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義
(國網黃山供電公司,安徽 黃山 245000)
對于小水電、光伏等小電源,小容量(2 MW及以下)并網點一般為就近配網公用線T接,由于容量小,在停、啟發(fā)電時對系統(tǒng)電壓影響較小。對于較大容量電源,一般采用專線上網,其并網點一般選擇為就近變電站。小水電受雨情、防汛等影響,光伏受晝夜交替及天氣等影響需要頻繁啟、停,在發(fā)電、停發(fā)電時將會對并網點的電壓造成波動,從而影響供電質量[1]。
表1 1號和2號發(fā)電機參數
皖南山區(qū)某水電站,修建有二級水庫,庫容750萬m3,為季度性調節(jié)水庫,以防洪灌溉為主,水庫水位調度必須執(zhí)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令,兼顧發(fā)電。該水電站的發(fā)電由黃山地調調度,發(fā)電曲線一般為:汛期高峰期兩臺滿發(fā),低谷期一臺發(fā)電。其他時段滿足灌溉要求情況下發(fā)電以頂峰為主,一般為高峰期發(fā)一臺或兩臺,低谷期停發(fā)。其以一條35 kV專線至一座35 kV變電站并網。接線圖及技術參數見圖1和表1。
35 kV線路參數:金璜342線,長度31.86 km,Z=8.6+j12.77Ω;璜長350線,長度3.7 km,Z=0.78+j1.48Ω。
110 kV變電站主變?yōu)橛休d調壓變,由系統(tǒng)自動電壓控制系統(tǒng)(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自動控制調整。因110 kV變電站具備AVC自動調壓功能,在負荷變化時其母線電壓基本維持不變,查其35 kV母線平均電壓為37 kV。查并網變電站(璜田變)負荷:夏季最大負荷約為2.2 MW,平均負荷約1.3 MW;春秋冬季最大負荷約為2 MW,平均負荷約1 MW;功率因數約為0.90。取變電站負荷分別為2,1 MW。當水電站發(fā)電時,由于并網變電站負荷較小,功率需向上級變電站輸送,因此要求其盡量少發(fā)無功,發(fā)電機功率因數取0.98。當水電站發(fā)電功率為0,3,4,6,8 MW。
并網變電站及水電站35 kV母線電壓如表2所示。
表2 水電站發(fā)電時變電站、水電站母線電壓 kV
由表2可見,水電站在發(fā)電情況下,當并網變電站向系統(tǒng)倒送功率時,并網變35 kV母線電壓將抬升。當水電站滿發(fā)時,負荷高峰期其母線電壓達38.62 kV,在負荷較小時其電壓抬升更高超過39.00 kV,超過35 kV母線電壓允許最高值38.50 kV。實際值與計算值基本一致。在單臺水電機組從停發(fā)到滿發(fā)并網變35 kV母線電壓波動約3.3%,兩臺水電機組從停發(fā)到滿發(fā)并網變35 kV母線電壓波動約6.54%。計及負荷波動日最高/最低電壓波動達8.2%。最高電壓及日電壓波動均超允許值,造成并網變電站供電質量下降。由于發(fā)電、停發(fā)時電壓波動大,使并網變電站AVC動作頻繁。在35 kV母線電壓達38.62,39.02 kV時,主變運行在I檔其10 kV母線電壓達11.03,11.14 kV,超過合格電壓值10.70 kV,造成并網變電站10 kV母線電壓不合格。
為降低并網變電站35 kV母線電壓,需要調整水電站主變分接頭,由I檔調整為IV檔,其檔位電壓由36.75 kV調整為34.125 kV。在水電站并網發(fā)電后,其發(fā)電機端電壓超高,發(fā)電機出現異常聲響。隨即停止發(fā)電,再將主變檔位調回至I檔。
通過分析原因得到:在系統(tǒng)電壓一定時,根據潮流方向,確定了水電站的電壓。由于小水電發(fā)電機不具備進相運行功能,因此調整主變分接頭只會造成發(fā)電機端的電壓升高,不能改善并網變電站35 kV母線電壓質量。
設110 kV變電站35 kV母線電壓為37.00 kV,并網變電站負荷1 MW;功率因數取0.900;發(fā)電機輸出功率為3 MW,功率因數取0.995。此時水電站35 kV母線電壓經計算為:37.48 kV。發(fā)電機出口電壓為:37.48×(6.3/34.125)=6.92(kV),較額定電壓6.30 kV偏高9.80%,因此發(fā)電機出現異常聲響。
為減小電壓抬升,應盡量少發(fā)無功[2]。由于小水電機組不具備進相運行能力,因此其無功調節(jié)手段有限。
為降低并網變電站35 kV母線電壓,可安裝電抗器或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G。其輸出的無功功率,彌補了小水電機組不具備進相運行能力的缺陷,可有效調整并網電站35 kV母線電壓。
水電站裝機為兩臺機組,單臺機組滿發(fā)引起變電站電壓波動約3.3%,為加強電壓調整控制,因此若加裝電抗器控制電壓時對應選擇兩臺。若加裝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G,因其具備調整輸出功能,只安裝一臺即可。
根據并網變電站母線短路容量計算得到:最大運行方式下單組電抗器需選擇4.4 Mvar,最小運行方式下單組電抗器需選擇1.85 Mvar。
推薦選擇兩組2 Mvar電抗器,安裝在并網變電站35 kV母線。在發(fā)電機停發(fā)時不投,單臺發(fā)電時投一組,兩臺發(fā)電時投兩組。在變電站負荷分別為2,1 MW,發(fā)電機輸出功率分別為0,3,4,6,8 MW,功率因數為0.98時,并網變電站及水電站35 kV母線電壓如表3所示。
表3 加裝電抗器時變電站、水電站母線電壓 kV
由表3可見,安裝電抗器后,并網變電站35 kV母線電壓在36.2~37.72 kV之間,日電壓波動約為4%,電壓值及波動均在合格范圍內。
在變電站安裝并聯電抗器,其投、停由AVC根據35 kV母線電壓、并網水電站線路輸入功率控制自動投切。電抗器分為兩組,由于水電站機組啟、停一般也分開進行,因此可減小電抗器投、切瞬間的電壓波動幅度,確保電壓值、波動值均在合格范圍。
SVG的無功電流可以跟隨負荷無功電流的變化而變化,自動補償電網系統(tǒng)所需無功功率,對電網無功功率實現動態(tài)補償,實現連續(xù)調節(jié)。故選擇一臺SVG即可滿足要求,其容量可選擇為5 Mvar。通過計算得到,并網變電站電壓35 kV母線電壓、日波動值均滿足要求。
由于小電源一般不具備進相運行功能,其并網發(fā)電時將抬升并網點的電壓。在并網電源較大時,為防止并網點電壓越上限及日波動值越限,可以加裝電抗器或靜止無功補償裝置,以確保并網點的電壓合格,提高供電質量。加裝的電抗器或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可由AVC根據并網點電壓、并網發(fā)電功率實現自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