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水果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團隊
我省桃樹主要害蟲為桃蚜、梨小食心蟲、桃紅頸天牛、桑白蚧、桃蛀螟、卷葉蛾、潛葉蛾、紅蜘蛛等,其中以桃蚜、梨小食心蟲和紅頸天牛危害最重。主要病害為細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根腐病、根瘤病、瘡痂病、褐腐病、炭疽病、流膠病等。其中以細菌性穿孔病、根腐病最為嚴重。重點病蟲害的防控如下。
一是早春桃樹萌芽前徹底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二是4~5月初進行化學藥劑防治,如使用吡蚜酮和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菊酯、異丙威、速滅威、螺蟲乙酯等速效性殺蟲劑或混合使用;麥收后盡量減少用藥次數(shù),以保護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天敵;10月中下旬再噴一次高效藥劑,減少越冬數(shù)量。防治桃粉蚜和桃瘤蚜使可加少量洗衣粉或農(nóng)藥助劑。
一是物理防控,即9月中下旬在樹干距離地面高80cm處捆綁誘蟲帶,于翌年初春取下,集中銷毀;休眠季節(jié)刮去樹干上的老皮,樹干涂白;清除果園雜物與地面落果,集中燒毀;在幼果期采用果實套袋技術(shù)。二是迷向干擾,即在4月初果樹花芽萌動期、成蟲羽化前一周,連片懸掛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迷向絲,每樹懸掛1根于樹冠中上部,有效期為6個月,每年懸掛1次即可。三是生物防治,即在卵孵化初盛期于田間釋放松毛蟲赤眼蜂,每代卵期釋放2-3次,每次每畝放3萬頭,放蜂期避免使用農(nóng)藥。四是藥劑防治,即根據(jù)性誘芯監(jiān)測結(jié)果,在成蟲高峰期后3-5天開始防治,藥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5%功夫、25%滅幼脲3號懸浮劑、20%氟鈴脲懸浮劑和Bt粉劑加溴氰菊酯。
一是清理果園,即去除枯死枝干,刮除老樹皮。二是人工捕殺,包括鉤殺或挖除幼蟲(并用40%氧化樂果乳油、磷化鋁毒簽或磷化鋅片劑堵塞蟲道,然后用濕泥封堵),刮除卵,或午間捕捉成蟲等。三是樹干涂白(石灰),第一次秋季落葉后土壤凍結(jié)前進行,第二次在4、5月成蟲羽化前進行。四是誘殺,即使用糖醋液(糖、醋、酒、水比例1:0.5:1.5:16)進行誘殺。五是化學防治,在成蟲羽化初期選用15%吡蟲啉微膠囊劑,或者噴灑氯氰菊酯微膠囊劑。六是生物防治,即利用天敵管氏腫腿蜂、花絨寄甲、白僵菌、病原線蟲,此外還有啄木鳥。
一是藥劑灌根,即選用甲硫·惡霉靈、乙蒜素+甲基托布津、甲霜惡霉靈+枯草芽孢桿菌,連用2-3次,間隔5~7天,灌根時可配合海藻酸或甲殼素。二是噴霧防治:用25%甲霜·霜霉威、50%王銅·甲霜靈、10億個/克枯草芽孢桿菌、30%精甲·惡霉靈噴霧,同時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蕓苔素。
一是增施有機肥料、增強樹勢。二是清除病枝、病果、病葉,并集中燒毀。三是注意果園排水,合理修剪,使果園通風透光良好。四是藥劑防治,選擇葉枯唑、乙蒜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藥劑結(jié)合磷酸二氫鉀+碧護交替使用,間隔7~10天,雨季需連續(xù)噴藥。
對于褐腐病、炭疽病、瘡痂病等病害可葉面噴施噻菌靈、苯醚甲環(huán)唑、嘧菌酯、戊唑醇、甲基硫菌靈(瘡痂病除外)等藥劑。以上藥劑結(jié)合氨基酸葉面肥使用防治,間隔7~10天,防治2~3次。