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強
在讀大學中文系期間,有一個訓詁學教授叫宋子然,先生上課喜歡玩拆字游戲,在咬文嚼字之間打通某個漢字的古今來往路徑,常把我的想象力引入遙遠的歷史深處,以捏字參悟為快,以破字取義為樂。有一次,他講到“禮”字,讓我受益匪淺。他說,禮的繁體字是“禮”,在對應甲骨文的“禮”字中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此字的微妙,因為甲骨文的“禮”字一邊是打著繩結的玉串,另一邊是架有腳架的建鼓。何意?擊鼓獻玉,敬奉神靈。也就是說,中國從古至今的禮儀之“禮”,實際上起源于鼓樂。
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在儒家經(jīng)典書籍《禮記》中有句名言:“來而不往非禮也?!边@里的“禮”,是名詞,指敬重的態(tài)度、言行,無鼓。李白在《秋浦歌》一詩中有句“低頭禮白云”,“禮”作動詞,仍表敬意,也是無鼓。但是,最早造出的漢字“禮”,作為古代禮儀尤其是祭禮中,卻有擊鼓聲相隨,所擊之鼓所獻美玉均是為了禮奉神靈,而且常有美玉“和”鼓。李白《將進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也是說延續(xù)到唐朝的禮儀依舊是禮不離鼓、鼓不離玉。比《禮記》更早的儒家典籍《周禮》所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jié)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教為鼓而辨其聲用,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軍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晉鼓鼓金奏”,更是指出各種鼓樂用于不同禮儀的不同功能?!肮能甭暲飳ぴ姸Y,戈戟林間入鎬京?!蓖硖圃娙死钕逃玫摹端妥T孝廉赴舉》,無疑劈開了唐朝鼓樂詩致敬唐朝禮儀的半壁江山,因為整個《全唐詩》的鼓樂詩從初唐到晚唐一直歌詠不停,許多禮儀都離不開鼓樂,或祭祀或助興舞蹈或鼓舞邊疆將士戍邊衛(wèi)國。
成都永陵博物館館藏石刻“二十四伎樂”中的系列擊鼓樂器,則是用唐朝宮廷禮樂回響的盛世唐音。其中,雕刻于前蜀皇帝王建棺床東首的“正鼓”,就是盛行于唐朝的一種腰鼓。此類腰鼓在宮廷樂隊中常起領奏作用,續(xù)吹唐風的前蜀皇帝王建和前蜀后主王衍都很重用正鼓樂伎,即使是王建死后修建的永陵棺床所雕刻鼓類樂器,也將正鼓排在一眾鼓樂的首位??梢姟罢摹?,堪稱五代十國時期的“鼓王”。
中國自古皆是以鼓明禮的禮儀之邦。據(jù)《禮記》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xiàn)陶鼓,用于給舞蹈助興。新石器時代還產(chǎn)有玉鼓,青銅器時代則出現(xiàn)有銅鼓。戰(zhàn)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是王或諸侯才能使用的青銅鼓座的建鼓,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建鼓實物,曾在漢朝被高祖劉邦捧為“鼓王”。而據(jù)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鼓”,是1986 年在甘肅大地灣仰韶文化中期遺址出土的距今約8000 年的“陶鼓”,古稱“土鼓”,該器為泥質(zhì)黃陶。更早的原始社會則是敲擊石器或祭祀神靈或助興舞蹈。到了農(nóng)耕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周代,陶器“土鼓”已普遍用于國家的各種祭祀與禮儀,多是單面蒙皮而置地演奏的單面鼓。而按照《周禮》記載,3000 多年前的周代就建立了管理鼓樂的機構,設置名為“鼓人”的官職,制定一套鼓樂的禮樂制度。那么,成都永陵石刻“正鼓”樂器,產(chǎn)于哪個朝代?正鼓,究竟是國產(chǎn)鼓,還是外來鼓?
