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陸霖
讀完《慈母情深》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偉大的母愛。
那時梁曉聲家里很窮,連破收音機都被他們幾個孩子“吃進了肚子”,梁曉聲因為想買一本小說,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廠房四壁潮濕頹敗,車間猶如蒸籠,工作環(huán)境十分惡劣,但母親卻仍堅持在這里上班。隨著工友的指引,梁曉聲看到了一個極其瘦弱、脊背彎曲的背影,當(dāng)母親轉(zhuǎn)過頭來,他還看到了一雙疲憊的眼睛。為了家庭和孩子,母親拼命工作著。
當(dāng)梁曉聲提出想買小說時,母親沒有猶豫,掏出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數(shù)著。面對同事的不解和勸阻,母親大聲說:“誰叫我們是當(dāng)媽的呀!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母親支持兒子的愛好,也是對兒子深深的愛。
梁曉聲知道了母親的辛苦,用錢給母親買了一罐水果罐頭。母親拿到后,沒有感謝,而是一番數(shù)落,又給梁曉聲湊足了買書的錢。文章的結(jié)尾寫道:“我想我沒有權(quán)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還是為母親。”不知何故,每每想到此句,我的眼眶總會濕潤。
梁曉聲的母親,是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她深沉的母愛,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作者學(xué)校:江蘇省南通市城港小學(xué) 五年級 指導(dǎo)老師:顧金玉)
拓展閱讀
八歲的兒子,有著比我在十五歲時數(shù)量多的“書”——卡通連環(huán)畫冊、《看圖識字》、《幼兒英語》、《智力訓(xùn)練》等。妻的工資并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低收入階層”,卻很相信“智力投資”這一類宣傳。如這等模樣的書,妻也看,兒子也看,因為妻得對兒子進行啟蒙式教育。倘我在寫作,照例需要相對的安靜,則必得將全部的書攤在床上或地下,一任兒子作踐,以擺脫他片刻的糾纏。結(jié)果,更值得同情的不是我,而是他的那些“書”。
觸目皆是兒子的“書”,將我的“讀物”從隨手可取排擠到無可置處,我覺得憤憤不平,看著心亂。既要將自己的書進行“堅壁清野”,又要對兒子的“書”采取“三光政策”——定期對兒子那些被他作踐得很慘的“書”加以“掃蕩”,毫不吝惜。
這時候,母親每每跟著我踱出家門,站于門口,望我將那些“書”扔到哪兒去了,隨后撿回,如是頻頻,我不知覺。
(節(jié)選自梁曉聲《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