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民間曾有這樣的說法,“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忠告”,說到底,是擔心年輕人血氣方剛,讀了《水滸傳》后,缺乏理性,模仿效法,小則聚眾斗毆,大則犯上作亂。顯然,這種論調(diào)是站不住腳的,人們在閱讀中往往尋找的是一種代償與平衡,與龐大的閱讀基數(shù)比起來,所謂的“效仿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更為關(guān)鍵的問題是,當某一個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想到“少不讀水滸”這個“命題”時,只能說明他對《水滸傳》的閱讀和研究還是“入門級”,甚至“未入門”。因為,當我們閱讀一部名著卻僅僅只關(guān)注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時,可能意味著,我們還有繼續(xù)精讀的空間。在這方面,宋史名家虞云國先生的《水滸尋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他依托其數(shù)十年宋史研究的成果,將《水滸傳》復原為一幅立體、動態(tài)的《清明上河圖》,重現(xiàn)活色生香、斑斕多彩的大宋王朝。
這樣的視角,馬上就激發(fā)了讀者心中的閱讀記憶——《水滸傳》就是一部以梁山好漢興滅聚散為主線的宋代社會風俗史。小說中借由魯智深與林沖相識,摹繪出東京市井的人情風光,如御街、大相國寺、東岳廟與東京第一酒樓樊樓等,讀者宛如置身其中;武松殺嫂與斗殺西門慶,則讓陽谷縣社會諸階層栩栩如生;其他諸如花榮清風寨的煙火、大名府的城市風貌、泰安州的廟會與集市……伴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逐步展開了宋代政治歷史與社會風貌的文字長卷,在廣度和深度上都令人嘆為觀止。閱讀者只要在《水滸傳》里細心梳理,認真發(fā)掘,宋元時期的制度衙署、法律宗教、社會經(jīng)濟、衣食住行、戲曲雜技、體育游戲等等,都留有彌足珍貴的吉光片羽與毫不經(jīng)意的雪泥鴻爪。如有興趣研究,則足以獲取還原宋代制度風俗或典故名物的學術(shù)性資料。即使無興趣研究,作為一種閱讀和消遣的樂趣也是別開生面的。
比如,在地名方面,讀者對“梁山泊”印象深刻,小說里形容其為“濟州管下一個水鄉(xiāng),方圓八百里”。但是這個方圓八百里的梁山泊,如今卻未見蹤跡,難道完全是作者的虛構(gòu)嗎?虞云國先生明確告訴讀者,不是虛構(gòu)。原來,梁山因西漢梁孝王曾在此打獵而得名,五代后晉開運元年(944),黃河在滑州(今河南滑縣東)決口,河水東漫數(shù)百里,積水環(huán)繞而形成巨大湖泊,后又經(jīng)歷宋代黃河決口,水域面積不斷擴大。在最盛時期,梁山泊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荷花滿望,漁歌和唱。直到入明以后,因?qū)S河決口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整治,梁山泊陸地化趨勢加快,到清代,已“僅余十里上下”,讓無數(shù)《水滸傳》的讀者惆悵。
又比如,在飲食方面,很多人在知道“武大郎”這個角色的同時,也肯定知曉他的謀生手段——賣炊餅。根據(jù)書中的交代,不僅陽谷縣的老百姓愛吃炊餅,李逵、戴宗等好漢也愛這口。那么,武大郎賣的這種炊餅是我們現(xiàn)在的烙餅或者肉夾饃嗎?根據(jù)作者的考證,實際上炊餅是蒸餅,實心無餡。如果我們穿越到北宋,一眼就看出來,武大郎是一個賣饅頭的。那么,當時的饅頭又是什么樣的呢?根據(jù)書中的介紹,饅頭反而是有餡的,有糖餡、肉餡、辣餡、筍絲餡,甚至還有蟹黃饅頭。換一種更形象的說法就是,當時母夜叉孫二娘在十字坡賣給武松的人肉饅頭實際上是“人肉包子”。這么看來,在宋代,饅頭比炊餅金貴。
(編輯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