我先從《詩經(jīng)》提到的戰(zhàn)鼓說起。因為正鼓屬于胡鼓,是戰(zhàn)爭掠奪而來,或是戰(zhàn)敗國進獻中原而來。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收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0 多首詩歌中多次提到鼓,其中一句擊鼓詩“擊鼓其鏜,踴躍用兵”,表明周代的鼓就用于作戰(zhàn),此時的戰(zhàn)鼓已經(jīng)蒙上獸皮鼓面且木制成鼓腔,由陶器“土鼓”盛行為獸皮“革鼓”。從秦漢到隋唐,由于戰(zhàn)爭不斷,戰(zhàn)鼓詩成為鼓舞士氣的血性之詩。盛唐時期的邊塞詩人王昌齡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戰(zhàn)鼓詩《出塞》二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薄膀t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蓖醪g寫的是開疆辟土的漢朝將軍戍邊戰(zhàn)鼓,暗喻的是唐朝皇帝窮兵黷武。歷經(jīng)安史之亂的詩圣杜甫,寫過很多鼓樂詩,其中《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詩中的“垂老惡聞戰(zhàn)鼓悲,急觴為緩憂心搗”,從內(nèi)心深處掏出了他對戰(zhàn)鼓悲聲的厭惡。
在安祿山的漁陽鼙鼓驚破長安城之后,杜甫還有一首戰(zhàn)后憂思詩《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敝敝笐?zhàn)鼓與戰(zhàn)爭帶來的民間災難。白居易《長恨歌》曾留名句“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他所說的“漁陽鼙鼓”,亦作“漁陽鞞鼓”,是公元755 年安祿山于漁陽郡舉兵叛唐所用的戰(zhàn)鼓,又稱軍鼓,這種古代軍隊騎兵用的小鼓,簡稱騎鼓?!墩f文解字》稱:“鼙,騎鼓也。”早在周代,鼙鼓不僅用于作戰(zhàn),還用于祭祀和樂隊?!吨芏Y》曾載:“掌鼙鼓縵樂。”縵樂,即雜樂?!吨芏Y》還載:“縵樂燕樂之鐘磬,凡祭祀,奏縵樂?!钡搅藵h代,鼙鼓一度躍升為天子享用之樂,《漢書·史丹傳》就載:“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jié)?!痹趯m廷、祭祀、作戰(zhàn)等領域多用的鼙鼓,往往在戰(zhàn)事頻繁時就會停歇于宮廷。南宋度宗的昭儀王清惠,曾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淪陷期間隨三宮一同被俘往元都,在途徑北宋都城開封(元稱“汴梁”)夷山驛站時寫過一首《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又名《滿江紅·太液芙蓉》),用“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感傷國破家亡之痛、去國懷鄉(xiāng)之悲。
和鼙鼓一樣,正鼓也是馬背上產(chǎn)生的樂器,主要來自西域的康國和安國??祰谖鳚h時稱康居國,位于錫爾河至阿姆河之間,國王的祖先是月氏人。月氏人原住在祁連山北昭武城(甘肅高臺縣境),古月氏國在秦朝及以前的戰(zhàn)國時期還是西北強國,后因多次兵敗于匈奴,被迫不斷向西遷徙,月氏一分為二。西漢時,康居國與大月氏已是兩個游牧民族,“去長安萬二千里”。東漢時,康居國國力又變強盛,是西域三十六國領土最大的強國。魏晉南北朝時,康居國勢力減弱,常遣使入中國進貢,被稱為康國。隋唐時,康國已衰落為向隋唐王朝俯首稱臣的附屬國。唐太宗李世民時,康國就曾遣使來求內(nèi)附,唐高宗李治于658 年在康國所居城置康居都督府,任命康國王拂呼縵為都督。正鼓作為康國樂器,流傳到中原,最早可追溯到漢靈帝時期。隨著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通西域,西域舞蹈和樂器就開始陸續(xù)進獻或交流到漢朝京都。到了東漢靈帝(168-188 年),由于漢靈帝及貴胄對胡文化的極力推崇,東漢樂舞掀起了一個胡化的高潮。據(jù)《后漢書》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當時西域樂舞與漢朝樂舞交流頻繁,來自康居國(后稱康國)的正鼓,或許就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原,只是漢朝史籍沒有記載。
