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增 張建功
在地名文化遺產融入世界遺產保護范疇[1]106的大背景下,探究蘇軾遺址遺跡地的地名文化遺產價值,是蘇軾研究面臨的新課題。在蘇軾長眠地今河南郟縣列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后,進一步探究其詞語文化,架起通往“非遺”的橋梁,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載蘇軾崇寧元年(1102)六月葬“汝州郟城縣”[2]1410—1423。“郟”作為縣級政區(qū)為始皇十七年(前230)秦滅韓時所置,[3]是潁川郡二十三縣之一,秦郟城故址就在今河南郟縣城[4]205。隋大業(yè)四年(608)在專名后加“城”字,沿用至元至元三年(1266)。其專名“郟”最早出現(xiàn)在《國語》卷十六《史伯為桓公論興衰》[5]460—482。
史伯是西周末年負責起草文告、策命諸侯、記錄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等的朝廷重臣。此時,周幽王當政,王朝衰敗,有識之士考慮退路,鄭伯即是其一。鄭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周幽王之叔,為鄭國(今陜西華縣東)開國之君,謚號桓,稱鄭桓公。周幽王命鄭伯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鄭伯考慮到家人和子民的安全,欲作大規(guī)模搬遷,找史伯討教辦法。史伯針對周王朝采取“去和取同”的方針治理臣民,得出“其弊將至也”的結論,其立論基礎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宇宙觀衍生出的治國理念。同時,他為鄭伯友提出了鄭國可遷至“濟、洛、河、潁之間”和“謝、郟之間”的建議,前者“其可以少固”,后者“其可長用”。徐元誥在《國語集解》中釋“郟,今河南郟縣,本周畿內之邑也”?!墩f文解字》:“畿,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曰畿也?!边@里“天子千里地”即天子五百里內田,五百里自其一面言,千里自其四面言。[6]1986謝國在西周早中期在今南陽市宛城區(qū)一帶,西周晚期南移于今唐河(古比水)以西,新野縣東境張樓村附近的古謝城(漢晉棘陽縣)一帶,東與唐、廖隔唐河相望,西、南與鄧國相接,北與申、呂鄰近。[7]53繼史伯之后二百年,孔子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和完善了史伯的“和”“同”觀,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見解。首次出現(xiàn)蘇軾長眠地專名“郟”的《史伯為桓公論興衰》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經典文獻,這一歷史事件也成為兼具思想史影響與思想價值的思想史事件。[8]
郟邑筑“城”的記載見于《左傳》:“昭公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城郟。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郟?!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翱低趿⑹迥曜洌訂T立,是為郟敖。郟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圍為令尹,主兵事?!保?]《楚國歷史文化辭典》對“令尹”解釋為:“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地位僅低于楚王,為百官之長。”[9]112楚公子圍筑城(前542),楚令尹子瑕筑郟邑都城(前523),距今已有2500多年。
地專名的形、音、義、位諸要素構成地名詞語文化?!墩f文解字》釋“郟”:“潁川縣。從邑,夾聲?!编P為形聲字,形體結構左邊是聲符“夾”,右邊是形符“阝”,即“邑”[6]1986。《漢語大字典》載其形體流變?yōu)椋海ü爬彛?、(說文·邑部)、(漢印徵)、(潁川郟完城且杜倪專)[10]。
“夾”,《說文解字》釋為:“持也。從大,挾二人,會意?!薄按蟆弊窒袢说男螤睿皧A”意為(左右)相扶持。“夾”字的形體流變?yōu)椋海ㄘ呔哦?、(夾鹵)、(說文·大部)、(足臀灸經)、(老子甲后二七)、(祀三公山碑)、(曹全碑)。[10]
“邑”,《說文解字》釋為:“國也,從囗,古國、邑通稱。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薄抖巫ⅰ吩弧白鸨按笮〕鲇谕趺?,故從卪”[6]1407。“卪:瑞信也,即符節(jié),憑證。是諸侯、公卿大夫受命于天子管理的信驗憑證?!保?]861“邑”字形體流變?yōu)椋海ê笊弦话恕ざⅲù庖欢蝗?、()、(齊侯壺)、(睡虎地簡)、(縱橫家書一四六)、(武威簡·服傳二〇)、(博邑家鼎)、(禮器碑)、(孔廟碑陰)、(憙·易·井)。[10]
音韻學把漢字古音分為上古和中古,即公元3世紀(五胡亂華)以前為上古期,公元4—12世紀(南宋前期)為中古期。[11]43蘇軾建中靖國元年(1100)七月丁亥病故常州,崇寧元年(1102)閏六月癸酉葬于京西北路汝州郟城縣。蘇軾葬郟時,“郟”應該如何讀?
