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杰/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明治5年(1872)3月25日,樋口一葉出生在東京都千代田區(qū)內(nèi)幸町一個士族家庭。父親樋口則義是山梨縣農(nóng)民,靠著多年積蓄在東京購買了個武士身份,成為明治新政府的下級官吏。樋口一葉從小酷愛讀書和文學。“我從七歲起就愛讀‘草雙紙’,壓根兒不愛玩皮球和羽毛球什么的,只是一味埋頭讀書?!雹偃欢谝蝗~的母親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多讀書不利于將來的幸福。1883年,因母親的強烈反對,僅讀到小學四年級的一葉輟學了。經(jīng)歷了這件事,一葉第一次感受到作為女性的悲傷和無奈。雖然被迫退學,一葉卻沒有停止過學習。她常常背著母親,偷偷跑到藏書室,借助小窗透過的微弱光線,如癡如醉得看書?!白詮木艢q左右起,我就開始感嘆自己不得不平凡地度過這一輩子,朝朝暮暮期望著能從狹小的天地中飛出去。”②由此可以看出,一葉從小便不同于普通女孩,她有思想有主見,不安于像傳統(tǒng)女性那樣被困家中,不愿平庸地度過一生。
1889年,父親樋口則義經(jīng)商失敗,不久病故,留下一身債務。在此之前,長兄泉太郎已因肺病離世,家中發(fā)生變故后,二哥虎之助又離家出走,于是年僅17歲的一葉成為女戶主,承擔起了養(yǎng)家的重任。而就在此時,未婚夫澀谷三郎單方面提出解除婚約,這對于一葉一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澀谷三郎的行為給少女時期的一葉留下了至死都無法治愈的創(chuàng)傷。一葉對于男性的不信任感也由此產(chǎn)生。
面對生活的困窘和愛情的挫折,一葉并沒有退縮,也沒有怨天由人,決心靠自己的力量挑起生活的重擔。為了養(yǎng)活母親和妹妹,一葉四處奔走,靠著給人縫洗衣服、寫小說補貼家用。1892年9月,悔婚的澀谷三郎又找到一葉,表示仍愿與之結(jié)婚,只要一葉答應,一家生活不成問題。剛毅的一葉冷漠得拒絕了這個曾經(jīng)拋棄了自己的男人,然而靠著微薄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三口并非易事。于是,一葉決定走上從商的道路。1893年7月,一葉把家搬到下谷龍泉寺町,開起了雜貨鋪。開店之前,一葉曾找到二哥虎之助商量,但在當時的日本,女性拋頭露面在外開店鋪是不光彩的事情,因此二哥不但不同意還加以嘲諷?!胺凑歉乙庖姴煌拿妹靡傻氖?,愛搞什么搞什么,我是不管的。不過等著看吧,這絕不會成功的。將來體會到人世的艱難就不會再要強了。那時候我也不會袖手旁觀,要是你低頭求我的話,我可以贍養(yǎng)母親和你們?!雹劭梢蝗~只朝著自己認定的道路走,不在乎兄長的蔑視和外界的閑言碎語,一個人將雜貨鋪開了起來。無論身處怎樣不幸的境遇,她都不輕易依靠他人,始終保持著精神的獨立和自由。
雖然一葉熱愛文學,但最初開始寫小說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文學夢,而是為了生計。1886年,父親則義不忍女兒的才能被埋沒,將退學的一葉送到歌塾“萩之社”學習和歌和寫作。1888年,同門師姐田邊花圃的小說《叢林之鶯》受到坪內(nèi)逍遙的贊賞,經(jīng)金港堂出版,獲得了33.2日元的稿費。正為生計發(fā)愁的一葉聽聞此事,受到啟發(fā),決心開始寫小說,立志成為小說家。1891年4月,一葉經(jīng)朋友介紹師從東京《朝日新聞》記者、大眾作家半井桃水。在半井桃水的指導下,處女作《暗櫻》在雜志《武藏野》發(fā)表?!栋禉选分v述了天資聰穎、容貌秀麗的女主人公千代,礙于女性應當溫順、忍耐的社會道德,無法向青梅竹馬的良之助表達愛意,最終抑郁而死的故事。自此,一葉正式登上文壇,開始走上職業(yè)作家的道路。
明治時期女流文學盛行,然而在同時代的女作家中,只有一葉一人將寫作作為職業(yè)?!啊殬I(yè)’一詞被頻繁使用,是近代以來的事。在近世以前,職業(yè)等同于身份,是世襲制,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自由選擇。也就是說,即便近代被稱為職業(yè)的時代,也并不是說誰都有選擇職業(yè)的自由。能通過就業(yè)出人頭地的,僅限于有學歷的中層階級,這部分人里不包含絕大多數(shù)的女性?!泵髦我詠?,隨著文明開化思想的不斷傳播,女性主義思潮涌現(xiàn)。明治政府效仿西方大興女學,創(chuàng)辦了不少女子學校。然而這只是短暫的表面功夫。雖然實行了文明開化,傳統(tǒng)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即便是對女性的教育,也是為了培養(yǎng)出能夠更好地服從于封建家長制的賢妻良母而已?!澳兄魍猓鲀?nèi)”依舊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女性依然處于從屬、依附的地位,女性在外求職無異于天方夜譚。對上層社會的小姐、閨秀們來說,學習和歌、禮儀、茶道、花道,修身養(yǎng)性,提升自我氣質(zhì),嫁入名門才是“職業(yè)”;底層或貧民家的女孩則只能去有錢人家當女傭,或從事買賣、縫補,難以擺脫社會階級的巨大差異。一葉決心依靠寫作賺取稿費養(yǎng)家糊口,其實是向傳統(tǒng)女性生存方式的一種挑戰(zhàn)。選擇小說家這一社會職業(yè),追求自我實現(xiàn),正是一葉女性意識的鮮明體現(xiàn)。
