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
哈巴雪山,5000米級入門雪山,因為攀登周期短,冰雪體驗好,是入門級雪山里面的明星雪山,很多人都選擇把它作為人生第一座雪山。隨著每年數(shù)千登山者的到來,位于哈巴雪山腳下的哈巴村也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哈巴村坐落在哈巴雪山腳下,隸屬于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是一個以納西族為主,漢、彝、回、藏、傈僳等多民族聚居的村落。相傳當(dāng)年祖輩開荒遷徙,發(fā)現(xiàn)了山腳下的這塊平地,地勢開闊,開滿小黃花,起名字的時候有個老人說,他這輩子看過最美的就是金礦里的“金子之花”,在納西語里金子之花翻譯為“哈巴”,所以就有了哈巴金子之花之說。
哈巴村海拔從1550米的江邊行政村到3000米的半山腰,海拔落差大,不同高度生長著不同的農(nóng)作物,為了方便交換,他們有了集市,每逢農(nóng)歷初五、十五、二十五,便會在村子的主干道擺攤?,F(xiàn)在大多直接用貨幣交易,但是以前都是以物換物:用我家的土豆換你家的大米,用他家的雞蛋換你家的玉米等等。每逢農(nóng)歷二月初八,村子會有“龍王會”,大家在龍王亭上香、聚會。
當(dāng)攀登哈巴日益火熱的時候,我們把目光放到了哈巴村,作為世代居住在哈巴雪山腳下的村民,他們經(jīng)歷了什么?攀登哈巴雪山,又給當(dāng)?shù)卮迕駧砹四男┳兓?h3>哈巴雪山首登者,如今依然活躍在雪山之上
1995年4月13日,哈巴村村民好四第一個登上了哈巴雪山,被認為是哈巴雪山的第一次攀登。
1995年,好四23歲,在外打工遭遇坎坷的他回到了哈巴村。在一次和村里老人聊天的時候,聽老人講到一個傳說:“以前有個洋人,從印度帶過來一個佛頭,埋在了雪山頂上。”好四想著反正閑著也沒事,正好可以去找下這個傳說中的佛頭。
4月13日,好四拿著一把鐮刀,穿著老牌的解放鞋,背著軍用水壺和一些干糧就出發(fā)了,好四記得那天是在早上7點左右出門的,大概12點半左右登頂哈巴,晚上5點左右回到了家。那一天天氣特別棒,可以看到遠方的群山,登山的線路后半程和現(xiàn)在的基本相近,雪線以下則是看到哪里就往哪里走,記不清摔倒了多少次,每次摔倒都用鐮刀制動,最終他登上了哈巴山頂。
哈巴雪山。
在哈巴山頂并沒有找到老人講的佛頭,于是10月底的時候,好四帶著哥哥又登上了哈巴,再次尋找佛頭,依然沒有找到,不過他們卻在山頂發(fā)現(xiàn)了十幾天前過來登山的昆明登山探險協(xié)會放在山頂?shù)匿X合金牌子,出于好奇就拿回了家,現(xiàn)在依然放在家里。
1995年登過哈巴后,好四也沒太當(dāng)回事,繼續(xù)去香格里拉、麗江一帶打工。1999年,從昆明過來的黑風(fēng)登山隊邀請他做向?qū)?,這也是好四第一次做向?qū)АW鐾晗驅(qū)Ш盟囊廊煌獬龃蚬ぁ?003年紅塔集團做了一次“山高人為峰”的登山大會,200多人參加,那一次好四擔(dān)任協(xié)作總指揮。經(jīng)過那次大規(guī)模登山活動,好四意識到自己可以靠做登山向?qū)睿谑潜悴辉偻獬龃蚬?,開始以向?qū)闃I(yè),接待外來登山者。截至現(xiàn)在,好四已經(jīng)做了14年向?qū)?,他帶上山頂?shù)目腿司陀袛?shù)千人。
2014年之后,哈巴雪山火了起來,每年有大概3000多人來到哈巴村,好四也一直往返于哈巴村和哈巴雪山之間。除了節(jié)假日大規(guī)模的團隊之外,平時去哈巴的人也多了起來,每年清明節(jié)到冬至,好四基本三天登一趟哈巴,打電話的時候,好四依然在哈巴雪山大本營帶隊。
從1995年首登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22年,這22年里,哈巴雪山從無人問津到了登山者云集,好四今年也已經(jīng)46歲了,但是他依然活躍在雪山之巔。哈巴雪山成就了他,他也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饋哈巴,帶領(lǐng)更多的人領(lǐng)略雪山的風(fēng)光。
