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限
沈陽市法庫縣四家子蒙古族鄉(xiāng)公主陵村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不少村民的祖輩是清朝守陵人。這里曾是皇家封地,是科爾沁部落左翼前、中、后三旗的王公祖陵所在地。村內(nèi)有齊默特多爾濟王爺、和碩端柔公主、僧格林沁親王等人的墓葬。這個古老村落不僅記錄了八旗子弟揮戈征戰(zhàn)的驍勇與豪壯,也是清朝滿蒙政治聯(lián)姻的歷史見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遼代。
因清朝公主葬此而得名
公主陵村坐落在沈陽第一高峰——巴爾虎山(蒙古語“強盛”的意思)的東麓,依山而建。走到村子的盡頭,就能看到層巒疊嶂的巴爾虎山。松柏、楓林生長于山間,或緋紅,或金黃,或濃綠,仿若給山峰披上了一襲五彩羽衣。
走在公主陵村,不難找到一位對古村歷史十分了解的村民,因為在這里幾乎人人是“歷史學家”,他們都知道發(fā)生在村子里的歷史故事。如果你深入村中,沒準兒那個正坐在村口大柳樹下歇息的老者就是一位家族歷史悠久的“皇親國戚”呢。
雖然早已沒了當年皇上給的按月領(lǐng)的守陵“俸祿”,但如今的公主陵村人靠黨的好政策和勤勞的雙手,發(fā)展旅游業(yè)和設(shè)施農(nóng)業(yè),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村民稱這是新時代的“吃皇糧”。在綠水青山的掩映下,這里濃郁的蒙古族風情舞蹈四季不斷,每年舉辦的登山節(jié)吸引了大量游客,蒙古族特色美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走在街頭隨便找人聊天,只要提及“和碩端柔公主”“僧格林沁”“巴爾虎山”等關(guān)鍵詞,瞬間就能拉近與當?shù)厝说男睦砭嚯x。他們會熱情地告訴你,哪條路進山更便捷,哪家蒙古族風味菜館做得更地道,回程時要帶哪幾樣當?shù)靥禺a(chǎn)。別小瞧這些散落于鄉(xiāng)村路邊的小飯館,在這里,客人能吃到正宗的蒙古烤羊肉、雪面腸、羊湯、羊肉包子,還有香噴噴的紅燜牛肉。
年過八旬的馬景材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當過公主陵村的村干部,說起村子的歷史如數(shù)家珍。他介紹說,公主陵村原稱“下金臺”,這地方原來是蒙古族科爾沁左翼郡王的世襲領(lǐng)地。當時的蒙古王公貴族都是看上了這里的山川風水,紛紛在此修建陵寢。公主陵村里共有4座王公陵墓,分別是端柔公主陵、二太王陵、僧格林沁陵和貝勒陵。
清朝實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政治策略,對蒙古王公實行聯(lián)姻、封爵、重用。于是,蒙古王公之女入宮當皇后、貴妃,而清廷公主、格格則遠嫁漠北。其間,科爾沁蒙古族部落是最早與滿族人通婚、關(guān)系也最好的一支。據(jù)史料記載,清朝共有24位愛新覺羅氏的女兒下嫁到科爾沁草原,成為和親公主,和碩端柔公主就是其中一位。清雍正八年(1730年),莊親王允祿將16歲的女兒和碩端柔公主下嫁給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史書上對這位和碩端柔公主的評價是:貌美才高、聰明伶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說到這位和碩端柔公主,還有一個傳說。和碩端柔公主起初不想嫁到蒙古草原,便啟奏雍正皇帝說:“塞外草衰,蚊、虻、蚱、蟲過多,水土也不好……”而雍正皇帝騙公主說:“我封塞外后旗王府,方圓60里內(nèi)沒有蚊、虻、蚱、蟲?!惫餍乓詾檎妫图捱^來了。
和碩端柔公主在蒙古草原生活了24年,41歲時香消玉殞。乾隆十九年(1754年)葬于此地,并將這里改名為“公主陵”。守陵人在此世代繁衍,后來逐漸形成村落,成為沈陽地區(qū)蒙古族的聚居區(qū)之一。如今,公主陵村的老于家、老白家、老丁家等都是過去守陵人的后裔。
馬景材介紹說,公主陵村還葬著另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力的人物——被清政府“倚為長城”的蒙古族梟雄僧格林沁。