正鼓,據(jù)我查證,史載最早見于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大臣魏征主編的《隋書》,來自南北朝時期先后涌現(xiàn)的兩次胡人樂舞交流高潮。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于436 年通西域時,曾帶回安國(今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的伎樂。《隋書·音樂志》就載:“《疏勒》《安國》《高麗》,并起自后魏平馮氏(北燕)及通西域,因而得伎。后漸繁會其聲,以別于太樂?!栋矅?,歌曲有《附薩單時》,舞曲有《末奚》,解曲有《鹽曲》,樂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簫、雙觱篥、正鼓、和鼓、銅鈸等十種,為一部,(樂)工十二人?!蹦壳埃轿鞔笸脑茖吆透拭C敦煌的莫高窟,均有北魏時期壁畫上的正鼓伎樂印證《隋書》所記。包含正鼓助興的康國樂舞首次大規(guī)模進入中原,則是公元568年,這一年舉國歡慶,北周武帝宇文邕迎娶突厥公主阿史那為皇后,新娘同時從突厥帶來的嫁妝就是康國、龜茲等地的音樂舞蹈家,以及她們傳入的康國伎樂、龜茲伎樂。據(jù)《隋書·音樂志》載:“康國,起自周武帝娉北狄為后,得其所獲西戎伎,因其聲。歌曲有《戢殿農(nóng)和正》,舞曲有《賀蘭缽鼻始》《末奚波地》《農(nóng)惠缽鼻始》《前拔地惠地》等四曲。樂器有笛、正鼓、加鼓、銅鈸等四種,為一部。(樂)工七人。”宇文邕和拓跋燾差不多,都是雄心勃勃威震北方的霸主,宇文邕12 歲時被封為西魏(從北魏分裂的西魏)輔城郡公,17歲便登基為北周武帝,24 歲率軍俘虜北齊后主父子,一舉滅掉北齊。文化上,他振興了雜融康國、龜茲等伎樂的北周樂舞,戰(zhàn)略上他與突厥和親,提升了國力,堪稱又一個文治武功的霸主,只是他死得早,僅僅活了36 歲。除了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我發(fā)現(xiàn)漢武帝劉徹、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等歷史上帶有“武”字的皇帝,都是特別厲害且威名遠播的霸主。
從《隋書》可見,不論是康國樂還是安國樂,鼓類樂器均很少,安國的鼓類樂器僅有正鼓、和鼓兩件,康國的鼓類樂器也只有正鼓、加鼓兩件。但是,在唐朝和五代十國時期,正鼓卻逐漸發(fā)展成為宮廷“鼓王”。
在北魏時期傳入中原的正鼓、和鼓,盡管皆屬于腰鼓,卻有不同的演奏方法。宋人陳旸《樂書》就載:“魏有正鼓、和鼓之別?!眮碜猿啥加懒瓴┪镳^的王建石刻棺床上的擊正鼓樂伎,源于唐玄宗推行的盛唐坐部伎,地位崇高,堂上演奏,她置于雙腿之上的正鼓是迄今考古出土形制最清晰的腰鼓類樂器。這個正鼓樂伎一手持杖,一手拍擊,左右擊打鼓面,所擊打腰鼓,一端較大,一端略小,兩面鼓膜以繩拉緊,屬于一手仗擊一手拍打的腰鼓。和鼓,則是雙手拍打的腰鼓,也稱拍鼓,常常配合正鼓在宮廷樂隊中演奏。
正鼓由西北地區(qū)傳入中原,成為唐朝宮廷樂器,最早并不如北魏、北周時期那么受待見,因為康國樂和安國樂的專用樂器較少,隋唐皇帝更青睞于樂舞形式多樣化的龜茲樂。在隋朝,隋文帝定置的《七部樂》甚至沒有康國樂,到了隋煬帝改定《九部樂》時才將包含正鼓的康國樂、安國樂全部納入。唐高祖和唐太宗喜歡琵琶等龜茲樂器,初唐的宮廷樂器之王多是琵琶開先聲,唯有李世民改良歌頌自己豐功偉績的《破陣樂》(又名《秦王破陣樂》)時,才擂大鼓,讓正鼓、和鼓等各種鼓響應。李隆基喜歡玩羯鼓,其愛妃楊玉環(huán)熱寵彈琵琶,這兩件龜茲樂器基本上就是唐玄宗宮廷樂舞的主流樂器?!霸葡胍律鸦ㄏ肴?,春風拂檻露華濃”“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些盛世唐詩,在天寶四年(745 年)李隆基正式冊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后洶涌而出,從李白的《清平調(diào)》一直持續(xù)到安史之亂后中唐時期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牧的《過華清宮》。
讓唐玄宗對正鼓等康國樂器另眼相待,是因西域康國進獻來的胡旋舞。據(jù)晚唐音樂理論家杜佑的《通典》記載:“舞急轉(zhuǎn)如風,俗謂之胡旋?!边@種舞蹈以鼓伴奏,急速旋轉(zhuǎn),舞姿多變,千旋萬轉(zhuǎn),萬人迷眼,多由女子表演,而且隨處可演(《太平御覽》曾載:胡旋舞是在一小圓毯子上舞)。雖然唐玄宗開元年間就有康國進獻的胡旋舞女,但是楊貴妃沒跳之前的胡旋舞就是火不起來。楊貴妃善舞,不管是軟舞類的霓裳羽衣舞,還是健舞類的康國胡旋舞,她一跳,唐玄宗就沉醉,然后是整個長安城風靡一時。尤其是楊貴妃把胡旋舞跳成一種盛唐時尚之后,《康國樂》就常用于唐朝宮廷。因為胡旋舞的節(jié)奏歡快,多是旋轉(zhuǎn)和蹬踏動作,這就需要極具節(jié)奏感的正鼓、和鼓等打擊樂器助興。據(jù)《舊唐書》記載唐玄宗、楊貴妃風行的胡旋舞之《康國樂》樂隊配制:“工人皁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領。舞二人,緋襖,錦領袖,綠綾渾襠袴,赤皮靴,白袴帑。舞急轉(zhuǎn)如風,俗謂之胡旋。樂用笛二,正鼓一,和鼓一,銅拔一?!睋?jù)此可見,唐朝的康國樂中,在北周時期配合正鼓演奏的“加鼓”已經(jīng)替換為“和鼓”。