據(jù)宋庠《國語補音·鄭語》:“謝、郟”之“郟”讀音為古洽反。宋庠(996—1066),《宋史·宋庠傳》載:“庠自應舉時,與祁俱以文學名擅天下,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善正訛謬,嘗校定《國語》,撰《補音》三卷?!碧K軾與宋庠亦有交集。嘉祐二年(1057),蘇軾服除離川赴京,途經許昌,正值以觀文殿大學士知許州的宋庠指導民夫疏理西湖,蘇軾特意前去游覽,有《許州西湖》詩。判讀中古語音的重要依據(jù)為《廣韻》,它的全稱是《大宋重修廣韻》,是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陳彭年與丘雍等人奉詔根據(jù)前代《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而成,為宋代官韻,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韻書?!稄V韻·入聲卷第五》中釋“郟”:郟鄏地名也。又郟城縣在汝州。又姓?!蹲髠鳌粪嵈蠓蜞P張。[12]523依據(jù)《國語補音》[13]和《廣韻》,“郟”的中古音:古洽切,見洽開二入咸?!肮拧北砺暷?,屬中古聲母五類(喉、牙、舌、齒、唇音)之一的牙音類中的“見”【k】;“洽”表韻母和聲調,屬中古六十一韻類的洽韻類【ep】。其音韻地位“見洽開二入咸”,即見母、洽韻、開口、二等、入聲、咸攝,擬音(國際音標)【kep】。[14]8應該注意的是今本《說文解字》多以“大徐本”為底本,“郟”條下為“潁川縣,從邑,夾聲,工洽切”,“工洽切”不是上古音?!按笮毂尽蹦怂纬踔娙恕倚煦C于太宗雍熙年間受詔與句中正、葛湍等共同校訂。許慎《說文解字》原無反切注音,約自劉宋開始,即有人為《說文》注音,然各傳本注音不盡相同,徐鉉一律改用孫愐《唐韻》音切。[15]而“郟”的上古音是以《詩經》時代韻部系統(tǒng)為代表,其聲母為六類三十二母的喉音類、見母【k】,韻母為十一類二十九部的葉部【ap】,擬音【kap】。[14]8
清代滿文成為國文、滿語成為國語。在田野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乾隆五十六年(1791)、嘉慶五年(1800)、咸豐十一年(1861)郟縣知縣頒贈的匾額三塊,上面嵌有滿漢文合璧的郟縣官印。[16]“郟”滿文楷書【gia】。印文中滿漢篆體“郟縣之印”為“垂露篆”,傳為曹喜所創(chuàng),體用小篆,底部豎筆拉長,所有豎筆末端下垂圓點如露珠,因名。乾隆十三年(1748),垂露篆用于內六品外五品以下文職官員官印。[17]據(jù)《漢滿大辭典》:滿文“郟”為地名音譯詞。郟縣,在河南省。[18]464它是迄今為止繼合水縣印之后第二個縣級地方官印。
中國地名學面對先周傳世的郟邑出現(xiàn)兩大尷尬,一是置邑的時間;二是邑之專名的含義。由于年代久遠,統(tǒng)治者所置邑名的用意為何,原典文獻沒有記載,僅停留《說文》的層面是不夠的。蘇軾長眠地專名“郟”的釋義是“申遺”中有待突破的瓶頸。
“郟”之專名釋義有尚景熙的“郟敖葬地”說。尚先生在《河南地名漫錄》中如是說:
郟,古國名,春秋時屬楚,名郟邑。或說郟邑由敖得名。周靈王十七年(公元前555),楚康王病死,子員(又說名麋)即王位,“是為郟敖”(《史記》卷四十)。郟敖即位的第四年,臥病官中,令尹公子圍偽裝入宮問病,“絞而弒之”郟邑原是鄭敖的封地,又是郟敖的埋葬地,因此以“郟”為名。[20]146—147
尚先生索引史料為《史記》卷四十,郟邑為郟敖葬地最早出自《左傳》,楚郟敖四年(魯昭公元年、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
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舷、伯州梨城葷、櫟、郟,鄭人懼。子產日:“不害。令尹將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禍不及鄭,何患焉?”冬,楚子圍將聘于鄭,伍舉為介。未出境,聞王有疾而還。伍舉遂聘。十ー月已西,公子圍至,入問王疾,而裁弒之。遂殺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干出奔晉。宮曉尹子晰出奔鄭。殺大宰伯犁州于郟。葬王于郟,謂之郟敖。[21]
周景王(?—公元前520)為東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二十五年。其實,郟邑至遲在周幽王時期就已存在,《國語》中的《史伯為桓公論興衰》即是明證。尚先生文中“葬王于郟,謂之郟敖”并非“郟”的語源和本意。
