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卿
今天,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甜絲絲的味道。媽媽決定帶我到紹興“愛心小屋”去獻血。
我們走進“愛心小屋”,發(fā)現今天人很多,原來是一家工廠的工人集體來獻血。這時一位苗條的護士招呼媽媽去采集室里登記信息,好奇寶寶我也進去了。獻血者有一張表格,是體重、歲數等內容。媽媽寫好后,那位護士又讓媽媽到初篩室里作初步檢查。
到了初篩室,白衣護士在媽媽的無名指上抽了一點血,大約20分鐘后,護士阿姨說媽媽的各項指標都合格。媽媽微笑著對我說,你看,我的身體沒問題的吧,我使勁地點點頭。
終于,媽媽要到采血室里正式獻血了!媽媽讓我?guī)兔砥鹨滦?,洗凈消毒,又喝了一碗糖水補充能量。躺在潔白的獻血椅上,媽媽好像有點緊張,白衣天使拿了一根像鉛筆芯大小般粗的針扎向媽媽的手臂血管。我看到媽媽的眉頭皺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開來。護士阿姨開始和媽媽一邊嘮家常,一邊慢慢地推動著置血器。我看到,媽媽鮮紅的血液一股股順著針管流淌了出來。我看著一點兒也不害怕,內心反而涌起一股自豪感。媽媽和阿姨有說有笑,卻不知血已獻夠了。我連忙把剛剛護士阿姨準備好的牛奶遞給媽媽,媽媽很配合地一飲而盡。
休息片刻,媽媽又滿血復活,我發(fā)現媽媽變得更年輕更漂亮了。
敘事清楚,特別是第四段寫媽媽獻血的過程,不僅具體形象,更能自然而然地融入人物(包括小作者自己)的神態(tài)、活動、心理,立即使文章生動不少、立意鮮明不少。如果第二、三段也能這樣選材和表達,并且簡潔一點,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