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誠
春天去了兩次錢江源國家公園。在古田山,被原始森林中氤氳的雨霧迷住,覺得有如仙境。古田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小藍帶路,我們沿溪而上,一路只聽見水聲而不見溪流??諝庖卜路鹗蔷G色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所謂的SPA,我做得少,不知道比喻恰不恰當,但是至少很像是置身在一個澡堂中,想象一下:一個充滿負氧離子的澡堂。
對于熱愛自然的人,原始森林真是美妙的地方。
森林深處的地面,樹干上,石頭壁,都常見苔蘚,成片毛茸茸的,上面附滿小雨珠,鮮綠可愛。
奇怪的是,這樣的苔蘚,似乎只在原始森林中長得好。
我曾在網(wǎng)上買過苔蘚,快遞到家中,種到石盆里悉心呵護,經(jīng)常噴噴水霧什么的。果然,苔蘚還是死了。后來回到鄉(xiāng)下種田,去森林中行走,見到苔蘚長得茸茸可愛,采回家養(yǎng)起來,也死了。有朋友送我一盆菖蒲,菖蒲配著石頭,很好看,石頭腳下有一片苔蘚。后來,也死了。所以我的經(jīng)驗是,苔蘚極不好養(yǎng)。
再不養(yǎng)苔蘚了。
苔蘚這種東西,本來也只適合在屬于它自己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比如古田山這樣的原始森林中,從來沒有人多看它一眼,卻正是有大自在。天地混沌之中,苔蘚就來到世間。它的出現(xiàn),比人類早了何止千萬年。所以苔蘚的適應能力,比人強多了。
有一次,到西溪濕地參加一個活動,遇到兩位熱愛植物的人。一位是小意達,花藝師,她在陽臺上種花,也讓花瓣在手中成為精美的藝術品。另一位是植覺先生潘銳,深居一隅,種苔蘚玩苔蘚十幾年,樂在其中。
植覺先生說,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為什么大家養(yǎng)的苔蘚都死了?
不知道,反正后來都死了。
死于什么?
我們都不知道。植覺先生說:“死于人沒有耐心?!?/p>
因為苔蘚所處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它一定會跟著發(fā)生變化,這有一個適應期?;蛟S它就發(fā)黃、發(fā)黑、發(fā)白,甚至看起來“死”了?;蛘撸M入休眠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人往往是沒有這樣的耐心的。人看看苔蘚,死了一星期了,死了半個月了,肯定就丟進垃圾桶了。
如果半個月還沒有丟掉,三個月呢?
六個月呢?你終于把苔蘚丟了。于是它真的“死”了。
有時候,苔蘚需要一年多時間,才會從那種看起來已經(jīng)死了的狀態(tài)中活過來。然后,重新變得綠綠的,充滿生機。
對于苔蘚來說,幾個月、一年時間又算什么?它不趕時間,它有足夠的耐心,對付這個世界的浮躁與不安。
但你沒有。有一年,在杭州某地喝茶,看到一口石槽,石槽里面養(yǎng)著睡蓮,石槽外面覆滿了綠苔,印象深刻。附近山上大樹參天,樹底下也都是隨處可見的青苔。
靜氣,大約是與苔蘚最為相宜的吧。
摘自《意林》原創(chuàng)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