除了楊貴妃,讓唐玄宗又愛又恨的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也是一個會跳胡旋舞的高手,盡管他是盛唐第一胖哥(《舊唐書》載“安祿山重三百三十斤”),跳起胡旋舞來卻能迅疾如風。其實,安祿山能把胡旋舞跳得好,跟他的出身和成長環(huán)境有關。安祿山是一野心勃勃的胡人,其母是突厥人,其父是康姓胡人,他本姓康,就是古代中亞民族國家康國人,因父親早亡而在同樣流行胡旋舞的突厥長大。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曾考證出安祿山是康國出身的粟特人。唐玄宗偏愛上了胡旋舞,寵妃楊貴妃和寵臣安祿山為了取悅主子,還曾多次在宮廷上眉飛色舞地對跳胡旋舞?!疤鞂毤灸陼r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zhuǎn),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卑拙右子惺住逗肪妥酚涍^這段史實。
西域歌舞名胡旋,傳入宮掖靡長安;吹奏何必瓊林宴,市間到處聞管弦。事實上,以正鼓、和鼓、笛、銅鈸等樂器伴奏的胡旋舞,在盛唐時期從宮廷到民間儼然成了一種男女最愛的交際舞。在長安,人人學旋轉(zhuǎn),男女舞胡旋,和上世紀九十年代廣為流傳的霹靂舞、交誼舞、探戈舞一樣,成為當時國人追求的時髦舞蹈。至今,唐時胡旋舞還在新疆少數(shù)民族舞蹈中傳播。據(jù)考,新疆一帶的龜茲壁畫和甘肅的敦煌壁畫,就繪制有康國胡旋舞女形象,這無疑是唐朝的盛世烙印之一。
此外,西安市北郊未央?yún)^(qū)大明宮鄉(xiāng)炕底寨村西北約300 米處,北周安伽墓出土的石榻圍屏,據(jù)考就有來自康國的胡旋舞女形象。安伽為昭武九姓之安國后裔,生于北魏孝明帝神龜元年(518 年),死于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 年),其籍貫姑臧昌松(今甘肅武威)是經(jīng)絲綢之路遷徙而來的涼州粟特人。而古康居國(康國)正是粟特人的故鄉(xiāng)。據(jù)安伽墓志記載,墓主人“安伽,字大伽,姑藏昌松人”,曾任“(北周)同州薩保、大都督”。從此墓保存完好的浮雕貼金彩繪圍屏可見,應是早期來華粟特人漢化的康國胡旋舞女圖像,而墓中出土的琵琶、箜篌等龜茲樂器,更以實物佐證了阿史那皇后給北周帶來康國、龜茲伎樂的史事。
正鼓,正鼓樂伎,有成都永陵石刻浮雕、龜茲壁畫和敦煌壁畫留存自然很珍貴,難得的是這種難以收藏的盛世唐音至今還在中國南北多地延續(xù)。
正月里來打正鼓,鼓聲擂響大唐音。如今的福建泉港一帶,是延續(xù)唐朝打正鼓的閩南傳統(tǒng)民間音樂文化代表。每年春節(jié)期間,從福建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尾牙”(即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六日)起,至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上元節(jié))午夜十二時止,泉州市泉港區(qū)各鎮(zhèn)村的祖厝、祠堂都會組織人員“打正鼓”,歡慶春節(jié),祝福新年。這個習俗據(jù)說從唐朝一直傳承至今。起源是唐玄宗夢游月宮聞打車鼓的傳說,說是李隆基醒來就親授梨園子弟“打車鼓”,唐時“打車鼓”是正月元宵之夜至午夜結束,所以“打車鼓”被稱為“打正鼓”。在楊貴妃得寵之前的唐玄宗寵妃梅妃,曾有福建親人上京探親,時聞長安流行“打正鼓”,就學習返鄉(xiāng)傳至泉港。盡管這個傳說缺乏史料印證,但是全港鼓手樂于正月里來打正鼓,續(xù)打正鼓這種盛世唐音,還是讓人肅然起敬。因為這是大唐正鼓的鼓聲落點。
比閩南更南的廣西,今天還在歡快地擊打由大唐正鼓衍變而來的蜂鼓。壯族、瑤族、毛南族等少數(shù)民族鼓樂混合而成的擊膜鳴樂器“蜂鼓”,古稱“正鼓”,至今流行于廣西各地。壯族還稱岳鼓,毛南族又稱長鼓,此外還有腰鼓、瓦鼓、黃泥鼓之名,起源于唐朝。不過,這類正鼓在日常生活實用不多,主要用于重大節(jié)日,或在大型典禮上伴隨專業(yè)的舞蹈隊進行演奏。
目前,尚在山西五寨縣(唐朝屬河東道朔州)流行的正鼓,或是北魏時期太武帝拓跋燾于436 年通西域時從安國帶入中原的正鼓后裔。位于五寨縣城東南5 里之南峰臺上的晉北名剎南禪寺,與馳名世界的大同云岡石窟屬于同一時代建筑,正是始建于北魏,擴建于唐朝,歷代補修多次,迄今仍被譽為北魏建筑中的杰作。在山西五寨縣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中,有一種秧歌叫“八大角秧歌”,所配置的鼓就有正鼓(當?shù)剡€稱司鼓)一對,彩臉化妝,屬于斜挎的腰鼓。每到正月新春,山西五寨縣特有的八大角秧歌,會有正鼓、嗩吶、笙、胡琴、三弦、四胡等樂器,用以伴唱。這種帶有雜戲風格的“八大角秧歌”,與雜陳民間俗樂的北魏樂舞相似。在山西晉北延續(xù)正鼓樂音的今世正鼓(司鼓),可以看成是北魏正鼓的后裔。
