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郜泉州
我家住在黃河南岸的深山溝里。曾經(jīng),家家戶戶吃的面都是石磨磨出來的。六十年代的山溝,牲畜少,磨面全靠人力。一提起忙天推磨,大人孩子都變了臉色,因為白天要下地,磨面都在夜間,那一晚上不間斷推磨的滋味,可真叫我永難忘記。
我尚記得七歲那年的秋天,白天和大人一塊兒收秋,收工后,我累得飯沒有吃完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正睡得香甜,被奶奶喊起來推磨。我無精打采地走進磨坊,只見奶奶已將一大盆金黃的玉米粒倒在磨扇上邊??粗伾w大小的磨扇上堆著小山似的玉米粒,我倒抽一口氣,驚叫:“乖乖,這么多!要推一個晚上,得把人累死呀!”奶奶忙拿出塊糖哄我;“乖乖孫,先吃顆糖,推完磨還有糖哩。這十來斤玉米只用推幾遍,明早給你烙玉米面油饃,喝玉米糝糊糊湯?!?/p>
我吃著糖,只見奶奶用一根一尺多長的繩套,一頭緊緊套住主磨桿,自己推,另一頭穿在扁擔(dān)上,做副磨桿,讓我推。兩根磨桿緊緊地?fù)吭诎氤吆竦纳蠈幽ド壬?,一推動,糧食便從中間的兩眼小孔里流入兩層磨扇的紋壕間,被碾壓得隆隆作響,磨縫就開始下面了。
奶奶鼓勵我說:“小孩子,越出力,飯量越大、個子越長,長大了好當(dāng)兵,吃白饃卷大肉?!蔽乙宦?,饞得流出了涎水,仿佛推完磨就能吃到白饃大肉了,便攢緊磨桿,頭一低,腰一彎,肚一鼓,轟隆隆,竟一人把石磨推動了,壓得玉米粒咯嘣作響,玉米碎糝便從磨縫里飛濺出來流到了磨盤上。奶奶慌了,笑罵道:“小牛犢子,力還不小。奶奶還沒有準(zhǔn)備好呢,你可推開了。”說完便趕忙攢緊主磨桿推起來。
奶奶畢竟是大人,她一用力,我便覺得磨轉(zhuǎn)得輕快了,就故意瘋跑起來。奶奶夸贊道:“都說俺孫孫是小鋼炮(因為我長得粗壯,鄰居給我起的外號),東洋鬼子再敢來犯,小鋼炮一下把他撞個仰八叉,頭上撞個雞蛋大的疙瘩!”我嘎嘎地笑著,伴著石磨的隆隆聲,推磨的勁頭更足了。奶奶囑咐我說 :“娃子,慢慢推,不要太大力,不然過會兒沒氣力了,光奶奶一個人就推不動了。”我聽了忙放慢了腳步,老老實實、不緊不慢地推起來。
推了一會子,奶奶讓停下來,用鏟瓢把玉米糝鏟進篩籮,在羅面桿上羅面,當(dāng)羅得只剩粗玉米粒時便倒回石磨再磨。等到粗玉米粒全被碾碎,奶奶已收了半袋子玉米面,半袋子玉米糝,而我也累得趴在麥草堆上睡著了。
幾年后,村里有了磨面機,石磨的隆隆聲便漸漸稀了。每逢家里磨面,我只消用小車將糧食推到村里,再推回便是面粉了。我高興地說:“美啦,美啦,再不推磨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每個村民組都有了磨面機,家家戶戶磨面再不出生產(chǎn)隊。奶奶喜得直說:“還是黨和國家想得周到,農(nóng)民磨面不愁了?!编l(xiāng)親們也頻頻夸贊黨的好領(lǐng)導(dǎo)、好政策讓農(nóng)民生活步步高,父親把我“美啦,美啦,再不推磨啦”當(dāng)笑話傳給左鄰右舍,鄉(xiāng)親們見我總不免打趣:“美啦,美啦,再不推磨啦!”
黨的十九大以來,農(nóng)民吃面更方便了,田里打下糧拉到糧站直接換成錢,自有商販開著大車把面粉、大米、小米、掛面、油、鹽、蔬菜送進村。拿父親的話說,黨中央真是把方便農(nóng)民的事做到家了!
如今,鄉(xiāng)親們每每買回豐富的糧油副食,總不免要重復(fù)我以前的話 :“美啦,美啦,再不推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