女性意識即女性的自我意識,是女性對自我角色、地位等問題的認識,是女性作為人的價值的體驗和醒悟。④樋口一葉的女性意識不僅體現(xiàn)在其自立自強、尋求自我實現(xiàn)的人生經(jīng)歷中,也體現(xiàn)在她的文學作品里。下文以《濁流》中女主人公的悲慘經(jīng)歷為例,探討一葉的女性意識。
《濁流》取材于一葉自家附近酒館女招待的生活經(jīng)歷。一葉經(jīng)商的下谷龍泉寺町靠近當時有名的煙花柳巷之地吉原,因此,一葉能夠近距離接觸女招待們的生活。同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性,一葉同情她們的遭遇卻又無能無力,于是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學作品中,讓筆下的女主人公成為自己的發(fā)言人。年輕貌美、性格剛毅的女主人公阿力是菊井樓的女招待。她表面看著堅強,可實際內(nèi)心多愁善感,常常在深夜獨自憂傷。她清楚世人如何看待自己,遇到傷心事也只是隱藏起來偷偷哭泣。她不愿在這浮華世界中繼續(xù)墮落,想要擺脫女招待的身份,追求自身幸福?!敖?jīng)常產(chǎn)生和俗人一樣的想法,這樣的生活很丟人、痛苦、窩囊。索性即使是在九尺兩間的狹小的家里也好,想有個好丈夫,成家?!泵鎸Y(jié)城朝之助,她勇敢追愛,大膽表露心聲:“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就愛慕你,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然而真情告白只換來了一句“你也想出人頭地?”阿力對結(jié)城朝之助無比失望,原來自己愛慕之人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內(nèi)心的向往和現(xiàn)實的矛盾使得阿力陷入了苦悶之中:“要是能到天國去的話,我情愿就這樣一直走到頭。啊,討厭!討厭!真討厭!怎樣才能找到一個靜得聽不到一點兒聲響,無憂無慮連自己的心都模糊起來的地方呢?這種無聊乏味、缺情少意、膽戰(zhàn)心驚的生活何時是個頭??!難道這就是我的一生嗎?我的一生就是這樣嗎?”
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阿力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憧憬,有自我思考,表明在她的心中已經(jīng)有了自我意識。正因為有了作為“人”的自我意識,阿力更加渴望自由、平等。然而作為女招待的她卻無時無刻不在遭受著社會的排擠和打壓,愛情對于她來說也只是美好的幻想。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激發(fā)了阿力的抗爭意識和不滿情緒?!半y道這就是我的一生嗎?我的一生就是這樣嗎?”阿力的困惑說明覺醒為人的女性開始直面自身所處的困境,并開始尋求解脫。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女性覺醒后卻仍無路可走。小說的最后,阿力放棄了結(jié)城朝之助,選擇和愛慕者源七一起自殺。對阿力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更是她無聲的抗爭。
在日本女性尚未獲得解放、封建家長制依然根深蒂固的明治社會,一葉不懼世俗觀念,頑強地追求著女性的獨立和自由。伴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一葉自覺擔任起時代的女性發(fā)言人。她堅持女性立場,抗爭社會不公,認為無論男女都是應是平等自由的。她將明治時代女性面臨的愛情、婚姻、家庭、就業(yè)等各方面的社會問題寫進作品,通過筆下塑造的女性形象,揭示在封建家長制下日本女性如何渴望男女平等、婚姻戀愛自由,而又受到家庭、社會多重壓迫的生存現(xiàn)狀,在男性主導的文壇里發(fā)出了女性的呼聲。
注釋:
①(日)樋口一葉,著.樋口一葉選集[M].蕭蕭,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②(日)樋口一葉,著.樋口一葉選集[M].蕭蕭,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③(日)樋口一葉,著.樋口一葉選集[M].蕭蕭,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④肖霞,等著.全球化語境中的日本女性文學[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