徐國東,大巴司機,今年44歲,大家都喊他老徐。老徐跑的最多的線路就是進出哈巴村的路,從麗江到虎跳峽,從虎跳峽到哈巴村,以及從哈巴村出去的路線,他開車跑了10年,對于沿線情況非常熟悉。
之所以要寫哈巴村的故事也是源于老徐,在一次離開哈巴村的路上,老徐講到了他們小時候打獵的故事。所謂靠山吃山,在哈巴村還沒有登山之前,村民主要靠種植和養(yǎng)殖生活,而年輕人多喜歡往山里跑。老徐的爸爸以前喜歡打獵,老徐也會跟著一起去。那時候他們背上生活必需品,約上三兩好友,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幾天,可以打到獐子、巖羊,熊等動物,在山上遇到彼此,也會分一塊肉吃。
老徐講小時候交通不便,屬于“人背馬馱,翻山越嶺”的時代。在橋頭讀初中的時候全靠走,早上5點出發(fā),下午6點才能到學(xué)校,每周往返,就走以前的茶馬古道,也是現(xiàn)在的高虎跳徒步線路的一部分。老徐十四五歲的時候,村里不能打獵了,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老徐則留在了家里。
哈巴雪山。
大概在1998年6月,老徐和表哥好四在放牦羊的時候,一不小心羊跑丟了,這可急壞了他倆。村里的老人講天熱的時候,羊喜歡往雪山上跑,那里涼快。于是他和表哥拿著鐮刀開始去找羊,向著哈巴雪山的方向,老徐也記不清走了多少路,不知不覺就到了雪線之上,順便就登頂了,但是依然沒有找到羊,不過登山的疲勞已經(jīng)讓他們忘記了找羊這件事,奇妙的是,幾天后在旁邊的小山上找到了走丟的牦羊。
1999年,老徐在幫哈巴保護所放養(yǎng)馬匹,有一天放完馬回去的時候看到一隊登山者,閑聊中得知對方本打算攀登玉龍雪山,但是看到玉龍雪山巖石太松動就放棄了,正在考慮攀登哈巴雪山的可能性。老徐說:“哈巴雪山可以登的,我們?nèi)ツ暾谊笱虻臅r候就登過”。
之后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過來登山,老徐也跟著好四一起,開始做向?qū)?。那時候很多客人都坐那種老式的手搖木船到老渡口,然后他們?nèi)ソ?,從老渡口到哈巴村,只?塊錢。老徐說那時候向?qū)б脖阋?,幾十塊錢,不過那個時候有錢賺就是好的,老徐慢慢的開始自己單干。
2003年哈巴雪山火了起來,攀登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2006年,一位韓國人下山的時候滑墜摔下西坡,掉進冰縫,摔斷了頸椎骨。這也是哈巴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山難事件。同年11月,上海戶外人士“老古董”,在海拔5300米的哈巴雪山下降時墜崖遇難。這些事故讓老徐看到了登山的風(fēng)險,于是抽空去學(xué)修理汽車,香格里拉東環(huán)旅游線公路修到村里的時候,他買了面包車,開始跑運輸。
來自上海的隊員給老徐郵寄了10套冰爪和冰鎬,那是他們擁有的第一批技術(shù)裝備。2008年的時候,老徐決定以后就專門跑車,負責(zé)安排吃、住和交通,向?qū)Ш婉R匹安排交給別的向?qū)?。只有在客人特別要求,剛好有空的時候才會親自去帶隊。
談起哈巴村這些年的變化,老徐講主要得益于老支書段海勝。村里的很多建設(shè),通路、通網(wǎng)絡(luò)、修路燈、種植花椒、核桃等經(jīng)濟作物都是老支書帶動的,為了方便大家交易,搭建了集貿(mào)市場,村里所能看到的硬化路面都是段主任這些年爭取的。大家也都看到了老支書的功績,每次選舉的時候都會投給他。老支書也連任5屆,做了15年,直到2016年才退休。
老支書曾經(jīng)構(gòu)想過,從哈巴村沿著哈巴河的河床修一條公路到黑海營地,在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情況下,推動哈巴雪山的旅游發(fā)展。他為了哈巴村可謂殫精竭慮、兩袖清風(fēng),只想著村子的發(fā)展,自己日子卻過得清貧,創(chuàng)建科技示范村等項目,為哈巴村帶來了現(xiàn)代化。向老支書致敬!