“依類相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故謂之字。”[6]1233漢語音訓學為揭示“郟”的詞源和含義提供了可能。借助音與形探求詞源、詞義的聲訓,源于先秦,盛行于兩漢,集大成于《釋名》。隨著這一課題研究的深入,2013年谷衍奎教授把形聲字的聲符可兼表義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其標志之一就是把“夾”作為聲符兼表義的字梳理出十三個:俠、郟、浹、陜、狹、峽、挾、莢、鋏、硤、裌、蛺、頰。[22]
依據(jù)谷先生的研究成果,朱昌春、張清華兩先生提出了“郟”之專名含義的“河山相持”說。其《中國千年古縣地名考略》一書中云:
郟,今存河南省郟縣。西周的郟邑,春秋時為鄭之郟邑,后屬楚,戰(zhàn)國時屬韓。地點即今河南省郟縣。《左傳》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令尹子城郟”,即此。“郟”,由“夾”和“邑”組成?!墩f文·大部》:“夾,持也。從大,俠二人。”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本義為左右相持?!?/p>
鑒于夾聚落的地理位置南臨北汝河,北靠大劉山,形成南、北河山相持其聚落的態(tài)勢,故取“夾”為聚落地名,后來發(fā)展壯大便加邑為“郟”國。[23]4
2018年4月,孤本康熙二十三年(1684)《郟縣志》日本內閣書庫藏本從日本引回。據(jù)巴兆祥考證,是部《郟縣志》是享保十一年(雍正四年,1726)流入日本的,先由紅山葉書庫收藏,后轉入日本內閣文庫。[24]634金恩舞、胡述兆《中國方志總目提要》中對該志有如下介紹:
康熙二十三年郟縣志八卷本,清代王昕纂修,張震雄續(xù)修。昕,江南武進人,舉人,順治十五年任邑令,后升山東泰州知州。震維,江南吳縣(今蘇州)人,監(jiān)生??滴跏辏?671)任邑令。是邑清代志書始于順治五年邑令張篤行,雖成書,但簡,缺載者頗多。故三年后邑令ト永升又再修之,稿成未梓至王昕來任依卜稿增劇,不周歲乃成是志。記事止于順治十六年(1659),是志未見流傳,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邑令震維又口近二十余年間事、書成付梓。有康熙十三年(1674)續(xù)修刻本?,F(xiàn)僅有孤本于日本內閣文庫。[25]1642
筆者在檢閱時發(fā)現(xiàn)《輿地志》有如下記載:
《說文》曰:兩山相對曰“郟”,邑北有劉山脈向東行。南有平山脈從西至。兩相面向,因以是命之。[26]
有緣先期目睹這部孤本《郟縣志》的王樹聲教授在《結合大尺度山水環(huán)境的中國傳統(tǒng)規(guī)劃設計方法》文中做了介紹(《科學通報》2016年第33期)。王教授認為,卷首收錄“郟縣總圖”,仿北宋昌大防《長安圖》“城內用折法,城外取容”即“內折外容”之法,也就是說城池部分按照比例尺精準繪制,城外二十余公里處的秦嶺等大尺度山水環(huán)境不按比例繪制,取其意象,明確城與山水的關系,實現(xiàn)了將“去城遠者五六十里,近者二三十里”的南北諸山攬于城周,以達“若遠若近,可以坐而得其仿佛于幾席之內也”的整體空間景象,形象地表達了“郟”的“兩山相持”的地理態(tài)勢。
至此可以明晰:由孤本康熙二十三年《郟縣志》對“郟”含義文字表述和郟縣總圖的二重證據(jù),蘇軾長眠地專名“郟”的語義,應是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即嵩山余脈大劉山和伏牛山余脈平山(今平頂山)“兩山相持”的形象表達。朱、張兩先生的“河山相持”說當為無緣見到此孤本或未做田野調查所致。
蘇軾遺址遺跡地的地名文化遺產是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疤K軾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罕見的全才,是人類知識和才華發(fā)展到某方面極限的化身?!保?7]392—409“蘇軾的出現(xiàn),標識了偉大的中華民族11世紀高度而全面的成熟。”[28]6在西方,蘇軾被譽為世界“千年英雄”[29]。他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以“非遺”為視域,以蘇軾長眠地為個案,探究其遺址遺跡地的地名史源和音、形、義、位所架構的詞語文化,對于豐富和認知東坡文化具有獨特的價值。
