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菜研究院
封缸酒蒸毛腳蟹
“封缸酒蒸毛腳蟹”由酒和蟹組合,一輔一主,不可缺失。封缸酒,屬甜型黃酒,以金壇封缸酒和丹陽封缸酒為代表。傳說城里有一家釀酒的小作坊,一家三口以釀酒為生,有一年他們采用新的釀造法做了一批酒,由于是新酒,入口生,酒味沖,幾家酒販試完后都搖頭而去了,這家人看了很無奈,又不愿將酒扔掉,只好將酒放入缸內,用泥封上,繼續(xù)用老法做酒,過了幾年后,城內缺酒應市,酒販上門來。這家的店老板怕出丑,不肯將酒拿出來。還是媳婦聰明機靈,告訴酒販坊內還有一些陳年的酒封在缸內。于是帶著買家一起到酒坊,去泥揭蓋后,頓時聞到酒香濃郁,買家問這酒是如何做成的,媳婦隨口講“封缸的酒”。從此,封缸酒便由此得名,這是傳說一。另據說,秦代,金壇境內的“百花陳酒”其實就是封缸酒的前身。因其在釀造過程中,分缸醞釀,長年密封,長期窖陳,故名“封缸”。封缸酒的米料皆用糯米中的極品標糯,經過洮湖水的滋養(yǎng),顆粒整齊,味蘊清香,性粘滋補,由此上等原料釀出的封缸酒,清澄明澈,酒性中和,溫烈相濟,稠如蜜,香如桂。難怪當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率兵路過金壇,在顧龍山上飲得此酒時,贊嘆其“醇稠如蜜,芬芳馥郁,真可謂酒中之王也!”朱皇帝當朝后,對封缸酒戀戀不忘,又欽定封缸酒為貢酒,故世人又稱“封缸酒”為“朱酒”。用金壇的“封缸酒”來蒸長蕩湖的“毛腳蟹”(大閘蟹),更是絕味雙佳,味覺與口感鮮美獨特,勝于其他地域的淡水湖蟹。
【原料】
長蕩湖毛蟹500克、金壇封缸酒200克、蘆葦100克、精鹽50克、姜汁醋50克、蔥姜各30克、姜絲調料100克
【工藝】
1. 選用優(yōu)質湖蟹洗凈,用蒲草捆扎好;
2. 將蘆葦、蔥、姜入鍋加水用籠將湖蟹置于蒸鍋,撒上精鹽,淋上封缸酒;
3. 用旺火將毛蟹蒸上20分鐘至熟透,裝盤配特制醋姜調料上桌即可。
本地老南瓜焗咸豬頭肉
“老南瓜焗咸豬頭肉”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家鄉(xiāng)土菜。老南瓜,本地人稱北瓜,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在民間是既當飯,又做菜。吃在嘴里細膩,其中的清甜,讓人與大自然更親近。每到農歷二月初二,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后來簡化為僅用豬頭。有一道傳統(tǒng)名菜叫做“扒豬臉”。
在常州地區(qū)的鄉(xiāng)村,過年時每戶人家都要吃咸豬頭肉,聞著很香,吃著很肥。20世紀60年代,每年年底,城里每家每戶都要憑票買只咸豬頭過年用。在那個艱苦歲月,過年餐桌上有碗咸豬頭肉燉黃豆,別說有多么的美味了!有一句常州話叫:哈尼光(打耳光)也不放手,說的就是吃豬頭肉的故事。據說在小南門有兄弟兩個人,父親在甘棠橋買了點豬頭肉回家過年,到家后,兩個兒子聞到豬頭肉的香味,就先搶了嘗,都不肯去灶間屋去拿碗筷,怕讓對方單獨搶吃豬頭肉。最后兩人講好:甲去拿碗筷,乙要一直拍著雙手,表示沒有機會伸手拿豬頭肉吃。等到甲拿了碗筷回來,卻發(fā)現(xiàn)桌上的豬頭肉少了許多,甲看見乙的臉已又紅又腫,原來乙用左手拍打自己的臉,用右手抓豬頭肉吃,這就是本邑老話“哈尼光也不放手”的來歷。
【原料】
老南瓜250克、咸豬頭肉300克、大蒜子50克、干蔥頭30克、京蔥20克、姜片10克
【工藝】
1. 老南瓜洗凈,切長方條墊于鍋底;
2. 大蒜子、干蔥頭、京蔥、姜片等鋪在老南瓜上面,豬頭肉切0.5厘米的厚片擺上,中小火油焗15分鐘以上即可。
【特點】
口味純真、突出本味
炭燒牛肋骨
炭燒牛肋骨精選上等雪花牛肋骨為原料,產品經過歐式工藝中式烹飪,融合現(xiàn)代先進技術獨特的配方,使肉質中的分離子三磷酸腺苷被分解,使其肉質鮮嫩,風味絕佳、品味一流,具有“柔、嫩、韌、滑、鮮”的特點,蛋白質含量高,營養(yǎng)成分有利于人體吸收,是一道美味上乘的佳肴,深受食客喜愛。
【原料】
牛肋骨500克、精鹽10克、味精15克、黃酒30克、蔬菜汁1000克、燒烤醬50克
【工藝】
1. 將牛肋骨加入蔬菜汁中浸泡12小時;
2. 將牛肋骨取出,放入托盤上籠鍋蒸1小時,將蒸熟的牛肋骨用尖刀剔出肋骨;
3. 將牛肋骨涮上自制的燒烤醬入烤箱烤制8分鐘即可。
【特點】
色澤紅亮、外微帶脆、肉質肥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