筆者在馬景材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一段顛簸難行的碎石路來到村北頭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門前。一眼望去,這個院子與普通的農(nóng)村宅院沒有什么區(qū)別,院門旁建著一個小偏廈,房頂上晾曬著剛剛打下來的苞米,只是院墻上釘著一塊書有“僧格林沁碑”的鐵牌,才使這座小院顯得與眾不同。
進門一看,院子不大,約有100平方米。蒼穹下,一座5米多高的青石蟠龍碑伶仃矗立,雖然經(jīng)過150多年風雨的洗禮,石碑上刻的字仍然清晰可見:荷三朝之寵眷,經(jīng)百戰(zhàn)之勛名……督師五省,侵寒耐暑;臨陣六年,奮爪士以同仇……這是清朝同治皇帝的圣旨。
僧格林沁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既重要又復(fù)雜的人物,這位科爾沁親王曾參與了道光、咸豐、同治三個時期的朝政,忠君報國,深得三朝皇帝的寵信,備受重用,地位尊榮,人稱“鐵帽子王”“僧王”。
道光皇帝駕崩時,僧格林沁是顧命大臣之一,他曾指揮并贏得大沽口保衛(wèi)戰(zhàn)的重大勝利,是清朝“倚為長城”的蒙古王公。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軍擊斃。僧格林沁死后,朝野震驚,清廷為此輟朝三日,同治皇帝親往僧王府中致祭,并在北京和盛京為僧格林沁設(shè)立祠堂。1865年7月,清廷派人護送僧格林沁的靈柩北上,安葬在科爾沁左翼世襲旗陵,就在今天的公主陵村里。
遼宰相韓德讓于此建頭下軍州
村里人說:“自古以來,巴爾虎山就是圣山?!?/p>
20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巴爾虎山下發(fā)現(xiàn)了一座南北長230米、東西寬190米的土筑古城。
考古工作者、著名的遼史專家馮永謙長年在野外考古,曬得黝黑。如果沒有那部常年背在身上的專業(yè)相機,還真以為他是一個在地里種莊稼的老漢。從1965年開始,馮永謙多次在巴爾虎山地區(qū)進行考古發(fā)掘和調(diào)查,先后發(fā)現(xiàn)古代城址23座,其中大多數(shù)為遼金時期的。據(jù)馮永謙回憶:當年,他聽說當?shù)剞r(nóng)民在建房時挖出500多公斤宋代和遼代的古錢,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跟蹤調(diào)查多年,終于確定了城址范圍,大量古錢幣被挖掘出土。這些古錢幣裝在缸里或六耳鐵鍋內(nèi),上面蓋有石板,隨之出土的還有十幾面銅鏡、銅印和眾多鐵器、陶器、土石磨、石碾砣、土石臼等。最后證實,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就是遼代著名宰相韓德讓所建的頭下軍州——宗州。如今,遺址上生長著茂盛的刺槐樹、山棗樹、榆樹、山杏樹,四周皆有山崗。據(jù)當?shù)卮迕裾f,有時大雨過后,古城里還能見到洪水沖刷出來的盔甲、箭頭等文物。
據(jù)《遼史·地理志》“宗州”條記載,宗州“在遼東石熊山”,轄一縣,因山得名,為“熊山縣”。經(jīng)過多位考古專家多方考證,遼代的石熊山就是今天的巴爾虎山,是與木葉山齊名的遼代圣山。巴爾虎山下的宗州是遼代契丹族和漢族等最早開始農(nóng)桑稼耕、冶鐵畋獵、興商通貨的地方。同時,在宗州的西面葉茂臺,是駙馬都尉蕭昌裔所建的渭州;在南邊包家屯,是遼國國舅金德所建的原州;在西南三合城,是另一位國舅蕭寧所建的福州。由此,這里成為遼代蕭氏后族的重要聚居地,一時人煙稠密、市井繁榮,先后有遼太祖、太宗、圣宗、道宗等7位皇帝以及蕭太后等帝后皇妃、名臣良將,到巴爾虎山地區(qū)狩獵、拜山、游玩和屯練兵馬等。據(jù)《遼史》和《契丹國志》記載,遼代共有宰相32人,宗州及其附近的巴爾虎山地區(qū)就出了6位,即遼圣宗時期的蕭排押、韓德讓,遼興宗時的蕭惠,遼道宗時期的蕭烏爾古納、蕭袍魯,遼天祚帝時期的蕭義。這里還出了10位遼國皇后,名臣良將則更多了。所以直到今天,當?shù)孛耖g還有“太宗德光拜圣山”“太后蕭綽走宗州”等故事流傳,世人稱這里為“大遼福地、宰相故里”。
從巴爾虎山下來,再回到公主陵村,已是下午時分。陽光斜照在巴爾虎山上,回首峰嵐,一片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