系統(tǒng)、鋰電池和電動馬達四部分組成,自行車車把中間是凈化裝置,內(nèi)置空氣過濾器,可以將二氧化碳、尾氣、霧霾等,過濾成新鮮的空氣,騎行者在踩動腳踏板時所產(chǎn)生的動能,就能啟動這個凈化系統(tǒng),完全不需要多余的動作完成,比所謂的共享單車體驗要好太多了。
變廢為寶的垃圾桶
說到垃圾分類,恐怕最讓人生厭的就是廚余垃圾,放在家里容易發(fā)臭,不用塑料袋傾倒起來也不方便。但是,這個垃圾桶可以把家里的廚房垃圾變?yōu)榉柿?。嚴格意義講,它是面向家庭研發(fā)出的生垃圾處理機。MS-N53-S垃圾處理機采用風(fēng)干式處理,最大一次能處理約2千克、一天最多處理8千克的廚房垃圾。只需要睡覺前把垃圾扔到機器里,第二天早晨就變成了有機肥料。風(fēng)干處理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減小垃圾容量的同時,還能進行除菌,不管是異味還是細菌都能輕松地除掉。并且,處理后的垃圾還可以用來作為園藝肥料。另外,這款垃圾處理機采用獨創(chuàng)的技術(shù),利用白金帕觸媒消除異味,能除掉 99%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