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摘要:京劇月琴與民族月琴在彈奏方法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京劇月琴不是獨奏樂器,它主要是為京劇唱腔而伴奏的。其彈奏時主要是以一根弦為主,有時也借用二、三弦。彈奏京劇月琴看似簡單,實際上也需要下很大功夫,勤奮和悟性也非常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關(guān)鍵詞:月琴;京劇;伴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149-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07
一位好的京劇月琴演奏員,不僅要掌握各個流派的演唱風(fēng)格和特點,還要了解和熟悉不同琴師的演奏特點和技巧,同時還要對劇情和人物有較深的理解,要經(jīng)常與琴師切磋交流琴藝,對每一出戲的唱段、劇情和人物有共同的認識和理解。
一、正確的彈奏姿勢與手形
演奏姿勢與手形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彈奏的質(zhì)量,進而影響到演奏的發(fā)揮與效果。彈琴時的彈奏姿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彈琴如同運動員訓(xùn)練一樣,全身肌肉需要放松,身體不要過于呆板、僵硬。其次,彈奏時左手大拇指應(yīng)輕輕地放在琴頸上,小臂、手腕、手掌、手指都要特別地松弛,大拇指與手掌緊握琴頸、不夠松弛也會影響了演奏。
二、基本功的練習(xí)
基本功的練習(x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月琴彈奏也是一樣,若沒有較扎實的基本功,在以后的彈奏過程中都會受到困難與阻礙。京劇月琴基本功的練習(x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右手搓、點、輪的練習(xí);二、曲牌、練習(xí)曲以及雙手配合的練習(xí)。在月琴彈奏中,右手的練習(xí)非常重要,百分之七十的功夫都在右手上。所以必須要重視右手的基本功,要從搓、點開始練習(xí),由慢到快,先開后收非常重要(“開”就是右手放開練習(xí),“收”即指練習(xí)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收“范兒”練習(xí))。通常有些月琴彈奏者右手打不開,“范兒”很小,直接影響了月琴的彈奏力度,這樣彈“輪”也往往過于偏密。
有些地方教學(xué)開“范兒”的時候就是右手“開小范兒”,這樣練習(xí)以后就很難再把右手打開了。也有少數(shù)月琴愛好者不重視基本功的練習(xí),沒練幾天右手“點”的練習(xí)就開始彈唱段了。到最后,彈奏唱段的數(shù)量著實不少,但彈奏的質(zhì)量則大打折扣。這就映證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開“范”容易改“范”難。
京劇月琴在彈奏中左手沒有揉弦、滑弦、打弦、抹弦等技巧,但要注意的是按弦的準確性,保留指的合理運用,避免折指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加強雙手配合的練習(xí)等。
三、彈奏技巧
在京劇月琴伴奏中,如何彈好“輪”是至關(guān)重要的?!拜啞钡膹椃ú皇枪潭ú蛔兊模灿惺琛⒚?、強、弱之分。有人問月琴的味兒在哪,實際就在右手上。在唱腔伴奏中“,輪”的彈奏要稀一些,這樣聽起來會很松弛,顆粒性也很強?!懊茌啞眲t會讓人有一種急促之感,就像鬧鐘上了發(fā)條一樣響個不停。也有很多月琴演奏員在彈奏唱腔過程中彈得過于“細”,連一個裝飾音都不肯放過。在整個彈奏中看起來非常整齊到位,實際上他(她)的彈奏則是破壞了唱腔的律動和旋律。京劇好比國畫中的寫意手法,有些地方是輕描淡寫,有些地方是一帶而過,有些地方直接就是心領(lǐng)神會不需要點明的。那么京劇月琴也是一樣,我們也要用寫意的手法來伴奏唱腔,哪些地方需要強調(diào),哪些地方需要省略全在我們的彈奏中。
京劇月琴“輪”的彈奏主要還是以疏(?。楹?,但不是說“密輪”就是錯誤的,還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在京劇音樂中我們就要借鑒民族月琴“密輪”的彈奏方法,其右手的“輪”較密,就像工筆畫一樣細膩而美。通常京劇月琴彈奏時右手較放開,彈奏的力度較大,突出顆粒性。民族月琴彈奏時右手的“范”較小,彈奏力度較京劇月琴的彈奏力度弱,突出一個玲瓏小巧和美的特點。如果把京劇月琴的“稀輪”用在京劇音樂上就會顯得相當(dāng)笨拙了,還會給人一種不美的感覺。若把“密輪”用在京劇唱腔伴奏上則就像鬧鐘一樣,會顯得過于緊張、急促,這種彈法不適用于京劇的唱腔伴奏當(dāng)中。
寫文章要有標點符號,我們彈琴也應(yīng)該像寫文章一樣要有標點。我們彈琴所用的“點”也是一樣的。譬如: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有人在彈唱段中反復(fù)使用一個點,就會使人感覺很鬧,缺少變化,不成句子,而且“點”安排的也不合理。反復(fù)地使用一個點不僅不會給唱腔旋律帶來美感,反而破壞了譜子的結(jié)構(gòu)。過去的老先生們就一直強調(diào),如有兩個或三個同樣的“點”放在一起就叫“琴車”。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地把“點”放在唱腔上,使之不流暢,產(chǎn)生不美之感。
彈奏技巧的流暢也取決于照譜彈還是背彈。照譜彈的時候,注意力多集中于曲譜上,只顧看琴譜而顧不上場上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變化,這樣就不能夠與鼓師和琴師一道進入劇情和人物。背彈則不一樣,背彈的前提是曲譜已經(jīng)熟爛于心,此時所彈的已非是譜子了,而彈的是“點”、是感情、是劇情,甚至是人物。看曲譜也不是不能彈感情、彈人物,只是還在譜子與“點”的條條框框中,不能把自己解放出來。
總之,優(yōu)秀的京劇月琴演奏者,在同京胡合作中只有跟、隨是遠遠不夠的。更應(yīng)該和京胡“撞”著走(碰心氣)。在伴奏中,月琴與京胡有所不同,京胡是文樂中的領(lǐng)奏樂器,而月琴則是以襯托京胡,與京胡“裹”著走的伴奏樂器。要想成為出色的京劇月琴演奏員應(yīng)該有較扎實的基本功;所彈奏的劇目唱段應(yīng)會唱、會背彈;了解琴師的演奏風(fēng)格和演奏特點;對彈奏的劇目、劇情、人物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還要掌握各種流派的演唱風(fēng)格和彈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