為了方便山友,也方便村里人,老徐正在申請專線,從麗江汽車站到哈巴村的直達汽車。早上9點從麗江發(fā)車,下午2點半從哈巴村返回,以后小團隊去哈巴村,就不用再為包車的事情發(fā)愁了。
一般情況下,登哈巴都需要經(jīng)過哈巴雪山大本營,旺季的時候,這里一天能有200多人。然而10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牧場,除了雪山草地,就只有漫山遍野的牦牛和馬匹。2000年前后的時候,楊志雄一邊在自家牧場放牛,一邊想著自己可以做點什么不一樣的事情。
本著靠山吃山的原則,剛好大家又都喜歡把自家牧場那一塊地作為攀登前的營地,于是修建登山大本營的想法冒了出來。2005年楊志雄開始修建大本營,陸陸續(xù)續(xù),一直到2007年,大本營開始具備接待能力,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本營。大本營建好后,他注冊了公司——哈巴雪山大本營生態(tài)牦牛養(yǎng)殖基地,經(jīng)營范圍包括住宿餐飲、登山服務(wù)接待、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品的銷售等,一切都走上了正規(guī)化的道路。
2015年,楊志雄創(chuàng)建了云南頂峰戶外運動公司,開始接待一些登山團隊,安排馬匹向?qū)У群笄诜?wù),開始做大規(guī)模的宣傳和推廣,這兩年哈巴也迎來了登山高峰。所有到大本營的登山者都會做登記,今年從4月1日到5月12日,攀登哈巴的團隊高達1000多人,光是楊志雄接待的就有400多人,五一期間大本營最多的時候一天入住200人,將近飽和。
談到哈巴雪山的火熱程度,楊志雄認為一方面是大環(huán)境使然,戶外人群越來越多,作為進階玩法的雪山自然越來越受歡迎;現(xiàn)在哈巴已經(jīng)被大家公認為最佳的入門級雪山,所以很多人的第一座雪山也會選在哈巴,加上當(dāng)?shù)鼐銟凡康拇罅ν茝V,哈巴雪山將會被更多的人認知。
過了登山季,楊志雄便會帶領(lǐng)自己團隊去各地培訓(xùn)學(xué)習(xí),掌握更多的專業(yè)技能。這不,打電話的時候他們就在前往雀兒山的路上。
哈巴雪山月亮灣。攝影/觀止。
日照哈巴雪山。攝影/XSFAN 李政霖
哈巴村現(xiàn)有客棧20多家,加上向?qū)Ъ?,能滿足2000多人的接待需求??梢詭ш牭南?qū)Ш蛥f(xié)作也有200多人,加上馬夫等后勤人員,哈巴雪山攀登為哈巴村將近500多人提供了就業(yè)崗位,尤其是這兩年,每年貢獻的經(jīng)濟增長至少在300萬。
朱小平,哈巴村協(xié)作,今年25歲。畢業(yè)那年,剛滿20歲的小平跟著村里的朋友去登頂了哈巴雪山,當(dāng)時也只是抱著玩的心態(tài),和大多數(shù)年輕人一樣,剛開始他并沒有選擇做協(xié)作,而是跑去外面打工闖蕩。
小平在外面做過汽車修理工,跑過出租車,在外面待了兩年后,還是覺得待家里舒服,于是便開始了登山之路。小平講他們以前的土特產(chǎn)除了進山收購的客商外,基本都是當(dāng)?shù)厝吮吵鋈ベu的,外人對品質(zhì)也不太認可,賣不了好價錢。這兩年經(jīng)過很多登山的朋友宣傳,品質(zhì)得到了大家認可,網(wǎng)絡(luò)銷售和登山者購買的數(shù)量也飛快增加。
不同于老一輩的向?qū)f(xié)作,小平的注意力不僅僅在登山上,經(jīng)過多次協(xié)作經(jīng)驗,他遇到了很多高反的客戶,于是想著能不能為這些人設(shè)計一些徒步線路,例如哈巴村到黑海的穿越線路、沿金沙江的徒步線路以及一些露營活動。
5月份的時候,小平以救援隊的身份去參加了梅里雪山的越野跑活動,回來后,他們就開始探索能否在哈巴雪山組織一場越野跑比賽,目前也有團隊在測試線路。