蘇軾研究引入地名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大有可為。地名學是誕生于1980年代的新興邊緣學科。在地名學看來,蘇軾遺址遺跡是其地名實體特有符號,其專名是蘇軾遺址遺跡賴以存在的載體。[30]第九屆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做出決議:“遵照200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確定地名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蔽覈雠_了《地名文化遺產鑒定》行業(yè)標準(編號:MZ/T033—2012)?!疤K軾遺址遺跡是蘇軾研究的‘金礦’,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冶煉、去打造。絕非一蹴而就的事?!保?1]2早在2012年已有學者提出蘇軾遺址遺跡研究引入地名學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的觀點。[31]122—126以“非遺”為視域,以《地名文化遺產鑒定行業(yè)標準》為牽引拓展蘇軾研究新領域,既可助推研究成果的轉化,又可為架起通往世界“非遺”的橋梁提供強有力的學術支撐。
注 釋
[1]劉保全:《地名文化遺產概論》,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年版。
[2]〔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
[4]后曉榮:《秦代政區(qū)地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5]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版。
[6]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岳麓書社1997年版。
[7]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8]劉玲娣、何方耀:《史伯“和生”說的思想史意義》,《江西師大學報》2017年第4期。
[9]石泉:《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0]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崇文書局2018年版。
[11]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2004年版。
[12]根據(jù)張氏澤存堂本影?。骸端伪緩V韻》,中國書店1982年版。
[13]〔宋〕宋庠:《國語補音》,參見文淵閣《四庫全書》。
[14]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15]王貴元:《說文解字版本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
[16]王廷洽:《中國古代印章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金毅、張鵬:《不斷完善 廣泛應用——清代滿文篆字應用情況的再調研》,《滿語研究》2000年第2期。
[18]安雙成:《漢滿大辭典》,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9]劉江:《中國印章藝術史》,西泠印社2007年版。
[20]尚景熙:《河南地名漫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1]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華夏出版社2013年版。
[22]湖北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楚國編年資料》,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本1980年版。
[23]朱昌春、張清華:《中國千年古縣地名考略》,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年版。
[24]巴兆祥:《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金恩舞、胡述兆:《中國方志總目提要》,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版。
[26]《郟縣志》卷一,日本內閣書庫藏本。
[27]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8]顏中其、管成學、蘇克福:《新編蘇氏大族譜》,東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版。
[29]馬為民:《西方人眼中的蘇東坡》,《人民日報》2000年12月8日第11版。
[30]劉清泉:《郟縣蘇軾符號——談蘇軾的喪葬觀》,《樂山師院學報》2018第7期。
[31]涂普生:《覓跡千年》,香港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