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遠
隨著溝通的重要性一再被強調(diào),“溝通”聽起來是一個“準(zhǔn)不會錯”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并不是所有溝通都一定會有效果。想讓溝通起到積極作用,需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qū)。
誤解一:溝通就是“聊一聊”。這是很多人對溝通的誤解。一方面,比起隨性說說話、聊聊天,溝通有更多“正式”的意味。發(fā)起溝通的人,要有目的性,甚至談話的內(nèi)容,最好要有事先準(zhǔn)備,否則對方很難抓住你說的重點,溝通效果就會變差。
另一方面,溝通不僅僅是“說”,我們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表情神態(tài)、肢體動作、語音語調(diào),都在透露社交信號。想要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最好事先作一些鋪墊,發(fā)出“想好好談?wù)劇钡男盘?,過程中盡量避免不著邊際地聊天,要讓對方對某一主題重視起來。
誤解二:只要積極溝通,意見就能達成一致。很多人在面對意見分歧時,會覺得只要我有溝通意愿,就一定能夠讓對方了解并肯定自己的觀點。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咄咄逼人,是單方面給對方灌輸想法,并沒有尊重對方的溝通意愿。這種情況下,溝通效果通常不好。
如果確實想要溝通,首先要了解對方的交流意愿。其次,在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放下“我對你錯”的觀念,誰都不喜歡被否定,這會阻止別人真誠地表達想法。另外,不要對“達成一致”太執(zhí)著,僅僅幾次溝通是很難達成共識的。目標(biāo)適當(dāng)放低些,例如“了解到彼此的想法”“讓他人知道自己的期望”即可,而對方是否聽我們的建議,決定權(quán)在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