沈建輝,網(wǎng)名沉三水?dāng)貢煟诠痛瀹?dāng)?shù)匾话惴Q為小沈。2014年第一次登哈巴雪山,帶傷5天內(nèi)兩次登頂。2015年辭掉了國企工作住在哈巴村老羅家,開始做向?qū)?,可以算作是哈巴雪山的第一個常駐外來向?qū)?。截?017年,小沈已經(jīng)帶隊攀登哈巴雪山50次以上。
2013年,小沈在虎跳峽徒步的時候聽說有小路可以到達哈巴村,但是沒有找到。2014年5月,小沈想要爬一座雪山,于是他聯(lián)系了哈巴村的向?qū)Ю狭_。當(dāng)小沈出現(xiàn)在老羅面前的時候,老羅挺震驚,雖說之前有過聯(lián)系,但是一般都會提前一兩天再聯(lián)系一次,但是像小沈這樣直接出現(xiàn)在面前的登山者,老羅見的也不多。完成登頂后,小沈又跟著另外一隊人從黑海方向登了一次。
回到廣東的小沈總忘不了下山時“向?qū)ё咴谧约呵懊?、白茫茫一片冰雪,云霧山峰都在腳下”的畫面,于是他便想著是否可以把登山作為一項事業(yè)。8月份給老羅發(fā)了微信,說想去跟老羅爬山,老羅回復(fù)“好啊”。
2015年3月,經(jīng)過半年的思考和準備后,小沈正式辭職,4月份便到了哈巴村老羅家,幫老羅做一些推廣宣傳,跟著老羅去帶隊,幫忙做一些農(nóng)活,正式開始了他的雪山“修煉”。
不登哈巴的時候,小沈會選擇自己去攀登,先后攀登過那瑪峰、年保玉則、崗什卡等山峰,以自己的方式在完成著定下的目標:第一個單人冬季solo 寧金抗沙峰(7206 米),登頂;第一個free solo+ 非常規(guī)攀登阿尼瑪卿(6282 米),登頂;第一個onepush+free solo 攀登雪寶頂。
談起計劃,小沈說目前除了做一些雪山攀登、徒步的活動外,也會盡力實現(xiàn)自己的攀登目標,下一座要攀登的是阿瑪達布蘭峰(Ama Dablam,海拔6856 米)。一步一步,
小沈正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雖布滿荊棘,但充滿著理想和希望。
小沈給自己寫了這么幾句話:左手書籍,右手相機;頭仰雪山,腳踏土地;一顆務(wù)實平靜的心。后面補了一個通俗說法:左手鍋鏟,右手鋤犁;頭頂藍天烈日,腳踩馬糞雞屎;平凡生活見真知。
哈巴雪山攀登周期短,一般安排4 天時間:
D1: 麗江—哈巴村
D2: 哈巴村—哈巴雪山大本營
D3: 大本營—沖頂—哈巴村
D4: 哈巴村—麗江
當(dāng)然,這個行程只是常規(guī)安排,很多俱樂部都會有自己的行程,經(jīng)常會有五六天的時間安排,當(dāng)然也有玩FKT 速攀的,F(xiàn)KT 愛好者小明之前用了一天時間完成哈巴雪山的速攀。
除了從哈巴村直接上大本營的線路外,還有徒步到黑海的,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在4500~4900 米的地方修建C1營地。
哈巴村到大本營可以選擇徒步或者騎馬,為了有更好的海拔適應(yīng),一般建議徒步。下山的時候,從大本營到哈巴村,大家多為騎馬下山,如果體能OK,跟著向?qū)男÷废律揭矔袆e樣的體驗。
2015年10月,我第一次去哈巴雪山,在老羅家二樓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的哈巴雪山,那么近,又那么遠。穿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后到達碎石坡,從冰巖混合到雪線之上,一次完整的全地形穿越,垂直地貌分布明顯,一切都那么新奇。
在老支書的帶領(lǐng)下,哈巴村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在登山文化的影響下,哈巴村迸發(fā)出了青春和活力。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發(fā)展軌跡,每個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