“自憐頭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边@是宋朝詩人李彌遜的鼓樂詩《東崗晚步》。李彌遜,祖籍福建,江蘇蘇州人,從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 年)召為衛(wèi)尉少卿,到1135 年遷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再到1136 年試戶部侍郎,官運亨通。他的官場人生走下坡路,是從1137 年力主抗金、反對議和、忤觸秦檜開始,后來直接辭職歸隱福建連江西山?!稏|崗晚步》,正是李彌遜歸隱福建時期的晚年苦吟之作。遠離朝堂,無權主事,此時的李彌遜空有一顆愛國之心,只能發(fā)發(fā)牢騷,追思中原戰(zhàn)鼓之痛。
如今,回首中原盛世唐音,還得打正鼓,而且要打出響亮的執(zhí)行力和漂亮的美譽度,因為盛世鼓樂正是擊打出來的,而非一腔熱血空想而出的。
“樂作鳴之,與鼓相和。”這是東漢儒家學者、經(jīng)學大師鄭玄對《周禮》中周代禮樂制度所用鼓樂的注。《周禮》在描述周代管理鼓樂官員“鼓人”時載:“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jié)鼓?!边@里的“和鼓”,并非盛行于唐朝和元朝的宮廷鼓樂,僅是應和鼓樂之意。白居易《胡旋女》詩中“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zhuǎn)篷舞”描寫的大唐胡旋舞,與舞伴奏的鼓樂,才是盛行于唐朝宮廷的樂器“和鼓”。
史載最早的和鼓,首見于《隋書》音樂志篇章。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一代名相魏征在其所著《隋書》中,不僅提及“和鼓”用于隋朝《九部樂》(即《煬帝九部樂》或《隋制九部樂》)之《安國伎》(又稱《安國樂》),還交代了此類鼓樂的來源,即從西域安國傳入北魏時期的中原。按照晚唐音樂理論家杜佑所著《通典》樂四篇章,“正鼓、和鼓者,一以正,一以和,皆腰鼓也”,和鼓是源于北魏興于隋唐的腰鼓類打擊樂器。流傳到唐末的五代十國時期,和鼓依舊常與正鼓一起演奏,出現(xiàn)在宮廷樂隊中。成都永陵博物館出現(xiàn)的五代前蜀和鼓伎之和鼓,在前蜀皇帝王建石刻棺床上排位緊挨著正鼓、齊鼓,形體相比正鼓略小,此鼓兩端大小基本相當,兩面鼓膜以繩拉緊。和鼓伎和正鼓伎的打鼓方法不同,她以雙手左右拍打腹前的和鼓兩端鼓面,以配合正鼓一手仗擊一手拍打的演奏。
古代的安國在哪里?安國的和鼓為何會流行于唐朝的首都長安?從蜀地和鼓這一盛世唐音,追本溯源,又得在紙上重走一次絲綢之路。
讀《史記》《漢書》《隋書》以及新、舊《唐書》可知,隋唐時期的安國是中亞古國,故地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王姓昭武氏,安國王妻是康國王女,與康國王同族。在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兩河流域,曾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史稱昭武九姓九國,均為古康居國之后?!缎绿茣ひ魳分尽吩d:康國、史國、石國等西域昭武九姓國家,皆向唐朝宮廷多次進獻胡旋舞女,而給胡旋舞伴奏的主要鼓器就是和鼓,與正鼓。
古代康居國舊居在祁連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所破,西遷至阿姆、錫爾兩河流域,分王九國。而在大漢王朝的安國,史稱安息國。隋唐時期的安國,或是古安息國在多朝頻繁戰(zhàn)爭之后盤踞中亞西域的一支。古安息國,又稱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 年至公元224 年),或安息帝國,曾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qū)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安息帝國位于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商貿(mào)中心,一度成為與漢朝中國、羅馬、貴霜帝國并列的亞歐四大強國之一。古安息帝國雜交了多種文化,比如吸納波斯文化、希臘文化,以及伊朗、印度等古國的宗教信仰,因為不斷擴張至最強盛時期的帝國首都曾由尼薩遷往泰西封(伊拉克著名古城遺跡,亦譯“忒息豐”),其它多個城市也曾設為首都。公元129 年,安息人(帕提亞人)強盛時期,一年王朝人口高達830 萬人。中國漢朝人稱之為“安息”,主要是帕提亞帝國城市梅爾夫的希臘語轉(zhuǎn)譯,或是帝國創(chuàng)建者阿爾沙克的音譯。中國記載帕提亞帝國(即安息國)的歷史,曾有司馬遷的《史記》,班超、班固和班昭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后漢書》,皆潑筆墨。漢武帝劉徹派遣張騫出使中亞后,便與帕提亞帝國通過中亞的絲綢之路建立了正式的貿(mào)易關系,兩國商品從此交流頻繁,兩國國主互贈禮物也有史書記載?!稘h書》曾描述安息人建立的帕提亞帝國,是橫貫亞洲大陸的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在經(jīng)濟上因過境貿(mào)易而得到諸多好處,所以一直與漢朝保持友好關系。
安息國,歷來物產(chǎn)豐饒,樂舞歡快多樣?!妒酚洝吩涊d:“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yè),而兵弱,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彊,可以賂遺設利朝也?!彼鍩奂次恢?,曾遣使于西域安息國,得五色鹽而返?!妒酚洝放c《漢書》還記載:“漢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將將二萬騎迎于東界。東界去王都數(shù)千里,行比至,過數(shù)十城,人民相屬。因發(fā)使隨漢使者來觀漢地,以大鳥卵及犁靬眩人獻于漢,天子大說?!崩珈y,中國古文獻中稱的古羅馬帝國。眩人,即會幻術的魔術師。犁靬眩人進入中原,主要是演雜技、變戲法,豐富漢朝樂舞形式。
在東漢建和元年(公元147 年)左右,曾有一位信奉佛教名叫安世高的安息國太子到達東漢首都洛陽,翻譯佛經(jīng),傳播佛教,成為佛經(jīng)漢譯的創(chuàng)始人,其譯介印度小乘佛教禪類的經(jīng)典至今還在中國佛教中廣為流傳。安世高,相傳本名為清,字世高,博學多識,出家前本是西域安息國的王太子,因看破世事讓位于王叔,西域來華的人仍因這一王族地位稱他為“安侯”。因是小乘佛經(jīng)的首譯者,安世高在中國漢魏佛教勃興期間名氣很大。除了東漢首都洛陽,安世高弘揚佛法的足跡遍布中國多地,曾在漢靈帝末年中原戰(zhàn)亂時期避亂到江西、浙江等地,據(jù)說最后歸處是病死于會稽(今浙江紹興)。
從漢末的三國鼎立,到晉朝、南北朝,雖然多朝皆是兵荒馬亂,佛教卻在漢唐之間格外興盛。從隋唐兩代的《天竺樂》樂器構成上看,佛教雖然早在漢代就東傳中原,但是和鼓不能因此確定為佛教法器。因為《隋書》和新、舊《唐書》記載的和鼓,僅僅出現(xiàn)于《安國樂》部和《康國樂》部。北魏時期的云岡石窟,和鼓倒是出現(xiàn)在佛教伎樂壁畫中,或是這一時期的佛教才用和鼓作為一種法器,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其后人對和鼓用于佛教的專用癖好。和鼓的更重要功能,是用于宮廷演奏的樂器,而且是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
“《疏勒》《安國》《高麗》,并起自后魏平馮氏(北燕)及通西域,因而得伎。后漸繁會其聲,以別于太樂?!栋矅?,歌曲有《附薩單時》,舞曲有《末奚》,解曲有《鹽曲》,樂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簫、雙觱篥、正鼓、和鼓、銅鈸等十種,為一部,(樂)工十二人?!睆奈赫鳌端鍟酚涊d的和鼓來源來看,有兩個路徑可探蹤跡。一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于436 年通西域,從安國帶回和鼓伎等安國伎樂。而早先的《漢書》等典籍并無記載安國有和鼓進獻,也無商、僧、伎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這,只能證明北魏時期的和鼓在當時的安國很走俏,被作為國樂引入中原。至于更早的安息國有無和鼓,目前尚缺史料佐證。迄今,除了可在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看到北魏時期的和鼓伎樂,被稱為“美國七大中國文物收藏中心”之一的美國納爾遜博物館收藏的北魏鼓樂陶俑,所奏鼓樂,據(jù)我初判也是腰鼓類的和鼓與正鼓。和鼓,還可追尋的另一個路徑,是《隋書》提到的馮氏,即鮮卑族胡化的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人馮跋,于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的北燕政權。在北燕之前,還有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政權和分裂的后燕政權。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寫到的“北喬峰,南慕容”之慕容復,一心要復國的“燕國”,正是指前燕與后燕。馮跋先是擁立慕容云為國號燕的天王,后在平定慕容云被部下所殺政變事件后即位,史稱“北燕”,又因據(jù)有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南部,地處東北地區(qū)的南部被稱“東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于436 年滅掉“北燕”之后,戰(zhàn)利品可能也有從絲綢之路交流到北燕的和鼓。
在現(xiàn)今吉林省集安出土的高句麗墓壁畫中,出現(xiàn)過和鼓與正鼓,據(jù)考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北周兩朝與高句麗交流的產(chǎn)物。高句麗(今朝鮮、韓國)樂舞在隋唐被列入宮廷樂隊演奏的《高麗樂》,有多首唐詩可以追溯,比如李白的《高句麗》:“金花折風帽,白馬小吃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辈贿^,在唐朝的《高麗樂》部并無源自安國的和鼓與正鼓,此時的高麗和鼓與正鼓統(tǒng)稱為腰鼓。隋朝一統(tǒng)天下納入的和鼓伎,一部分是北魏、北周兩朝從安國掠走的和鼓伎后裔,一部分來自已經(jīng)弱小的安國在隋時進獻的和鼓伎樂。初唐、盛唐的宮廷樂舞,所用和鼓伎來源大抵如隋。
和鼓,主要用于唐朝《十部樂》中的《康國樂》《安國樂》兩大樂部,與正鼓常常同時在宮廷樂隊中演出。這在《舊唐書》《通典》《新唐書》都有記載。
《十部樂》,是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完成的初唐宮廷宴樂,包括《燕樂》《清樂》(又名《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除《燕樂》《清商》兩部外,其余八部都是來自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漢族樂伎都首推《燕樂》,別族別國樂伎則首推《龜茲樂》。演出包含和鼓伎的《安國樂》《康國樂》,因為適合初唐時期大型舞蹈的鼓器較少,使用率并不算高,偶爾才被皇帝在宴會上點用。這種多是皇帝專用的和鼓,也因此在民間少有演奏,難以更長時間延續(xù)與流傳。
對和鼓不感冒的人是唐玄宗,對和鼓感興趣的也是唐玄宗。提升《安國樂》《康國樂》中的和鼓使用頻率,是從西域康國、米國、史國等國持續(xù)進獻胡旋舞、胡騰舞及相關舞女開始。尤其是來自康國的胡旋舞,多用和鼓、正鼓伴奏,因楊貴妃一跳成名,須臾之間在長安街頭頻頻出現(xiàn),長安人甚至以能扮胡旋女、能跳胡旋舞為時尚。世人皆知唐玄宗愛玩羯鼓,另一種胡樂鼓器。因為楊貴妃喜歡跳胡旋舞,投其所好而恩寵的唐玄宗就在各種宴會中安排胡旋舞,一度讓僅是伴奏樂器的和鼓與正鼓在盛唐時期炙手可熱。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都曾寫過胡旋女跳胡旋舞的詩,只是未在詩中提出和鼓等伴奏鼓樂。甚至整部《全唐詩》皆無專詠和鼓的音樂詩。盡管元稹十六歲寫過令自己名聲大振的長詩《代曲江老人百韻》,詩中提到的“和鼓”,用典于《周禮》,也是與鼓聲相和之意。
掉蕩云門發(fā),蹁躚鷺羽振。
集靈撞玉磬,和鼓奏金錞。
詩句中的“蹁躚”二字,是形容跳舞時旋轉(zhuǎn)的姿態(tài)。此詩還有“文物千官會,夷音九部陳。魚龍華外戲,歌舞洛中嬪”這幾句,表現(xiàn)了唐朝舞蹈在東都洛陽游走的盛況。胡旋舞、胡騰舞、拓枝舞,是唐朝三大胡舞,分別源于西域的康國、石國。史載昭武九姓九國均向大唐宮廷進獻過胡騰舞女,唐朝詩人李端有首《胡騰兒》描寫過高鼻梁、白肌膚的胡騰女,如:“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胡騰兒,胡騰兒,家鄉(xiāng)路斷知不知?”從李端的《胡騰兒》,到白居易、元稹的同名詩《胡旋女》,可知胡旋舞、胡騰舞在盛唐、中唐兩個時期最受中原人歡迎。
從成都永陵博物館石刻“二十四伎樂”樂伎形制看,王建開創(chuàng)的五代前蜀帝國宮廷樂舞,雜糅了唐朝宮廷流行的《燕樂》《龜茲樂》《西涼樂》《天竺樂》《安國樂》《康國樂》等多種樂舞。僅從王建石刻棺床南面的兩個舞伎形制看,屬于軟舞,代表作是楊貴妃愛跳的《霓裳羽衣舞》,風格柔美,起舞多由法曲相和。而從琵琶、箜篌、羯鼓、毛員鼓等《龜茲樂》部配置樂器看,將軍出身的王建更喜歡健舞,代表作就是類似今天新疆手鼓舞的龜茲舞。再從和鼓、正鼓、笛等《安國樂》《康國樂》部配置樂器看,前蜀皇帝王建和后主王衍也喜歡節(jié)奏明快、主要用鼓類打擊樂伴奏的胡旋舞和胡騰舞。
雖然北宋初期的宮廷樂舞,多取自前蜀、后蜀沿用唐朝宮廷的樂舞,但是放眼整個宋朝,宋朝詩人、詞人似乎更喜歡拓枝舞,而非楊貴妃熱愛的胡旋舞或霓裳羽衣舞。北宋宰相、詩人寇準,就因為迷戀拓枝舞而有“拓枝顛”美稱。沈括《夢溪筆談》曾載:“寇萊公(寇準曾被封為萊國公)好《拓枝舞》,會客必舞拓枝,每舞必盡日,時謂之‘拓枝顛’。”而據(jù)宋代陳旸《樂書》所述,拓枝在唐代大約有一人單舞與二人對舞之別,宋代拓枝舞則發(fā)展成為樂府十小兒隊之一,屬于隊舞,更為壯觀。以和鼓、正鼓伴奏,逐漸漢化的西域胡旋舞女,在宋代就不怎么吃香了。源于北魏、興于盛唐的和鼓伎,用雙手拍打鼓面的和鼓,更不見于宋詞,有點寂寞沙洲冷的感覺。
然而到了元代,和鼓,又一次呼嘯而來。據(jù)《元史》記載,“和鼓,制如大鼓而小,左持而右擊之”。按照元代和鼓這個描述,和鼓不再是雙手拍打,而是單手且主要用右手擊打。這跟延續(xù)大唐遺風的成都永陵石刻和鼓伎之和鼓,已有較大改變,可謂和而不同。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是在馬背上打下的遼闊江山,所以更喜歡隨馬擊打的戰(zhàn)鼓,常帶舞女隨行作戰(zhàn),并在戰(zhàn)前引亢高歌,以舞應鼓,鼓舞斗志。翻閱《元史》,我發(fā)現(xiàn)蒙古人并不喜歡盛興于唐朝的胡旋舞、胡騰舞,他們天性豪放,喜歡參與群舞,尤其愛跟親朋好友一起唱歌跳舞。比如“踏舞”,元代詩人袁桷有《客舍書事》(五首)第二首描寫過這種舞蹈,“干酪瓶爭挈,生鹽斗可提。日斜看不足,踏舞共扶攜”。古代蒙古人熱愛的群舞,還有“鞭鼓舞”,見于元代詩人迺賢《塞上曲》:“馬乳新桐玉滿瓶,沙羊黃鼠割來腥。踏歌盡醉營盤晚,鞭鼓聲中按海青?!贝送?,深受回紇文字影響的蒙古人,雖然不太喜歡大唐胡旋舞,卻很愛跳回紇舞,俗稱“酒杯舞”,這在元代詩人楊允孚《灤京雜詠》系列中有詩描述,“東涼亭下水蒙蒙,敕賜游船兩兩紅。回紇舞時杯在手,玉奴歸去馬嘶鳳”?;丶v,是今新疆維吾爾族的祖先,曾在安史之亂后幫助唐肅宗李亨平定內(nèi)亂,和唐朝皇室歷來關系友好,后在中唐時期的788 年改名“回鶻”?;佞X臣服于蒙古元朝帝國后被稱“畏兀”,其中遷居天山以北的一支畏兀兒人,就是發(fā)展至今的新疆維吾爾族人。楊允孚詩句“回紇舞時杯在手”中的回紇舞,就是元朝維吾爾族女性獨舞,難度在于雙手疊持酒杯起舞,舞女婀娜多姿,回旋輕捷如鶻,著衣典雅華貴,常用于宮廷宴會。蒙古在擴張強盛時期所用的官制、典章,主要從回紇衍變的畏兀中吸納。蒙古皇帝(大漢)享用樂舞的重大宴會主要在上都舉行,元上都位于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由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紀中葉建立,與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兩大首都。上都,是蒙古大汗主要居住和游獵宴會的夏都,一般是每年夏季到此接見前來朝覲的各國使者,諸王貴族及護衛(wèi)將士云集于此,共享蒙元帝國盛大宴會,元朝宮廷音樂、舞蹈也是主要在上都上演。“樓下綠楊樓上酒,年年萬國會衣冠。”元代詩人楊允孚在《灤京雜詠》另一首詩中曾描寫過上都的元朝宮廷樂舞繁盛。著名蒙古族元代詩人薩都剌還有一首《上京雜詠》描繪過諸王共舞的元上都國宴盛況:“一派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風。諸王舞蹈千官賀,高捧葡萄壽兩宮。”可惜在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在此縱兵焚掠,使上都宮殿被毀,成為廢墟。目前,在北京的南鑼鼓巷,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地帶,這里的胡同、四合院尚有元代棋盤式城市建筑遺貌。
在忽必烈統(tǒng)一中原漢地成為元朝開國皇帝之后,他受中原先進漢文化的沖擊,所用宮廷樂器又在回紇樂舞、蒙古樂舞基礎上廣泛吸納了西夏、金、宋的禮樂文化。其實,元朝這一期間禮樂制度的實質(zhì),仍然是《周禮》從先秦傳至漢唐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朱元璋破元立明登基不久便御令左丞相李善長為監(jiān)修,宋濂、王袆主編《元史》,系統(tǒng)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江山大挪移全過程?!苞v鳥將擊,必匿其形”“聚如丘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欲治身,先治心;欲責人,先責己”等閃亮的典故,就出自這部浩瀚的《元史》。在《元史》中介紹禮樂制度的篇章,共有五卷篇幅。和鼓,出現(xiàn)于《元史》禮樂志篇章,而且是作為一種單獨樂器介紹。在元代禮樂中,和鼓還是節(jié)樂之器,有著控制節(jié)拍、引領舞蹈的功能。
樂作鳴之,與鼓相和。由和鼓衍生的腰鼓類樂器,盡管至今還在各地鼓舞人心,但是幾乎無人喊出一聲“這是和鼓”如此的響亮之語了。我再一次走進成都永陵博物館的王建地宮,端詳著這個看上去很溫柔的和鼓樂伎,她的臉上綻開略帶嬌羞的微笑,她的雙手平舉的紛飛的唐式衣袖,她的腰前平放的大唐和鼓,時不時會讓我起吟“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zhuǎn)篷舞”,仿佛眨眼之間還在唐朝走神。然而,石刻浮雕上的她,和她手中的和鼓,在今年戊戌年實際上剛好1100 歲了。如果她是根據(jù)某個西域安國或康國的和鼓樂伎女子雕刻而成的石像,與她“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早已化為黃土不知所蹤,她和雙腿之上的和鼓一定還在等待一股盛世唐風,讓死者復活,令活者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